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指出,这不是社会出什么事了,而是盲盒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商品本身,更在于拆开时的“随机惊喜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即时的快乐,而盲盒因其不确定性带来了独特的满足感。然而,他也指出,这种“盲目”的消费行为背后,可能存在情感上的空缺:当人们在生活中缺乏长期的目标或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盲盒这种“即拆即喜”的体验填补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吕文扬还提醒商家在推广盲盒时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商家可以在包装和销售上减少消费者的“上瘾性诱导”,如限制人们单次购买量,减少消费刺激,让盲盒文化回归理性。在他看来,盲盒本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消费模式,但也需节制与引导,不应过度营销让人沉迷。
吕文扬的见解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如今的消费社会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消费带来的情感满足他希望人们能在享受盲盒带来的乐趣时,也能够找到生活中其他富有意义的情感源泉,使消费变得理性而健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