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关于2024高考作文,语文老师们有话说今日聚焦

今年的语文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又毫无悬念的上了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那么今年的题目体现了怎样的命题思想?

考生们应该如何立意?

重点考查考生什么样的素养?

对语文的教学工作,又有怎样的启示?

下面请看看烟台市双语实验高中

语文老师们的浅析~

课标I卷-高考真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一语文组

厉燕老师:

今年的高考作文,深入贯彻落实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精神,聚焦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激发探究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答案与问题”聚焦技术发展背景下“问题”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思路开放、多元。作文题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融合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强化对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考察。

2、体现思辨性,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

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比如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3、贴近学生生活,彰显青春气象。

试题言简意赅,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议题都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写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杨艳芳老师:

这是一道情景化的思辨作文。我们是借助人工智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扼杀我们提出问题的创造和想法。青少年应该尊重问题,在问题中谋求发展,成为一个在问题当中思考成长并且求索的进步青年。

教学启示

1.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化知识的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要引入具体真实的情境,这种情景才能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贴近。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均有设定有活动的情景。教师在情景中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灵活有效的迁移,引导学生在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物到人、由己到人中自由转换、自在应用,从而引领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问题意识,强化思维发散,求异求变,提升思维的创新性,争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训练思维。

董振华老师:

尽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现实中我们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智慧和判断力。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学会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潜能,唯有如此才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无独有偶,四十多年前梁漱鸣先生就提出了一个内核相同的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问题的答案不能向外寻找,而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个人感觉这次的作文题目很接地气。其实每一个对生活、对未来有思考的同学应该都想过类似的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先要把握好“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同时也要拓展视野,引导学生多思考现实。语文学习不仅在书本中,更在生活中。任重而道远,仍需上下求索。

谢伟伟老师:

固本培元抓根基,知识下沉提能力

本次高考作文,是典型思辨类型。既紧扣时事热点,又结合语文特点,围绕新高考的核心素养即学生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认为,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固本培元抓根基,知识下沉提能力。

一是固本培元抓根基。思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这一要求始终贯穿于实践教学中,紧扣教材,把典型篇目有意识的组合起来,让学生有思辨意识,培养思辨思维,养成热爱思辨的习惯。

二是知识下沉提能力。理论的目的是指导实践,从某种角度看,新课标的实质就是“接地气”。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时事热点带入教学,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语文能力。

抓住不变的素养内核,与时代同频共振,让语文教学真正的学有所用,焕发语文的生命力。

唐军燕老师:

2024年高考语文落下帷幕,针对语文教学,我有以下拙见:

2.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做题过程放心你的思维含量,单纯靠记忆得分的题越来越少,题干和答案也越来越灵活,因此,在日常的做题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在讲题的过程中,给学生讲明白思维,让学生不仅知道答案,更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尤其是在考试中面对一些问法很灵活的题干,能快速找到做题思路。

3.语文的提升是语文老师一辈子的事业。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无论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课外的拓展,都是我们要随时汲取的内容,语文老师要像八爪鱼一样,能在教学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找提升,多读书,多观察,格物致知,用心体悟,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输出,才能想到不同的办法帮助不同的孩子提升语文素养。

高二语文组

于琬霖老师:

今年新高考1卷作文,题目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会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首先这个题目结合了当下AI这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让我们的高考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其次这个题目是很据有思辨性的,我们解决问题不等于让问题变少,而是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此展开立论就可以了。确实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问题的产生是不顺其解的,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我们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问题变得更少,科技和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扼杀我们提出问题的创造和想法的。

提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和写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教育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孙雁冰老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然而,解决问题并不等同于让问题变少,因为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当今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我们应以科技为桨,方能渡问题长河。

科技是提升我们解决挑战能力的助力,而非替代我们内心智慧的“启迪之光”。尽管人工智能在处理大量数据和进行逻辑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理解和处理人类情感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在心理咨询领域,人工智能虽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建议和信息,但无法像专业心理咨询师那样,通过深入交流和情感共鸣,帮助人们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一言以蔽之,在某些需要情感理解和人文关怀的领域,人工智能仍然无法替代人类,吾辈青年应直面问题,遇到心理问题,更应注重人与人的心灵交流。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组成的。”科技亦是如此,它们能为人类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减少问题的产生。青年一代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面对问题,并在问题中谋求进步。问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积累经验和技能,还能够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以科技为桨,渡问题长河。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我们应该尊重问题、面对问题,并在问题中不断成长、进步和求索。同时,我们也要擅避科技之弊,保持警惕和理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科技的力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语文组

潘显丽老师:

思辨当道!

新时代,新思想,新科技。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问世。但是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利弊相生,但终归是利大于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很多问题可以解决,但不可避免的又会带来新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何惧问题?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勇于大胆探索并解决问题!

李慧老师:

思维模式训练,反套路化作文的典型例题。

本次作文题目文字简洁,意蕴丰富,在较短的文字当中,能够更多地让学生对特定的现象进行观察,观察和归纳,提出问题能够深入地去论证。其中问题的浅与深其实是很容易得到答案的,也是知识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我们有很多的问题很难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中找到答案,而一些浅问题,则很容易找到答案。它同时可以推动人类更好的向深问题去解决和探索,所以在这个话题当中的二元思辨性也是非常强的。

从本手妙手俗手到好故事,以及今年的互联网背景之下的问题讨论,都在体现着思维能力的提升及思辨能力的增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难度日益增大,也对我们后期的教学有极大的影响和实践支撑方向。

尹思筠老师:

本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句话,聚焦于在科技发展应用的背景下“遇事不决问搜索”这一常见现象;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把话题导入“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材料以问句“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作结,结合引导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知,本题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问题本身回答“是”与“否”,而重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上。

题面文字简洁,指向明确,审题并没有难度;话题发人深省,意蕴丰富,给写作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

比如问题的“多与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迈上新台阶。

又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本题立足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可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

THE END
1.高中作文高中作文网高中作文大全高中作文题目素材作文网高中频道提供高中作文、高中作文大全、高中作文题目、高中作文素材,包含高中优秀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等高中作文,欢迎投稿发表您的作文。http://www.zuowen.com/gaozhong/
2.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物事例1、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http://www.gaokao.com/e/20180927/5bac62c8af477.shtml
3.陕西专升本语文作文素材事理素材6陕西专升本语文作文素材---事理素材6 【教育现象】 1.教育公平 【简介】 9月开学季,又一批新生走入大学校园。据报道,今年有近千名寒门学子圆梦北大、 清华,创近年来新高。过去几年,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和引导教育公平,各高校寒门学子在新生中所占比例有了大幅提升。http://m.xian.offcn.com/html/2024/06/122249.html
4.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作文“人生是旷野河流——目标与...2024山东济宁高三二模作文“人生是旷野、河流——目标与坚持”审题立意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生不是一条轨道,而是一片旷野。 人生是一条河流,顺着河道才能奔向远方的大海。 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http://zy.21cnjy.com/20374058
1.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2022法律知识大全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分值最 大的一道题,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不但要有好的灵感,还需要有好的素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2022,一起来看看吧! 1.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2022 1、苏轼在千年以前就曾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莎士比亚的研究者们也说过、“一千个...http://fw.mwfw.cn/fw/219347.html
2.高考的作文素材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是不是提起作文就头大?如果有不错的作文素材,就好办了!那么,有哪些好的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的作文素材 1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https://www.ruiwen.com/zuowen/gaokaosucai/194591.html
3.高考作文素材合集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避免不了的要写作文吧?别担心,积累一些作文素材,会对写作文非常有帮助!那么,你知道哪些素材才是好用的作文素材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合,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1、有了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 https://www.yuwenmi.com/zw/942547.html
4.高三语文作文范文作文素材大全高中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三语文作文范文 作文素材大全高中 高三作文复习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作,往往费时多效果差。对于提高慢的同学可实行强化修改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作文的.,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高三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8571813.html
5.高三语文作文必备万能素材高考作文高三语文作文必备万能素材 为了方便高三学生写作,小编整理了万能作文素材,供参考写作。 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265713.html
6.作文素材网高中作文素材作文素材积累语文作文素材作文素材网是一个专业的作文收集网站,主要公益提供了作文素材网|高中作文素材,作文素材积累,语文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中考作文素材等内容。http://www.gkjxwyyy.cn/
7.作文素材高三范文6篇(全文)作文素材高三范文(精选6篇) 作文素材高三 第1篇 教育 ☆名言 1.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自传》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e9xrqxo.html
8.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精选6篇)篇2: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 紧扣高中语文课本挖掘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高三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六册教材入手,发动学生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使课本成为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i1cm8ws.html
9.2022高考复习攻略语文:重视阅读研磨真题“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会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信息处理(筛选、提炼、整合、转化、表达等)、审美鉴赏、逻辑思辨、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力度。”泉州一中学府校区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陈以理和泉州市培元中学高三语文组老师金容建议,在备考复习时,考生应立足于课内知识,关注统编版教材,梳理新...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3/14/content_7131582.htm
10.高中作文素材和备考指点高中语文关于"宽容"的作文 素材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中语文关于"宽容"的作文 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宽 容" 素材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https://www.wenshubang.com/zuowensucai/700256.html
11.高三的正确打开方式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华附2022届学生赖运阳今年高考语文138分,他的语文学习经验是,一要注重作文的素材积累,二要练得一手好字。高三时,他在手机上下载了“学习强国”软件,早晚都会在软件上看新闻、阅读领导人讲话以及人物榜样的专栏,并将自己认为对写作有帮助的素材积累、誊抄到笔记本上。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注重看杂志和报...https://edu.southcn.com/node_a61d7f4d71/54019de710.shtml
12.高中语文必修1作文素材整理汇总高中语文必修1作文素材整理汇总 ★必修一★ 第1节 (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https://www.myzxsx.com/h-nd-659.html
13.2024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漫步人生路,回首与远行主题及范文频回首者,恐难远行;不回首者,亦难远行。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https://www.gaokzx.com/c/202312/8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