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虚拟数字人从一个遥远的概念逐渐走进了现实世界的舞台,在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桥梁与驱动者。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于4月19日举办“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论坛暨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在大会上,艾媒咨询发布了《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3334.7亿元和205.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技术具有为用户提供高度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潜力,为B端企业降本增效,其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目录
(可滑动查看)
讯飞音乐,Luya,百度,度晓晓,希加加,元圆科技,天妤,
网龙天诺,雪域任运,Bilibili,央视频,快手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达6402.7亿元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3334.7亿元和205.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随着娱乐需求的增加,AI等技术不断迭代的环境下,中国虚拟人产业高速发展,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升级。
用户调研:消费者对虚拟人接受度较高,虚拟主播受众群体更广泛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受访者对虚拟人的知晓度较高,超五成以上被调查的企业使用过虚拟人技术。常接触到的虚拟人类型有虚拟主播、虚拟偶像以及虚拟员工三种,其中虚拟主播的受众最为广泛,达81.40%。虚拟人的应用已逐渐突破次元壁,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相互交织,为市场开辟了一块属于虚拟生态的空间,虚拟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
发展趋势:AI技术驱动虚拟人产业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应用效能
当前虚拟人已涵盖影视、传媒、金融、文旅、房地产、汽车以及银行证券等多场景。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等产品的发布,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与虚拟人结合成为可能,AI技术将大幅提升虚拟人的语意理解能力和用户沟通能力,不同领域应用虚拟人自动化水平将得到提升,例如直播带货虚拟主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24小时与客户无障碍沟通、销售产品。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驱动力:经济因素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56.1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0万亿元,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消费模式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同时企业纷纷加入数字化转型队列,为虚拟人行业带来发展契机。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驱动力:社会因素(二)
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中国网民规模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增长趋势显著,截至2023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8.16亿人,占网民总人数的74.73%,其中网络虚拟主播行业在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直播领域中成长最快的市场。“元宇宙”概念的火热,“Z时代”的兴起,吸引了更多的资本进入虚拟主播行业,用户和从业者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国虚拟人产业核心市场规模及预测分析
中国虚拟人产业链图谱
虚拟人的分类及特点
目前,虚拟人主要分为服务型虚拟人和身份型虚拟人。服务型虚拟人具有功能性,能够替代真人服务,完成内容生产以及一些简单的工作,降低已有服务型产业的成本。身份型虚拟人具有身份性,多以虚拟IP或偶像呈现,能够为未来的虚拟世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上游:技术是虚拟人发展的基础
虚拟人分别由数据建模、物理仿真、画面渲染等组成虚拟人的外在形象,由智能AI或真人操控来形成虚拟人的内在灵魂。随着目前虚拟人技术的突破和政府对新兴行业政策的落实,虚拟人上游产业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的同时亦为虚拟人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虚拟人行业上游典型企业案例研究:原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原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以3D数字信息技术和3D数字内容生产能力为核心,为全球众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并不断拓展3D数字技术在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等其他行业的应用,与美国梦工厂、美国艺电公司、索尼、微软、华纳兄弟娱乐、中国移动、腾讯集团、网易、商汤、搜狗、Meta等国际一线游戏制作、动画制作及其他行业领域头部客户均达成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原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G与游戏制作技术
2023年6月10日,在全国第18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原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完美复刻了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原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部门为CG动画事务部和互动数字事业部,为多部游戏和CG动画提供动画、特效、光影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虚拟人典型应用类型:虚拟偶像(定义及特点)
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动画、CG等形式制作,并赋予专属的人设、声音、性格,依托网络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各类活动的人物形象。根据视觉风格,虚拟偶像可分为三种类型:二次元型、超写实型和数字孪生型。二次元虚拟偶像的视觉形象偏向动漫风格;超写实虚拟偶像则更类似真人;而数字孪生型是在一个物理实体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的一个虚拟“数字分身”。在此分类基础上,按照驱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AI驱动型和中之人驱动型。AI驱动是指虚拟形象和音频均以人工智能合成;中之人驱动的虚拟形象是借助捕捉技术,对中之人进行语音、动作、面部捕捉后合成的。
虚拟人行业典型企业案例研究:讯飞音乐
讯飞音乐成立于2019年7月,隶属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文娱业务群,是一家集专业音乐制作、多元化宣发、艺人经纪企划及AI音乐创新产品研究于一身的音乐厂牌。讯飞音乐始终坚持对音乐的高标准,凭借专业制作配合强力宣发,让音乐人和音乐作品都更有价值。截至2023年8月,讯飞音乐出品歌曲总播放量突破810亿次,播放过亿歌曲140余首,登上各音乐平台主流榜单歌曲超1400首。讯飞音乐独家推广团队“噼里啪啦工作室”现有30000余家内容创作合作伙伴,6000余家歌曲推广合作伙伴,所推广的歌曲播放量超千亿。
讯飞音乐:推出旗下首位AI虚拟歌手——Luya
中国虚拟主播:业务类型
当前可以将虚拟主播按照业务类型分为虚拟up主、虚拟主持人和虚拟助播三类。其中虚拟up主可根据所创作的内容分为虚拟singer、虚拟gamer和虚拟声优;虚拟主持人可根据其形象的制作过程分为仿真人主持人和AI合成主持人。
虚拟人行业典型企业案例研究:网龙天诺
福建天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网龙天诺)是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17日,是一家专注于数字虚拟IP开发、运营及建设元宇宙于一体的公司。网龙天诺凭借主公司在互联网游戏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和资源,将公司在3D、AI、VR等技术经验运用到IP领域。网龙天诺与多家大型企业均展开过IP联动或合作,如环球影业、迪士尼、ToyCity等。
网龙天诺:强大的明星IP阵容
网龙天诺:打造火爆虚拟人IP——雪域任运
中国虚拟主播应用案例研究:央视频(一)
央视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近年来,“央视频”积极布局虚拟主持人板块,推出了“小小撒”“小灵”等多款虚拟主持人,促进平台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发展,引领主流媒体价值的传播新模式。
中国虚拟主播应用案例研究:央视频(二)
中国虚拟员工:商业应用领域分布
中国虚拟员工的商业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对效率、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引入虚拟员工。未来,随着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虚拟员工将逐步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虚拟员工企业应用案例
中国虚拟人B端市场基本情况调查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五成以上的被调查群体的企业使用过虚拟人技术,超三成被调查群体的企业计划使用虚拟人技术;超四成受访者认为目前企业使用及发展虚拟人技术最大的问题是成本的控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已逐渐在B端企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离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上仍有一定的距离。
虚拟偶像:有望成为元宇宙新型消费模式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偶像行业存在较大的商业空间,其中包括销售衍生品周边、品牌代言、作品打赏、直播带货等。目前超七成的受访者每月会为虚拟偶像消费500元以内,且超四成的受访者表示相比于真人偶像,他们更愿意为虚拟偶像消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元宇宙浪潮的爆发会带来新的消费模式,虚拟偶像应用广阔,已得到部分网民的认可和支持。
虚拟主播:游戏、传媒领域应用需求广泛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表示看好虚拟主播的未来发展;在应用领域方面,他们期望在未来能看到虚拟主播在传媒、文旅以及影视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虚拟主播行业的不断发展,它将进一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融合。
虚拟员工:客服类的虚拟员工应用最广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顾问的应用面最广,近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曾应用过,其次是虚拟助手以及虚拟客服。受访者认为最常在文旅领域(58.41%)接触到虚拟员工,其次是传媒领域(48.67%)以及教育领域(46.4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员工的应用已经渗入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虚拟员工的多场景、多应用落地进程加快。
虚拟人产业SWOT分析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趋势(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政策日趋完善,进一步推动虚拟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虚拟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政策,鼓励虚拟人行业发展与创新;还建立了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支持,奠定了人工智能行业的良好发展的基础。中国的虚拟数字人行业政策还处于初步规划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政策措施、行业行规的进一步完善,将为虚拟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虚拟人技术的快速发展。
AI技术突破为虚拟人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注入加速度
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等方面,虚拟人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的发布,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与虚拟人结合成为可能,虚拟人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挥效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虚拟人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3年AI技术的应用突破为虚拟人的商业化进程注入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