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公园工作人员对园内进行防疫消杀。记者杨艳辉摄
工作人员为进入超市的市民测量体温。记者刘凯达摄
当前,昆明市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战疫情,合理安排、强化举措、有效应对,从严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学校:
建立健康台账落细落实防疫措施
校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当前,昆明市教育体育系统和各学校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小落实。
昆明市各县(市)区组织学校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同时指导辖区学校、体育场馆做好消杀工作等,各类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学校认真开展晨、午、晚检。
为切实保护好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安宁市强化校园疫情防控,提前摸排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加强师生员工及外来人员体温检测和“两码”查验,建立健康台账,精准掌握师生、员工21天内的活动轨迹。
按照呈贡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昆明师专附小呈贡分校自12月27日起开展线上学习,各年级结合教学实际,分年级、分阶段制定课程表及教学计划。同时,确定暂缓入校期间主要采取一、二年级线下活动指导,三至六年级进行线上学习,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与昆明师专附小呈贡分校一样,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呈贡区第二小学、呈贡区第三小学等学校也开展了线上教学。
高新第一小学海源校区校外课后服务暂停,全部转为校内课后服务;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进一步做好封闭式管理,非本校人员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校园;西南林业大学原定于第20周的期末考试提前至第19周,全校公共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于2022年1月5日至7日进行,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分散考试,各学院于2021年12月28日前完成考试安排,并于2022年1月5日前完成课程考试,1月15日开始放寒假……全市上下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医院:
加派核酸采样人手病区实行封闭管理
公园:
适当限流禁止聚集
12月28日,记者从昆明动物园、黑龙潭公园、郊野公园等市属公园了解到,目前各大公园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增加公园游客中心、卫生间等重要场所的消毒次数,并通过劝导,暂停园内广场舞等聚集活动。
近日,第二十六届昆明梅花节正在举办,黑龙潭公园迎来游客赏花潮。在满足游客赏花需求的同时,黑龙潭公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入园的市民,须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出具健康码和行程码。针对无法扫码的老年人,由工作人员根据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后,方可入园游览。
郊野公园也迅速反应,要求游客从公园西门或东门出入,三碗水后门暂不开放;车辆严禁进入公园,按工作人员指挥停放在指定区域;严禁携带宠物入园,不扎堆、不聚集、不集中锻炼健身,不开展广场舞、团体操、下棋打牌、聚众娱乐及其他群体活动。
多家公园还通过扩音喇叭、张贴标语、园内巡视等方式,在游客流动及易聚集区域,设置固定、机动的安保人员,进行及时劝导。同时,公园每天开展大面积消毒至少2次,开园后不间断进行巡视消毒。(首席记者廖晶蓉李思凡记者蔡晓磊黄河清张晓莉徐婕报道)
记者探访农贸市场、商场超市:
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市民加强自我防护
扫码测温、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购物距离……当前,我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防疫措施已全面升级。12月28日,记者走访部分农贸市场、公共食堂、超市发现,此类公共场所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市民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购物环境。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请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在沃尔玛超市云山路店入口,扩音喇叭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要求,现场工作人员为入场市民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并提醒全程佩戴口罩、间隔1米排队采购。在市场内,市民都能按照规定全程佩戴口罩,在选购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工作人员介绍,超市对购物车和卫生间、扶梯等公共设施设备加强消毒频次,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对未按规定佩戴口罩、未保持安全购物距离的顾客,工作人员会主动劝导和提醒。
此外,家乐福也严格落实防疫措施要求,在各个卖场入口,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提醒顾客戴口罩工作,每天还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对卖场及公共区域消毒3次;对手扶电梯、购物车、购物篮等公共设施,每2小时消毒一次;对洗手间,每1小时消毒一次。元旦、春节期间,家乐福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提前备货,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价格稳定。
针对选择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华润万家超市还集结全国门店之力,全力加快对华润万家App、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线上平台订单的拣货及配送速度,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在昆明公交集团五公司眠山公交枢纽站的公共食堂,除了增设红外线测温仪外,还有工作人员在门口提醒进店顾客戴好口罩。食堂内定期对就餐区域、操作间、库房进行喷洒消毒,盛菜餐盘、食品加工用具都经过高温消毒,并做好每餐次食品成品留样工作,确保筑牢食堂防疫底线。“我们还提供了多种打包用具,鼓励顾客打包,减少堂食。”食堂工作人员介绍。
“就在上个周末,我们组织市场1450多户商户免费进行核酸检测,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市场进行全面消杀,加强对冷冻区、生鲜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固定每天一次进行消杀。”篆新农贸市场负责人吴现吉介绍,对于市场内的临时摊位,管理方也要求经营者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并与大观派出所联合成立疫情防控督导组,每天对市场防疫工作进行不间断巡视。特别是对熟食和冷链食品,市场要求商户必须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和食品安全码,建立安全台账。近期,各级党组织还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进驻市场,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守护市民菜篮子的安全。(记者王恩国杨官荣通讯员姚关系报道)
解读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何禁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
近日,禁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的消息牵动着昆明市民的心。什么是“一退两抗”药品?为什么要禁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12月28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总监杨子江介绍,“一退两抗”药品指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12月26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药品零售企业一律暂停销售“一退两抗”药品。为什么要禁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杨子江介绍,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其强大,需要到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才能遏制传播。如果患者随意使用“一退两抗”药品对新冠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自行治疗,可能会使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难以及时被发现,从而导致病毒的暴发性传播。因此,需要将“一退两抗”药品暂时禁止销售。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时,买不到相应药品怎么办?杨子江介绍,“一退两抗”药品在昆明市辖区范围内已全部禁售,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也请广大市民理解、配合药店人员的工作。(记者董宇虹报道)
支招
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忠平:买不到“一退两抗”药品需这样做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到药店买不到“一退两抗”药品了。12月28日,记者梳理了市民关心的“一退两抗”热点问题,邀请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忠平进行详细解读。王忠平提醒,市民不必焦虑,要理解支持“一退两抗”药品下架的疫情防控政策,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记者:什么是“一退两抗”药物?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品指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可以用于对症治疗新冠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
记者:“一退两抗”药物都有些什么?
王忠平:常见的退热药物有布洛芬、阿司匹林、感康、克感敏、水杨酸等,大约有几十个品种和规格。常见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类: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类:比如头孢呋辛、头孢丙烯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比如庆大霉毒、阿米卡星;磺胺类药物,以及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这一类喹诺酮制剂;还有一些抗真菌药物,比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常见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记者:药店“一退两抗”的药物多吗?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物涉及常见疾病的治疗,所以是药店的主要药品之一。
记者:“一退两抗”药品的目录是如何确定的?
记者:为什么要对“一退两抗”药品禁止销售?
王忠平: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其强大,需要到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才可能遏制传播。如果患者随意使用“一退两抗”药品针对新冠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自行治疗,可能会掩盖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导致病毒的暴发性传播。因此,需要将“一退两抗”药品暂时禁止销售。
记者:为什么现在规定“一退两抗”药物在药店下架,而必须要到医院经过医生诊治开出处方?
王忠平: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于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患者,尤其要去到医院经过医生的科学诊断,对症用药,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记者:除了新冠肺炎,其他发热、呼吸道疾病也需要到医院救治吗?
王忠平:在目前新冠肺炎流行的态势下,应该是这样。
记者:不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收治发热病人会有什么后果?
王忠平:导致病人漏诊、误诊,造成新冠肺炎的传播;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合并重症的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记者: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时,买不到相应药品如何办?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品在昆明市部分县区已全部禁售,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记者黄河清报道)
提醒
昆明市疾控中心:快去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疫情期间要如何防护?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是否有必要接种……针对市民近期关心的问题,12月28日,记者采访了昆明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李继军。
“疫情期间,做好自我防护、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很重要,还要坚持防疫‘三件套’和‘五还要’。”李继军介绍,“三件套”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五还要”指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同时,疫情期间市民应减少外出、聚会。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且在就医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目前,昆明市正在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三针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第二针的加强针次接种。请所有18岁以上、已接种2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1针腺病毒载体疫苗超过6个月的市民,尽快就近接种加强针。同时,尚未接种或接种未达到3剂次的群众,包括3岁—17岁未达到2剂次人群,请尽快到就近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此外,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应该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患有慢性病的市民,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如果对自己的病情不确定,可以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次评估不符合要求,以后就一直不能接种疫苗,病情平稳后,经过医生的评估就可以接种疫苗。(记者张晓莉报道)
国家部委
各省市政府
省内城市
市级政府部门
县(市)区
本地媒体
主办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0871-65390101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