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几个网友的案例,以及推荐的解决方式。
案例一:
回答:
1、先要分析这款专利和自己产品的近似程度如果有区分性的话,我们就可以给亚马逊后台发申诉信。
2、如果申诉不下来就联系被侵权卖家提出和解。
案例二:
回答:是的,这种情况最好跟投诉方告知已经删除产品,并且再给亚马逊发邮件说明一下,避免下次再被投诉,对账户影响很大的,如果再第二次收到投诉,有可能会被移除销售权限了。
案例三:
问题:卖手机壳的,很普通的那种,我几个朋友也都在卖同一款,也都没事,昨天晚上就收到邮件,现在已经被亚马逊暂停了账户,求教大神们应该要怎么申诉?
回答:先把侵权产品删了,再按他的要求写份计划。
案例四:
问题:今天收到一个照片侵权,怎么处理?可以换主图,或者直接下架,不申诉或者不向投诉者请求撤诉可以吗?
案例五:
问题:为什么我们自己有工厂还被投诉侵权?最近工厂刚开始做亚马逊,然后早上起来发现一大半的listing被禁售,客服说有人投诉我们商标侵权,我们自己是工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1、不是工厂就不会被侵权,注意是你有没有注册商标,是否在亚马逊进行过品牌备案了
2、如果你有进行品牌备案,可以提供证据给亚马逊申诉
案例六:
问题:近几天,收到亚马逊的警告通知,发了FBA的产品被举报商标和专利侵权,并且已经被下架移除。但是我们早就已经品牌备案了,不知道怎么就侵权了。有遇到过同样的问题的人吗?请问申诉应该怎么弄?FBA那边的产品怎么处理?
回答:你有商标不代表专利不会侵权,商标是商标,专利是专利。最好去了解清楚侵权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账号还能进去的话,可以移出到海外仓的。
案例七:
问题:美国站因为侵权被移除了销售权限,欧洲站和日本站也会被关闭吗?邮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您随后开设的其它销售账户也将会被关闭,可是我们的欧洲站和日本站之前开的,会被关闭吗?
回答:一般都是同属一个联合站点的(加拿大、墨西哥)会关掉,而其他联合站点(欧洲、日本)一般不会受影响,除非问题比较严重。邮件里说的,您随后开设的其它销售账户也将会被关闭,是因为被关账号的资料不可以再次用于开其他任何站点,否则一开便会被关掉。
看了以上的种种知识产权问题,各位店主是不是感到很恐惧?不用怕,接下来一步步告诉你如何怎么做。
亚马逊卖家需维护以下四类知识产权:
理论上来讲,在平台上出售这些产品需要亚马逊和卖家共同承担责任。但考虑到平台的商业模式,最近法院规定亚马逊无需为此担责。这就意味着,卖家需独立承担侵权后果。
那么,造成侵权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信息反馈,店铺因侵权而受到冻结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商标侵权
2专利侵权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为之,但如果是遵守平台规则的卖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查处封铺,可以有机会进行申诉,申诉主要分两种:
1如果没错
描述完之后,再附上你的一个计划,会加强学习阅读亚马逊政策和各种知识产权的资料,保证不违规和侵权,也保证不做仿冒之事。
2如果有错
然后同样是加强学习阅读亚马逊政策和各种知识产权的资料,保证不违规和侵权。
那么,如何避免未来侵权,防患于未然呢?
1对于自有品牌产品
1、刊登产品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使用的词语,确保一切都是原创。
2、在商标数据库中检测品牌关键词或短语,比如JustiaTrademarks。
3、刊登自有品牌产品之前,确保它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已经通过专利审核。
2如果从第三方进货
1、如果有可能,了解每一件产品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和销售权代理人。
2、确保刊登的所有产品信息包括图片,都具有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认可。
3、记录每一件产品的项目清单和发票,在刊登前进行检查。
4、确保拿到的文件是发票,而不是订单确认、形式发票、商业发票等。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整个的处理流程和顺序。
如果你懒得看上面,这个也一定看看:
1、当亚马逊通知卖家存在侵权行为后,卖家要积极应对。
2、浏览内容指南和防伪政策。
4、联系知识产权所有人,直接与他们对话,通常情况下他们比律师更易交流。如果找不到知识产权所有人,就联系亚马逊在暂停账号通知邮件里提到的法定代理人。
5、提供供应商名单,及与其合同条款。
6、请求知识产权所有人或代理人撤销投诉。
7、如果知识产权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没有回复,那就联系律师帮忙。
8、如果卖家能够承担得起账号被停的成本,可以等到与产权所有人把事情解决后再写具体改善计划(POA)。
9、写一份行动计划,包括产权所有人同意撤销投诉。
10、如果投诉未撤销,那就给亚马逊提交一份详细的步骤清单,表明卖家和自己的律师采取哪些措施规避未来侵权行为,或证明投诉的不合理性。
11、检查质量管理措施,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识别易侵权产品和listing类型。
12、下架或清理导致亚马逊账号被停的所有库存产品以及禁止在平台销售的产品。
13、向亚马逊提起上诉,并采取以上措施。
根据目前形势,跨境出口电商整个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竞争和调整一直存在,能在竞争中有效而又长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往往都会注重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塑造自己的产品形象,这也是未来行业的整体趋势。各位看家,且行且珍惜!
说了半天的亚马逊,外贸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国内几个零售业的大佬,都是怎么玩儿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