潮流玩具,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喜欢它的人,将之定义为向成年人特供的童话,总保有“剁手”的欲望,恨不得把一系列都收入囊中;而对其兴趣寥寥的人,则无法共情为何要花费几十元动辄上万元,去购买一个“看上去没有使用价值的摆件”。尽管褒奖与质疑相伴相生,但时下掌握了“流量密码”的潮玩,似乎总有让消费者敞开钱包的魔力,正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休闲、交流的重要载体。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潮玩市场规模将达478亿元。
近几年,在全球潮玩迎来时代风口的背景下,中国潮流玩具行业方兴未艾,前进势头迅猛,销售渠道不断拓展,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报告显示,历经2015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截至2020年,我国潮流玩具注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50家。其中,泡泡玛特、52TOYS、若来若态、寻找独角兽、幸会潮玩等多家潮流玩具企业表现亮眼,创造出MOLLY、DIMOO、LuLu、CBB等大量被青年群体所熟知的IP。业内有戏称:得IP者得天下。调研数据表明,在所有的潮玩IP类型中,消费者对设计师原创IP情有独钟,其次是影视作品IP与动漫形象IP。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有别于传统手办,潮玩盲盒的诞生大多没有故事背景,纯粹依靠艺术设计、视觉美感来传递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这也恰恰给消费群体创造了无限的想象与移情空间,而由之衍生的陪伴感与治愈感则令人迷恋。报告显示,社交和自我愉悦是消费者购买潮玩盲盒的主要动机,而非交易投资。46.78%的消费者认为惊喜感是其购买潮玩盲盒的重要原因,38.95%的人愿意为其喜爱的IP买单,而21.64%的人则享受与亲友一起选购时的有趣场景,仅有1.47%的人将二手交易视为购买动机。
虽然,百花齐放的各式潮玩,总能刺激消费群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但报告研究发现,理性消费仍是潮玩盲盒消费的主旋律。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购买潮玩盲盒总花费在1000元以下的消费者占31.11%,在5000元以下的占64.03%,花销超过1万元的仅有21.41%。研究认为,这与以中产阶层为消费主体的理性且注重实用性特征密不可分。
尽管处于世界潮流文化和国内文化消费需求扩大的时代机遇,但潮玩盲盒发展的持续性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报告提醒,除持续提升原创IP打造能力外,还应当警惕“万物皆可盲盒”的商业模式演变成营销概念甚至炒作,避免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而使用“盲盒”营销手段兜售不合格产品,进而带偏大众对潮流玩具产品本身的客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