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24年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旅游市场十分火爆。9月20日,《长三角消保委联盟2024年暑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暑假期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消费领域舆情信息共计19176927条,其中消费维权类舆情信息2843417条,占舆情总量的14.83%。长三角消保委联盟通过大数据对暑期长三角地区消费舆情进行了分析。消费维权舆情主要聚焦旅游消费、出行住宿、文娱演出、教育培训、家电维修以及未成年人消费领域等。
研学游质价不符引热议
舆情案例:有网友投诉称,2024年7月份报名了科技馆研学团,在工作人员的美好描述下,果断交了研学费用14698元,8月13日至8月18日完成了旅行,高品质的研学内容变得很粗糙,入住的酒店与当时承诺的相差甚远,房间中出现了虫子,卫生状况堪忧,没有合同和发票。
老年低价游乱象屡禁不止
不合理低价游暗藏欺诈、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陷阱,表面上是15元老年旅游团、65元草原深度游、100多元免费养生游等价格低到离谱的旅游产品,实际上安排指定场所购买高价产品、诱导投资理财、购买所谓的艺术品收藏等,令老年消费者防不胜防。
舆情案例:一网友发文称,家里即将八旬的爷爷参加一旅行社组织的低价旅游活动(几十元一日游,还送几十个咸鸭蛋),在旅行过程中被人带入购物店购入高价净水器3台,每台1500元,共计金额4500元。
免费景区“黄牛票”亟待整治
舆情案例:7月3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吐槽称一博物馆免费门票难预约,黄牛在门口售票,100元涨到120元,甚至有卖150元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称有派人巡查,一旦发现会报警。
机票、酒店问题集中
暑假期间,出行住宿消费增长,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更加注重品质以及个性化需求,因此,出行住宿既是消费热点也是纠纷热点。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出行住宿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59998条,8月19日是舆情高峰,为4260条。
舆情案例:一网友发文称,8月10日在网站找到一个账号提供代订,下单新加坡思佳丽酒店2晚8月16日至8月18日共1600元订单,结果8月16日凌晨卖家发消息说订不了,被取消订单。于是和他沟通换其他家的酒店,但由于是凌晨,和卖家交涉到一半她开始拒接消息,后卖家已经不回消息,订单在8月16日0点自动确认收货。
教育培训顽疾难除
舆情案例:一网友发文称,2024年5月26日向某教培机构提交退款申请,费用18000元。其工作人员告知退款将于申请提交后45个工作日退回。但现在已经超过了这个时限,至今未退回。交涉期间百般推脱,2024年8月27日忽然收到门店关闭通知。
家电维修乱象突出
舆情案例:上海消保委暗访结果显示,第一家维修人员谎称主板损坏、缺少制冷剂,通过捣鼓内机、虚假加液的方式进行维修,收取了680元。然而,经专家事后鉴定,所谓的加液反而放掉了部分空调制冷剂。第二家维修人员同样谎称主板损坏,收费547元。第三家维修人员则谎称空调传感器损坏并更换了传感器,实际上是剪断了传感器连线并用包布重新包扎,收费400元。同时,暗访结果也显示,通过百度地图找到的两家维修商中,有一家也存在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该维修人员通过虚接压力表压力管连接头,谎称空调缺液,随后在支开暗访人员后声称加了9个压力氟利昂,收费600元。
消保建议:优化服务供给,补齐行业发展短板
结合舆情热点问题,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提出建议:聚焦未成年消费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天价研学团、网游诱导充值、卡牌盲盒等事件的话题度居高不下,虽然经营者短期可以谋取利益,但是长此以往不仅侵害未成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影响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不断提升研学游质量,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不断加强行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