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语言吗?猫咪可以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音,向人撒娇求抱抱的呼噜声,充满攻击性的咆哮声,让人惊悚的叫春声,当然还有最平常朴实的喵喵声。这可以看作是猫的语言吗?狗能发出的声音就更加丰富了,人们也都普遍相信狗的嚎声是在和遥远的同类们聊天。
以至于人们经常选择性遗忘自己宠物的智力水平,向她们喋喋不休谈论自己的心事。
不过有些动物确实比其他动物更加聪明,或者说更善于交流,这难道不算语言?至少可以称为语言的雏形吧?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挺麻烦的。不过人们一直在尝试通过各种手段去作出解答。归根到底,动物和人的关系或是区别,都不可避免通向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
-文字稿-
在中国某些民俗和神怪故事中,动物需要炼化一块叫做横骨的东西,才能口吐人言。与此同时,猫有猫言,鼠有鼠语,鸟语是极难学的,狐狸是能言善辩的,蜜蜂则热衷于在花丛中传播八卦。
这些幼稚而可爱的幻想,其实非常接近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的语言能力真的独一无二吗?
一些社会性的动物为了解决社群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发展出和人类语言很接近的交流方式,例如根据听到的声音学习新的发声方式。
大象生活在一个裂变——融合社会里,象群的成员和规模一直都在变化。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让它们发展出学习新声音的能力,并用于交流。
一头叫做Mlaika(斯瓦希里语,意为后裔)的年轻雌性非洲象,擅长模仿卡车的声音。从图中可以看出,她并非简单模仿刚听到的声音,而是抓住了卡车声音的特征。
而一头雄性非洲象(Calimero)在动物园和两头雌性亚洲象生活了18年后,就学会了亚洲象特有的短促鸣叫。
鲸类是另外一种极好的例子。例如,领航鲸会形成不同的群落,每个群落由若干过直系小家庭构成。这种动物会在不同的群落间形成方言。研究人员认为,领航鲸可以利用方言系统,区隔不同的族群,与自己不想打交道的同类保持距离。
东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的座头鲸一开始有着不同的“方言”。但随后因为一些随机因素,比如一头西边的座头鲸,偶然加入东边的群落。东边的座头鲸们就学习到了来自西边的发音方式,并迅速在整个族群中扩散开来。
于是,每隔几年,座头鲸群落的“口音”就会发生一次彻底的改变,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为座头鲸的文化革命。
许多鸟类也擅长学习发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斑胸草雀,因为它是鸟类研究的模式物种。科学家在它们身上发现过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雄性斑胸草雀脑中控制鸣唱的一系列发声核团,远比雌性更加发达,呈现明显的性别二态性。这些核团是在雄性发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鸣唱才能成长起来。而性激素通过影响新神经元的替代、存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很难得出结论:动物也拥有语言。更何况,对语言的定义并不完全掌握在动物学家手中。
在现代语言学家中,乔姆斯基就坚定认为(2002年),语言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他将其生物基础称为狭义的语言机能(FLN),具体而言就是人类语言的递归机制。
在他的生成语法理论中,通过这种机制就可以使用简单短语,构造理论上无限复杂的语句。除了从句以外,还有一种递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在乔姆斯基看来,这虽然也属于广义语言机能(FLB)的一部分,却是一种基因突变,一个完全随机的事件,而非自然选择的结果。
另外一位重要的语言学家斯蒂芬·平克,也同意狭义的语言是人类所独有,但他非常激烈地反对乔姆斯基。因为他认为人类语言的独有特征不只有递归机制,还有语音、词汇、文法等等。惟递归假说与人类的解剖学、神经系统都不相符,更加不符合进化论。
最终他认为:语言依然是为了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进化的复杂产物。
同样是在2002年,大名鼎鼎的叉头框P2基因(FOX2P基因)的研究出世了。
而这一基因受损的人类则会出现严重的语言障碍(KE家族)。
可惜,2018年的一个研究推翻了这个正向选择的结论,原来当初只是人类样本太小造成的数据偏差。虽然叉头框P2基因依然重要,但是仅仅改变一个基因是造不出真正的语言的。
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字符串,还是信息、知识、文化、沟通和智慧,正是这些造就了人类,又推动了人类语言本身进化,并最终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
MichaelLongPhD
MarkusSpiskeonUnsplash
YuliantoPoitierfromPexels
ManyuVarmaonUnsplash
Staes,Nicky,etal."FOXP2variationingreatapepopulationsoffersinsightintotheevolutionofcommunicationskills."Scientificreports7.1(2017):16866.
Hunley,Keith."Reassessmentofglobalgene–languagecoevolution."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12.7(2015):1919-1920.
Kirby,Simon,MikeDowman,andThomasL.Griffiths."Innatenessandcultureintheevolutionoflanguag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04.12(2007):5241-5245.
Davidson,TerenceM."TheGreatLeapForward:theanatomicbasisfortheacquisitionofspeechandobstructivesleepapnea."Sleepmedicine4.3(2003):185-194.
Li,XiaoChing,etal."Genomicresourcesforsongbirdresearchandtheiruseincharacterizinggeneexpressionduringbraindevelopment."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04.16(2007):6834-6839.
Lombardino,AnthonyJ.,etal."Replaceableneuronsand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haredepressedUCHL1level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02.22(2005):8036-8041.
Boman,Jesper,etal."TheGenomeofBlue-CappedCordon-BleuUncoversHiddenDiversityofLTRRetrotransposonsinZebraFinch."Genes10.4(2019):301.
Lovell,PeterV.,etal."Theconstitutivedifferentialtranscriptomeofabraincircuitforvocallearning."BMCgenomics19.1(2018):231.
Walton,Clare,EbenPariser,andFernandoNottebohm."Thezebrafinchparadox:songislittlechanged,butnumberofneuronsdoubles."JournalofNeuroscience32.3(2012):761-774.
Hamaide,Julie,etal."Exploringsexdifferencesintheadultzebrafinchbrain:invivodiffusiontensorimagingandexvivosuper-resolutiontrackdensityimaging."Neuroimage146(2017):78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