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花衣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特点是将美术与自然相结合,把动物的斑纹比作“花衣裳”一生动有趣的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图片的呈现,客观上需要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了解动物的斑纹及作用(保护作用、警戒作用、美化作用),初步感受这些斑纹的美;主观上则需要学生根据对动物斑纹的观察,发现动物斑纹的美术造型特点,为创新的“花衣裳”建立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标学段教学目标的要,学生可以利用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术语言来剖析动物斑纹的造型特点,以便更好地构思改变斑纹的方法,创造新的斑纹。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年级的学习节奏。学生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该班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的斑纹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面、色彩等,学会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2、利用画笔等工具,通过用画的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并有保护动物意识,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点、线、面,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和色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教学难点
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绘本故事导入,变色龙为动物们变装,给动物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
请同学们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设计花衣裳,去参加动物时装大赛。导入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二、认识
1.猜一猜,通过希沃白板擦除工具擦除动物的花纹,提问学生是哪个动物。
2.提问环节:
①最喜欢哪种动物身上的花衣裳?
②说说它们身上的图案和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3.认识了解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面)
欣赏了那么多动物的花衣裳,我们来看一下他们都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①欣赏豹子图片,由点元素组成;点还有多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
②欣赏斑马图片,由线元素组成;线还有哪些?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③欣赏熊猫的图片,由面元素组成;面的形状有哪些?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形等。
刚才我们欣赏三种动物身上的花衣裳,它们分别是由点或线或面单独的美术元素组成。④欣赏蝴蝶的图案,由点、线、面元素组合而成。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动物的花衣裳,例如豹子、斑马由单一的点、线元素排列;蝴蝶的花衣裳由点、线、面、组合而成。
引导学生学会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去装饰。
三、感受
1.同学们,我们看了那么多动物的花衣裳,你们知道动物的花衣裳有什么作用么?
生答...
小结:美化色:动物装饰美化自己吸引异性的作用。动物的保护色与环境色很相似,甚至会随着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变色龙,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轻易被敌人发现;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而且具有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对潜在的捕食者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
四、教师示范
老师想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狮子设计一件花衣裳,选择点线面元素有序排列。(视频出示步骤)
五、布置作业
利用所学知识(点、线、面..)来装饰完善创作。
六、展示评价
1.请几位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创作感想。
2.引导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3.你能给他一点建议吗?
4.师评:从点、线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图案的创意等方面加以点评。
七、拓展
通过学习《动物的花衣裳》这课激发学生们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