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盲盒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盲盒这种兼具趣味性和神秘感的产品在近几年引发了一波波消费热潮。从最初的玩偶,到后来的文具、机票、NFT,盲盒将这种幸运感带到了各个领域,改变了很多行业的销售模式,被网友比喻为“万物皆可盲盒”。
盲盒的玩法为区别于其它潮流玩具的核心特点,玩法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扭蛋市场。扭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半透明的塑料壳中为动漫IP制造成的模型,价格多集中在10-20元。消费者在扭蛋机中投入硬币,随机掉落一个扭蛋,所以买家无法指定自己的扭蛋玩具形象。扭蛋不同系列有固定的数量,如果集齐某一系列的所有模型一起出售,则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盲盒产业链已形成完善体系。潮玩盲盒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上游IP打造及产品设计生产,中游销售,下游二次交易及改装。体系化的产业链赋予盲盒专业性、可复制性,丰富的下游交易及改装市场保障了存量盲盒的活跃与流通。
中国盲盒市场发展历史并不长,而且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走红,但是盲盒已经不是玩具商家开发的小众产品,已成为各行业争取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营销模式,正逐渐走向大众化。
在潮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越来越多优质潮流玩具IP于市场成功孵化的驱动下,国内潮玩市场的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29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以盲盒、手办为代表的中国潮玩经济市场规模将达478亿元。作为潮玩的重要细分领域,盲盒市场也将获得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新消费”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对提振消费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盲盒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一场疯狂的消费热潮,并且迅速成长成百亿级规模的行业市场。
随着盲盒市场的火热,行业内具备的机会就会更多,加入的个体也会更多。
盲盒消费人群普遍都是年轻化群体,所以当下的盲盒市场经济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及用户黏性。
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盲盒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至近百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75%。作为新消费,盲盒经济市场空间不小。据预测,到2024年全球盲盒市场规模将超300亿美元。在“万物皆可盲盒”的今天,模型文具、衣物美妆、酒店机票等各类消费品都乘上了盲盒经济的“快车”。各行业只要蹭上了盲盒的热度,仿佛就能打开新销路。
2020年底,泡泡玛特敲开资本市场大门,成为“中国潮玩第一股”,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规模。随后在2021年初,泡泡玛特股价一度升至107港元,市值接近1500亿港元。此时的泡泡玛特,风光无限。
庞大的消费力背后是谁在支撑来自泡泡玛特的数据显示,从年龄看,18—29岁的用户占比58%,30—34岁的占20%,其他年龄段占22%;从性别看,女性用户占75%,男性占25%;从职业看,白领占33.2%,学生占25.2%。
盲盒里面的产品不确定性很大,且多以系列形式推出,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娱乐、沟通、交换和购买的载体,占据了年轻群体的“惊喜经济”、“孤独经济”、“社交经济”等等。受高毛利率、高增长、创新的销售模式以及新兴的千亿青年潮玩市场等因素的吸引,资本、上市公司纷纷抢滩盲盒市场,盲盒市场前景广阔。
盲盒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盲盒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盲盒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