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中,4道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天津、上海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及1篇微写作。
今年的作文命题有哪些亮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哪方面能力?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哪些新趋势?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主题突出:注重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注重立德树人、传承传统文化、紧扣时代脉搏,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方向。
对此,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力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鼓励学生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厚植情怀、锤炼品德、砥砺心志。
专家认为,2023年高考作文题注重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彰显家国情怀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点,今年的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北京卷、天津卷都体现得比较充分。”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胡欣红说。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仍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主题。
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考生可以联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
专家表示,试题命制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勇于创新、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新时代扬帆起航,笃志前行。
考查重点:强调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语文试题加大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形象和科学思维能力。
“试题材料非常简洁,要求考生调动联想、迁移、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这其中需要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批判意识,是高中生的必备品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说。
上海市嘉定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倪超说,今年上海作文题延续多年来的命题风格,语言平实,具备足够的开放度,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如何在貌似友好的审题中形成具有批判性、独创性的立意角度,对考生具有一定挑战性。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本华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注重考查考生能否更加全面地发现和思考问题,也提供给考生展示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的舞台。
北京卷以“续航”和“亮相”两个二字词作为题目,新课标Ⅰ卷围绕“故事”作文,天津卷以一副对联作为材料。专家认为,这些题目材料限制少,思考空间大,十分适合展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水平。
折射趋势:引导深入思考提倡真实表达
多位专家认为,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可以发现作文题更加立足学生生活,注重语文实践。由此也折射出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
——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教育。
郑桂华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题干简洁、要求清晰、张弛有度,体现出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
从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到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再到今年新课标Ⅱ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间”……在专家看来,近年来,语文作文题与青少年生活和心理更为贴合,有助于学生更好表达所思所想。
——深入阅读、延伸思考、个性写作。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读写结合类试题是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所以只和其他模块材料进行弱关联,避免阅读障碍造成审题立意困难。透过这一题型,可以看出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阅读、写作、思考相结合,这也为接下来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
——灵活运用知识、培育核心素养。
在专家看来,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近年来,语文作文试题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更加注重展现考生的综合素养,鼓励个性化表达。
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告诉学生们,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云佳表示:“结合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在未来授课中,既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将培育核心素养融入教育教学的同时,更好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表达自我。”据新华社
陕西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解读
陕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也体现了现代社会交往原则
乃至大国交往原则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曲江校区高中语文老师王吾堂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和考前预测的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所指向的命题意图一致,体现了立德树人等命题指向。
今年题目主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体现了现代社会交往原则乃至大国交往原则。要关乎大局、克服个人主义,把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国家的需要结合,并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符合这个价值取向的名人事迹数不胜数,中国发展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都不是追求个人价值取向的,比如屈原、曾国藩,两弹一星科学家们、袁隆平、屠呦呦等,都是以天下利益、人民福祉作为追求目标,而不是个人利益。华商报记者田睿
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立意
体现青年的主体意识
西安高新一中语文老师梁枫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立足高考评价体系,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紧扣时代脉搏,让考生放眼世界。作文题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段讲话为主要材料,弘扬中国精神,引导考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要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
首先,考生应准确立意,通过阅读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比如,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立意来进行写作;
其次,考生要明确写作任务要求,明确文体,以独到的认知和思考来完成写作;
第三,考生阐明观点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比如,可以“一带一路”“中国-中亚峰会”等大事件作为论据写作,要避免单一化的写作;
第四,在写作中,考生要体现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反映出青年一代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使命感,青年一代要胸怀天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快评
人生路遥贵有恒投身家国须笃行
“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面对广袤与未知,高考前张桂梅老师一番寄语平和坚定。在日复一日的早操晚课中,在年复一年的质朴陪伴中,孩子们心中深植“唯有一直走”的信念,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何以笃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需要锲而不舍。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里“续航”“亮相”这两个词想必会让不少考生怦然心动。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等每一次亮相无疑都备受瞩目,成为人生的高光时刻。毋庸置疑,每一次成功亮相,注定依靠久久为功,离不开起而行之。而要把一次次亮相串成人生的珠链,考验的则是人生的续航能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林海田野、海岛边疆、车间厂房……盛世中国,天高地阔,青年力量体现中国力量,青春奋斗承载中国梦想。走过千山万水,仍须跋山涉水。投身家国、时代的浩瀚大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正是青春正确的选择!据新华社
《西北岁月》群像剧照
大遗址保护讲讲汉长安城未央宫的故事
黄土地上的生命赞歌电影《刮大风》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公映
陕西公布首批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
日本香川县友好代表团到访西安:一“面”之缘温“古”知新
陕西:科技成果进“超市”产教融合共发展
央视剧评|《西北岁月》:书写西北革命史的壮丽篇章
宁强服务区升级陕西首座跨线服务区开工建设
【强信心稳预期助增长】灞桥区: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企助企
2024中国·陕西街舞公开赛总决赛西安拉开帷幕
神木: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陕西造九天灵活配置重型无人机填补国内空白
首次采用A2型车辆载客能力提高31%西安地铁8号环线开展空载试运行工作
马泾高速车辆通行费费率标准听证会召开1类客车收费拟按0.60元/车·公里
省安委办省减灾办印发通知要求做好雨雪降温及大雾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国内单站换热规模最大的地热能热源项目在陕投运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苏陕协作让黄河岸边红枣产业“火”起来
陕西造九天灵活配置重型无人机填补国内空白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全球研制和装备无人机第一方阵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