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人民日报9月时评金句摘抄
50句绝绝子
1.行路之难,不在脚下,而在心中。只有挣脱了他人对自己
的束缚、也挣脱了自己对他人的束缚,也许才能大步向前,
踏碎虚妄的模板,找到属于自己的圆满之路。
2.跨界是两个品牌利用优势资源、融合双方元素,共同推出
新产品的一种合作方式。联名是商家对存量用户的唤醒和对
增量用户的拓展。
3.“茶”字拆开,便是人在草木间。于乾坤之大中,得见草木
之青。
4.书香漫“延”奇妙夜,图书馆解锁全新打开方式。网友笑称
“这是一个让人悄悄变厉害的地方”。
5实践表明,找准载体、细处着眼,见人见物见生活,优秀
传统文化才能润物无声、收获实效。
6.实践证明,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
才能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
7.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个个方块字,构筑起穿越古今的文化
长城,让我们至今仍能欣赏唐诗宋词的优美、品味昆曲京剧
的魅力。
8.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
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9.40多年来,每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一句
“起立”。“起立”代表着力量、希望和行动。中国的“起立”,
将由孩子们的“起立”撑起。
10.酸梅汤的再次“翻红”,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保温杯里泡枸
杞,与艾灸、八段锦等广受追捧,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寄托
着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11.躬耕于方寸之间,见得“采菊东篱下”的快适、“篱落疏疏
一径深”的娴静,耕耘在“种花家”的精神世界中占得一席之
地。即便是阳台上的“螺蜘壳里做道场”,也能创造出一份属
于中国人的慰藉与浪漫。
植时刻。
13.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
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
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14.长沙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体现了指点江山的伟人气
概;兰州的“黄河母亲”,象征黄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
孙;深圳的“开荒牛”,彰显着敢闯敢试的特区气质。
15.从洪荒少女傅园慧横空出世,到冰雪公主谷爱凌冬奥走
红,从女排夺冠引发集体共鸣,到乒乓天团成为全民偶
像……近年来,体坛渐成顶流“星工厂”,每逢大赛火出圈,
不是偶“燃”是必然。
比赛本身就是对运动员的最大支持。追逐光、靠近光、成为
光,理智追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17.“那曲高寒,没有夏天,希望老人们的晚年都在春风里。”
当地一位民政干部的话,让人感受到暖意。
18.不积底步,无以至千里。寥寥几条练车道,也是日后纵
横山河、驰骋万里的一个起点。
19.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
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0.天津跳水大爷之所以能够走红,也与天津独特的文化气
质有关。天津具有丰富的海派文化和港口文化,也是当之无
愧的曲艺之乡,形成了率真豪爽、亲切包容、幽默诙谐的地
方性格。
21.互联网时代,借助一项活动、一道美食、一个打卡点火
出圈,甚至成为地方新名片的不在少数。此前西安大唐不夜
城里的“不倒翁小姐姐”、贵州大山深处举办的村BA,以及
级的“顶流”。
22.从“酱香拿铁”品味中国品牌:一个是希望拓展年轻消费群
体的中国传统白酒品牌,一个是正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激烈
竞争、亟待挖掘本土化优势的中国年轻咖啡品牌,二者的结
合,包含了诸多要素的碰撞与融合。这样的“联名”出圈,成
为这个时代无数中国品牌成长、探索、发展的生动注脚。
23.彼处脉动,此处音动;那时声动,此刻心动。循着宇宙
深处的神秘律动,循着文明肇始的远古笛音,人们的好奇心
被打开。
24.探索未知,步履不停,而我们也正在从未知到已知的“解
锁”中,拓宽认知世界的边界,拓展理解宇宙的维度,最终
得以在缝隙中窥见辽阔,在坚持中成就神奇。
25.正如人们所说: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豆檄子”。当山东人吃
豆檄子、江苏人吃毛豆、甘肃吃土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居
民的“菜篮子”才能装进更多幸福与舒心。
26.而守护个人健康、共建健康中国,不仅靠医疗卫生服务
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树立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的“大健康”理念,尽力解开“心结”、减少“身结”,
27.有时候,一件来自子女的衣服,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庇护,
更是呼风唤雨的铠甲,隐藏着为家人实现梦想、弥补遗憾的
“超能力”。
28.”对于青年人来说,生活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
吕;可以追求身边的“小确幸”,也要有家国大情怀。
29.短暂收回追逐远方的目光,我们就会发现,需要点赞、
比心、送花的,从来不只是短视频主播,还有那些沧桑的身
影、温柔的目光。
30.体育搭台,乡土文化和烟火气息在此汇聚,传统的“送文
化下乡”正在变为“育文化在乡”。乡村肥沃的土壤不仅能产
出一饭一蔬,更能滋养活力满满的特色文化、哺育乡村振兴
的精神力量。
31.网络用语是为了在虚拟空间快捷方便轻松交流而产生
的,表达方式可谓“包罗万象”:有眼的笑点、天书般的缩略
语、无厘头的“空耳热词”、玩家才懂的“游戏黑话”、综艺名
32.不需要有什么实用价值,存在着、茂盛着、美好着就可
以是一株大树的意义。
33.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有这样一段旁白:“地铁浓缩了
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
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
34.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淬炼挺拔的精
神,离不开社会的熔炉;增强干事的本领,少不了现实的磨
砺。
35.课本是平面的,而世界立体生动;文字是无声的,而生
活五彩斑斓。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将“有字之书”和“无字
之书”结合起来,在博万物中广其识,在涉世道中明其理,
才能让青年人更好地汲取智慧、丰富思想、淬炼精神。
36.从古代的日辱、水钟,到近现代的怀表、腕表,再到如
异,映射着人类智慧和科技的迭代发展,持续引发我们对时
间、世界、自我的认识与思考。
3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好玩搞怪的喊话视频,还是
主打倾听的心灵树洞,不管是祈求好运的逢考必过,还是释
疑解惑的冥想交流……花样百出的“情绪产品”,让一个人的
精神内耗变成几个人“一起想办法”的情绪开导,不失为快节
奏、高强度的生活之余,人们抚慰身心、愉悦自我、加油充
电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38.初出茅庐而富有活力,状态起伏却坚韧顽强,这大概就
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也是大运会的独特魅力所在。
39.虽然走路如此习焉不察,但以它为基础的运动也被冠以
各式各样的美名。吃完饭走走叫消食,没吃饭走走叫溜达,
如果兴致高昂、一群人健步如飞,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暴走
族”。
40.以“含新量”提升文旅“含金量”。发展中的堵点、痛点、
难点、空白点,都是可以提质增效的发力点。
41.社会大众多一些包容,少按一些“催单”键、让骑手们少一
些慌乱,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彻底扭转外卖骑手屡屡上演“生
死时速”的乱象。
42.大运会的“成都味”,你“尝”到了几种?味道里的麻辣,是
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味道里的鲜香,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力
量。味道里的甜糯,是文脉绵延的厚重底蕴。
43.北京冬奥会搭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大唐芙蓉园的梦回千年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
雍容气度,博鳌亚洲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彰显“天下一家”的中国胸怀……
44.有人如此形容,“装修就像月球,一个坑连着一个坑”。
45.试着放下偏见与敏感,多与自己的父母共同走进大自然,
感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走进博物馆,汲取一
器一物、纵横千年的精神食粮;走进运动场,挥洒意气风发、
拼搏向上的生命力量。
46.愿你历经阴晴圆缺,依旧新月交辉。用一万个日常,搏
一刻热泪盈眶!
47.从八达岭长城到西子湖畔,从北京冬奥会到杭州亚运会,
赛事热情正在转化为全民运动的内在动力。当社交飞盘“飞”
出小众圈,当马拉松火遍大江南北,当冰雪运动走出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