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系列科普知识讲座之新冠肺炎疫情篇(一)科普宣传

新项目上线腔镜中心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京沈癫痫高端论坛暨沈阳市第四届神经电生理培训班”

“沈阳市卒中急救地图”第十次质控工作会议暨第六批定点医院发布会成功召开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精准双抗行动”项目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并授牌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沈阳第六届脑卒中再通与复流国际高峰论坛”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第五届沈阳痴呆诊疗高峰论坛”

喜报!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癫痫中心顺利获批“中国抗癫痫协会二级癫痫中心”

科普宣传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系列科普知识讲座之新冠肺炎疫情篇(一)

一、常态化防控基本知识

(一)为什么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以来,我国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境外输入病例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复工、复产、复学科学有序推进,社会秩序、人们的生活等逐步回归正常,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人们在恢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同时,还要对疫情时刻保持警惕,把疫情防控意识和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疫情反复的心理准备。

(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哪些总体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后,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具体要求包括:

1.要坚持预防为主: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接触小于1米距离时应佩戴口罩;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身体出现不适,前往医院就医人员应佩戴口罩。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聚集性活动的人员数量;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养成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工作生活场所加强通风消毒。

2.要落实“四早”措施: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早隔离、早治疗措施。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最小单元,果断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3.要突出重点环节: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分类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加强社区防控,继续做好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4.要强化支撑保障:加快检测试剂和设备研发,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要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各地落实“健康码”互通互认。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强化对各地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各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各地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实施精准防控。

(三)什么是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新冠肺炎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以县(区)为单位,依据辖区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

(四)为什么常态化疫情防控还要坚持“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简称“四早”。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形成新的感染和流行。所以对传染病的预防和管制措施可以分为三类,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并能传染给其他个体的人和动物。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坚持“四早”,就是做到对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引起更大范围的流行,保护更广大人群的健康;同时,通过“四早”,也能及时发现并救治患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损害。

对个人来讲,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疾病风险意识,出现新冠肺炎的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有聚会、出差、旅行等可疑暴露史者,更应提高警惕。

(五)什么是“健康码”

“健康码”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由个人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某一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当地通用。

疫情期间,拟进入办公区、商场、超市、学校、生活小区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申领到“绿码”后才能进入。此外,“健康码”的后台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健康码”的颜色会根据个人的健康信息变化及环境暴露史等情况发生改变。

(六)为什么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鼻腔、咽部、下呼吸道等处“定居”并进行繁殖,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人群中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早诊早治、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密切接触者及公众等人群中进行核酸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者,特别是及早发现那些已经感染了病毒但尚未出现症状的人,从而及早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既可以避免传染他人又可以减少自身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在北京市新发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和辽宁省大连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过程中,因为采取了早期核酸检测和筛查,成功减少了重症病例的产生。因此,根据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核酸检测,既有利于精准防控,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利于保障人员合理流动,推动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

(七)哪些人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积极扩大检测范围,全力排查风险隐患。

2.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和动态调整优先检测人群。

3.加强公众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对普通人群进行抽样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工作。

各地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作为普通公众,应当按照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既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保护大家的健康。

(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抗体检测有何不同

判断人体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两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一种是核酸检测,一种是血清学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鼻咽拭子、痰液等标本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代表感染了新冠病毒。通过核酸检测筛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实现“早发现"和“早诊断”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有助于后续尽早给予治疗和干预,减少重症和死亡,人群核酸检测能协助判定疫情规模和流行阶段,同时可用于判断传染性的大小和作为解除隔离的依据。血清学抗体检测主要检测血清中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即人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在感染的不同时期,出现的抗体类型不同,所以血清学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既往感染、恢复期诊断、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以及疫苗效果评估等。抗体检测阳性提示被检查者处在恢复期,或者曾经感染过,或者接种过疫苗,需要结合核酸检测结果作出综合分析。目前,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已有标准化技术方案,检查结果出来后需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复阳”的人是否具有传染性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核酸复检阳性(简称“复阳”)的情况。“复阳”的原因很多,可能与采样方法、取样部位、检测试剂灵敏度等有关。“复阳”的机理仍不清楚,尚待研究。核酸“复阳”者提示体内可能还有核酸片段,目前尚未发现“复阳”者有传染他人的现象,也没有发现“复阳”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对于“复阳”者,需监测其健康状况变化,但是否进行隔离观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血清抗体检测和免疫功能指标等进行综合判断。

(十)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民在疫情防控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

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第二十七条: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新冠肺炎基本知识

(一)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新冠肺炎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重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全身表现一般较轻,通常3~5天恢复健康,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不会引起大流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会出现高热、咽喉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但大部分5~7天可恢复,只有少数高危人群可能会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流感传染性较强,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新冠肺炎与感冒和流感的主要区别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人会出现肺炎,且重症比例高于流感,而感冒和流感患者只有在治疗不及时或极个别情况下才会出现肺炎。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还在不断深入,可以确定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强,容易造成人际传播,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随时存在流行的风险。

(二)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新冠肺炎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三)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接触受到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冠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四)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五)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是多长

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至14天,多为3至7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内即具有传染性。因此,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均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后14天。

三、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

(一)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居室清洁和周围环境整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随身携带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必要时使用。推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注意饮食卫生,加工、储存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

(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还需要戴口罩吗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有些特殊行业和场所仍然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一是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

三是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四是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另外,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三)普通公众应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必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做到科学选戴口罩,既达到防护效果,又避免资源浪费。

1.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1米)时佩戴。

3.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与居家观察、出院患者共同生活的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一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五)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普通公众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六)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一些细菌、病毒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七)应如何正确洗手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4.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八)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前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等。

(九)外出不方便洗手时怎么办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剂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十)为什么要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十一)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十二)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即为社交安全距离。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十三)加工制作食物应注意哪些事项

在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食品表面或外包装上可能被细菌、病毒污染,因此在日常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手卫生。接触生的肉、禽、水产品等生鲜食材后要及时洗手。

2.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3.煮熟煮透。加工肉、水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

4.分类储存。生的肉、水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装,包装袋要完整无破损,生、熟食物分层存放。

(十四)为什么不能捕猎、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指所有非经人工饲养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且很多都与野生动物有关。许多野生动物带有多种病毒,如果人类与之接触,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如艾滋病病毒、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猴痘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都是通过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传播到人类。

为了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内容包括:严格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如有违反,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十五)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

煮沸消毒主要用于对餐具、水杯的消毒,先将物品洗净,再放入沸水中煮(蒸)10分钟。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的目的。家庭一般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和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餐具等的消毒,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十六)家庭使用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家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是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使用消毒剂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使用。

2.消毒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远离火源。

3.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不要使用饮料瓶等盛放消毒剂,防止儿童或不明情况者误服。

5.严禁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同时使用或混合使用。

6.酒精只适用于物体表面擦拭或喷洒消毒,不适用于大面积喷洒,不能用于空气消毒,以免引起火灾。

7.使用酒精时应远离高温物体和明火,不要吸烟。

8.含氯消毒剂要用冷水稀释,现配现用,且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

9.含氯消毒剂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应戴橡胶手套。

(十七)外出回到家应该如何做

外出回到家后,有条件的建议将鞋子、外衣等挂在通风处。妥善存放好口罩。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手机、钥匙等经常触摸的物品,应定期用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擦拭。

(十八)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就诊原则,选择就近就医。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触摸后应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应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6、尽量选择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费。

7、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掩口鼻。

8、就医返家后,立即正确洗手。

(十九)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二十)居住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

1.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排查等工作,服从社区统一管理。

3、乘坐电梯做好防护: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电梯,避免拥挤,乘坐电梯佩戴口罩,注意和他人保持距离,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

THE END
1.幻塔需求食物的小动物任务怎么做幻塔2.0版本更新后,新内容备受玩家的关注,很多小伙伴不清楚新开启的需求食物的小动物任务怎么完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幻塔需求食物的小动物任务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玩家。 幻塔需求食物的小动物任务攻略 一、这个像巧克力饼的需求的图片其实是黑松露,我们口袋里如果有黑松露就会投喂成功。https://www.dailiantong.com/news/content_100013.html
2.30款语言发声训练小游戏,送给最需要的你2、幼儿边说儿歌边找食物,找到后做吃的动作并放入小筐,鼓励幼儿找得越多越棒。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小动物怎么叫 小花猫,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子叽叽叽。 小鸭子,呷呷呷,吃到鱼虾呷呷呷。 小黄狗,汪汪汪,啃着骨头汪汪汪。 https://www.meipian.cn/2zxqrw94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培养清淡饮食的习惯?要控制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摄入 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应特别注意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摄入。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怎么知道哪些食物含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常温下“脆”和“起酥”的产品,如薯条、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等,都可能由富含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的黄油、奶油、人造...https://m.gmw.cn/2023-11/16/content_1303572586.htm
1.动物类制作(下厨房)山间小溪0525在下厨房分享了菜单「小鸡馒头 果蔬粉趣味饼干 猫爪曲奇饼干 我做过的花样馒头 小萌鸡豆沙馒头 可爱小熊馒头(一次发酵) 网红小狗慕斯 小黄人馒头 玩转动物馒头 小兔子香肠面包 奶香蜗牛卷 汪汪小队 猫咪豆沙包 南瓜刺猬馒头 卡通兔子馒头」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_list/110879653/
2.水果不但能吃,居然还能做出萌萌的小动物!灰灰动物城 1788跟贴 打开APP 穿西装打领带,拿无线电话有屁用,在我苍蝇哥面前,不都是卡拉米 阿璇影视 681跟贴 带着彩礼给儿子去订婚,没想到儿子突然返回了,这是怎么回事 小桐爱搞笑 1188跟贴 战争消耗有多大?中国14亿人,每人捐款10块当没说 小鹏纪录片 2998跟贴 伙计对我不错,他结婚了,也给我安排了一...https://m.163.com/v/video/VCD1NC4MH.html
3.可爱的小动物教案15篇乐于跟同学交流,丰富关于动物的认识。 教学难点: 激发孩子对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课前准备: 饲养小动物,做好观察记录。 将自己和小动物玩的过程拍成照片。 带上自己喂养的小动物和食物。 搜集有关的资料图片,了解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是不是生病了?谁来替金鱼说说心里话,告诉它的`小主人是怎么回事...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30212131117_6428428.html
4.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6、餐饮业中用于原料加工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可不用区分、相互混用。() 7、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的中心温度不得低于50度。() 8、由于留样食品需要保存48小时以上,为防止留样食品腐坏,应在冷冻条件下存放。()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85537.html
5.9款食物集体卖萌,你还忍得宗水吗?~用食物开个动物园今天的日记中的九个超萌又好吃的食物,虽然有颜值,又会撒娇卖萌,却十分【好味】,不靠颜值,用食物本身色香味征服味蕾,前两天广播中出一些小可爱留言想学怎么做,妥妥滴满足~满足~ ▲这是封面 ▲这是封面 ▲这是封面 如今这个特别动物园,已经越来越多食物类的小动物。小可爱们也可以加入进来,把你们做的可爱的食...https://www.douban.com/note/724375562/
6.幼儿园小班教案《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12篇(全文)小班教案《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体归类,乐意参加点数活动,大胆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教案吧。活动目标:1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ogaqt27.html
7.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小动物吃什么教案(通用10篇)3、尝试用动物的叫声和喜欢的食物创编儿歌,运用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动物的叫声和食物创编儿歌,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小猫、小鸭、小羊、小狗等小动物的叫声。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717808.html
8.幻塔2.0任务需求食物的小动物怎么做?幻塔2.0任务需求食物的小动物...幻塔2.0版本更新后,很多新任务加入了。一些小伙伴不知道到底“需求食物的小动物”这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关于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整理了详细的图文情报,为你详细的解读! 幻塔2.0任务需求食物的小动物怎么做? 一、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到底动物需求的食物是什么,这里我们为大家解读一下,比如这个巧克力饼的需求就是黑...https://www.otakufuns.com/gonglve/52974.html
9.幼儿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解析:该物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可以用来食物保鲜、做并冰制品。 答案:冰香(箱) 脑筋急转题:红豆家的小孩是谁? 脑筋急转解析:红豆生南国出自王维的《相思》,全文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https://www.yjbys.com/naojinjizhuanwan/1744448.html
10.超轻黏土作品食物怎么做超轻粘土干了开裂怎么办→MAIGOO知识摘要:超轻粘土能做很多有趣的东西,如书本、毛毛虫、动物以及食物啦!在制作食物汉堡的时候,先用咖啡色粘土按压成圆饼形来当汉堡坯的底部,再不停的制作内层叠加,一个美味的汉堡就出来啦!如果在制作的时候,发现超轻粘土干了开裂怎么办?有两种方法,一是找一个防水的相对密封的盒子,在盒子里用喷壶喷水;二是用凡士林...https://m.maigoo.com/goomai/255464.html
11.中班《爱护环境》教案(通用20篇)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https://www.ruiwen.com/jiaoan/5059166.html
12.幼儿园小班《动物的食物》教案(通用14篇)2)教师在幼儿喂养过程中进行指导幼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并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食物,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讲述。 3、小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各种小动物的.进食情况,并讲述自己喂养小动物时有趣的事情。 教师提问: 1)刚才谁跟xx(小动物)做好朋友了? https://www.rajj122.com/jiaoxuesheji/jiaoan/758108.html
13.简单的科普知识问答题(精选8份)03、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答:一般按病原物分类,可将食物中毒分为5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主要包括沙门菌属、大肠...https://www.jy135.com/xuetang/kepu/391869.html
14.转载光舞夜原? 食物垃圾——包括苹果核等——不能扔在树丛里或者抛出船外等,而应扔到垃圾箱里。 注:橙子皮在适宜的气候里需要6个月才能完全分解,这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环境。 另外,它会使误食的野生动物中毒,还会吸引凶猛的动物来到人类活动的地方。所以,许多国家公园都禁止随地乱扔食物垃圾; ...https://amilymoor.wordpress.com/tag/%E8%BD%AC%E8%BD%BD/
15.混龄课程——幼儿园里别样的风景T:超市的食物怎样分类摆放? T:超市有什么设备为我们提供购物方便 T:购物时,要注意什么?没有付钱之前能不能拆开包装? T:如果在购物时,有陌生人和你搭讪应该怎么办?如果在超市走失应该怎么办? 3.介绍购物清单 二、中间部分 1.组织幼儿去苴镇超市,大班的“哥哥姐姐”向小班的“宝宝”介绍超市的入口和出口,认识购...https://fzzx.rdedu.net/Item/356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