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华(作者系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
作文不像其他具体知识点的考查,如何查漏补缺呢?
一查审题立意是否得法
目前高考作文主要有三大类型,即材料作文、漫画类作文和命题作文。考生要先问一下自己:对于每种类型的作文,是否熟练掌握了审题立意的方法?
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作文类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材料作文常用的审题方法有抓关键句法、主旨倾向法、由果溯因法、多向辐射法、求同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材料作文要做到审题准确,首先,要全面分析命题材料,整体把握,不过多纠缠局部细节。其次,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再其次,要灵活使用辩证分析、因果探究、对比分析、联想发散等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以挖掘材料丰富深刻的内涵。
命题作文近几年考得较少,2021年高考,只有北京卷考的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增补要素法,就是通过增补一些成分或新的要素,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如“论生逢其时”,我们可以添加内容,使之变成“生逢其时,与时代共成长”“生逢其时,吾辈当奋斗”,这样一来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写作重点也明确了。
第二,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比如以“肩膀”为题的命题作文,“肩膀”不仅指人体的肩膀,更要理解其象征义——担当、责任。
第三,追问法,对指定标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以打开思路,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以“底线”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追问“什么是底线?”“为什么要讲底线?”“怎样确定底线?”这样思路就打开了。
二查文体知识是否掌握
高考作文的文体主要有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等。近年来,各种应用类文体逐渐成为考查的主流。以2020年高考为例,全国新高考Ⅱ卷要求围绕《中华地名》写一篇主持词,全国卷Ⅱ要求写一篇演讲稿,全国卷Ⅲ要求“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常见的应用文体主要有书信、演讲稿、发言稿、主持词、倡议书等,这几种应用文体都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格式。如书信一般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构成。演讲稿的结构分为标题、称呼、主体、结尾四个部分。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和结束语组成。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组成。
三查素材积累是否足够
四查时事热点是否熟悉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特别强调价值导向,中学生应具备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作文命题绕不开的主线。2021年高考作文的主题特别突出立德树人主旋律,如:北京卷的“论生逢其时”,旨在引导学生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浙江卷的“得与失”,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得失与人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信只要掌握科学方法,扎扎实实付诸努力,高考作文获得高分不是梦想。
要做“精品菜”不搞“大杂烩”——如何写好多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李群(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材料、引导语、要求。命题人往往会在这三者中,或隐或显地给出某些具体的写作任务,如规定写作内容甚至主题、限定作者或读者身份、提出文体要求等。多重任务的设定,既是防止考生审题时出现重大偏差的重要指引,也体现了考查学生“基于社会情境的阅读、表达与交流能力”的考量。
考生如何才能写好多重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高考作文题目的设计隐含了命题人的诸多考查意图,考场作文不同于在自由状态下的随性而作——可以写自己最想写的题材、最有感触的体会,考生需要与命题人的思维对接,明白命题人的意图,才能准确下笔。
第二,审题要仔细,要审出明确的任务和潜藏的任务,一个都不能少。材料中引导语给出的明确任务,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作文中必须完成。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有一些任务隐藏在材料中,需要考生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能否发现这些隐藏在材料中的任务,正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地方。
第四,写作要生动,以准确清晰、富有魅力的语言把心中的构思表达出来。
下笔行文也有技巧,不仅要写得准确,还要写得有文采,特别是标题、开头、段首、结尾这几个重要的地方,要力争写得出彩、能吸引人。
好作文应展现优秀的思维品质
边建松(作者系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教科处负责人、高级教师)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优秀的高考作文往往体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具体表现在“想准”“想开”“想深”三个方面。
“想深”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作文切忌肤浅、俗常、陈旧,要追求深刻、非凡、新颖。“想不深”,主要是“易得性思维”造成的,即满足于首先想到的东西而没有继续深入想下去。“想深”的方法,就是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就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背后的原因。比如某年高考曾考过一个作文题“圆的联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篮球、足球、太阳、草帽、灯笼等,但这些“易得性思维”显得很狭隘,其实还可以想到树的年轮、深山的水潭、故乡的石拱桥、亲人坟上的花圈、清晨草上的露珠、家中祖传的手镯……这些联想更新颖独特而富于个性,由此再赋予其情感和比喻、象征意义,立意就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