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Z世代陆续走向职场,90后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由他们组成的年轻一代已成为消费增长主力军。
从公开的大数据中发现:
●中银消费金融联合时代数据《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35岁以下消费者创造了65%的消费增长;
●CBNData《2019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显示,90后线上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购买力基本与80后持平;
●麦肯锡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二线及以下城市“年轻购物达人”仅占受访者的25%,却为当年消费支出增长贡献了近60%;
●《经济学人》就曾统计,在2019年-2021年之间,Z世代为全球奢侈品贡献的份额从8%到17%;贝恩公司也预计,到2025年这一占比将增至四分之三。
伴随着,年轻一代已成为消费增长主力军,年轻化对消费市场以及各个行业的深远影响已毋庸置疑,品牌“年轻化”已经成为种趋势。
举个例子:
奔驰这才意识到,面对新一代年轻人过去的营销行动不奏效了,年轻一代需要品牌讲出一个好故事。后来,奔驰用自己的技术为英雄联盟定制了很多产品,推出联名概念车,才逐渐挽回了第一年合作的尴尬。
备受年Z世代喜爱的“二次元”也是近些年为了品牌出击年轻市场绕不开的关键词。不少品牌开始都与二次元IP跨界合作:
传播渠道的变化、用户场景的变化、流行文化的变化都会带动传播语境的变化,这一点在互联网传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泡泡玛特为例,这个中国潮玩行业第一股是如何“玩转”消费者心声的?
流行文化:正如上文所说,随着90后、00后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二次元文化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被释放;
因此与其从旁路去了解消费者,不如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谈及消费者洞察,闪入我们脑海的往往是针对单个项目或者个别部门的需要,确定问题并且定义研究对象,制定专门的研究方案并实施研究,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反哺业务。
以某3C行业的代表性品牌为例:
由于3C行业客群分散、需求迭代快、产品迭代快的行业特性,故而品牌在不同阶段根据需求开展调研以辅助经营决策的做法十分普遍,但随着行业持续发展,传统调研方法也逐渐出现“不适”,比如:
在信息化技术的猛烈冲击下,消费者专注力更加分散、需求迭代瞬息万变。更快速地洞察消费者心声,成为3C企业保障经营与服务尤为需要的核心能力。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随技术、生产力等因素变化而发生变化,企业为了最大限度挖掘用户需求、研判市场、寻求竞争优势而开展各类调研项目。从传统调研向网络调研转变,企业用户洞察悄然发生改变。
传统调研对线下执行人员的依赖性较高;而随着网络调研普及,被访者通过点击链接或扫码独立完成答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来自访问者的干扰,使调研数据更有助于还原用户需求原貌。
与传统调研相对单一的筛选方式相比,网络调研增加技术筛选手段,在投放问卷时就精准圈定对应标签的人群进行投放,更加有助于提高问卷投放精准度、调研配合度等。
网络调研更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能有效降低被访者答题疲劳感,提升答题完成度与效率。
尽管网络调研对企业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提升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起到一定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信息与技术的交叠不仅影响产品侧迭代,同时也加速了需求侧升级速度,企业需要更加高效、智能手段实现用户需求从发现到行动的闭环管理,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体验管理闭环管理成为需求。
回到上述3C行业,基于上述的“不适”与“数字化进阶”,品牌方就拥有了一套很好的落地方案:
消费时代变迁和科技互联网大发展塑造了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同时也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手段去与洞察消费者的心声。
当品牌面对来自年轻化的挑战,只有深入了解年轻人,才能做出年轻人真正喜爱并且推荐的产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增长科学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