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日前揭晓。这些当选者虽然工作岗位和领域不同,但做出的成绩、坚持的理想信念,同样触动人心。
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会带给我们感动和鼓舞,对孩子们来说更有榜样意义。对高中生而言,也是值得积累和运用的作文素材。我们特整理出来,请我市多位具有高考作文辅导经验的语文教师点评,一起来看看吧。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樊锦诗,坚守大漠的敦煌学者。1963年北大毕业后,她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得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颁奖词: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名师解读】河科大附中语文教师叶少波:樊锦诗的事迹,可用于论证“坚守初心、坚守理想,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创新”“文化传承”“家国情怀”等论点。
从青春到白发,樊锦诗坚守敦煌,初心不改。类似素材有: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为国防事业奉献一辈子。
樊锦诗一生在敦煌,将文化传承、文明守护的重任扛在肩上,体现的是“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类似素材还有:中国女排在困境中逆袭,将为国争光当作责任。
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英雄归厚土
四川消防队员,在木里森林大火中牺牲的救火英雄!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赶赴一线展开扑救。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困难,每个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明火被扑灭后,消防队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颁奖词: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名师解读】河科大附中语文教师叶少波:木里扑火勇士的事迹,可用来论证“大义”“牺牲”“奉献”等论点。
灾难来临,他们却逆火而行,可论证“心中有大义,生命也可抛”“不为小我安危,心系一方百姓平安”。同类素材还有:张丽莉老师,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挡出一条生命通道等。
他们在险情中捐躯赴难,勇于自我牺牲,可论证牺牲精神的可贵。同类素材还有:危险重重,“排雷英雄”杜富国那一句“你退后,让我来”震撼人心。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顾方舟,护佑中国儿童的糖丸爷爷,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于2019年1月逝世。在疫苗问世后,他和同事们除了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喂自己孩子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发病人数逐年递减,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颁奖词: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名师解读】市一中语文教师王晶晶:顾方舟的事迹,可用于论证“奉献”“舍小我为大我”“创新”“坚守”“执着”等论点。
顾方舟以身试药,甚至让自己的儿子试糖丸,彰显出人民科学家的风范,体现了默默奉献、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同类素材还有樊锦诗、孙家栋、于敏、黄旭华等的故事,比如樊锦诗与丈夫分居19年,长期无暇照顾两个儿子,只为守护敦煌石窟。
研制糖丸时,顾方舟从国家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创造性地改良配方,这是一项创举,体现了大胆创新。同类素材还有直播带货、开辟脱贫攻坚新天地等。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朱丽华,一位热心公益的盲人。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她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办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到目前为止,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373万元。
颁奖词: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名师解读】市回中语文教师崔林波:朱丽华的事迹,可用来证明“大爱、奉献”“奋斗的人生最美丽”“在平凡中绽放光芒,成就伟大”等论点。
因为心有大爱,朱丽华招徒弟一律免费;因为心有大爱,她坚持做慈善,帮助多名孩子圆大学梦……同类素材还有:支教奶奶周秀芳,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为山区孩子点燃了希望之灯。
朱丽华说:“只有奉献,才能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她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同类素材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张富清,深藏功名的老战士。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颁奖词: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名师解读】洛阳一高语文教师李真真:张富清的事迹可用来论证“不忘初心”“不求名利,淡泊自守”“低调做人,默默奉献”“安于平凡,甘于寂寞”等。
张富清九死一生,屡立战功,却毫不张扬。同类素材还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小岛上隐姓埋名30年,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埋首罗布泊28年,李白诗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杜岚、尤端阳,接力守护国旗70年的两任澳门校长。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此后,每年校庆和10月1日国庆濠江中学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濠江中学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在澳门回归后的20年里,每逢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让爱国情怀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颁奖词: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名师解读】市八中语文教师刘晓屏:杜岚、尤端阳的事迹可从三个层面论证爱国:第一层,“让爱国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层,教育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三个层面,爱国主义传承方面,“让爱国精神薪火相传”。
关于爱国,同类素材古有用生命践行爱国理念的屈原、文天祥,今有用行动见证爱国情怀的钱学森、茅以升,有在岗位上诠释爱国精神的科学家于敏、黄旭华,有坚守高原的卓嘎央宗姐妹、守卫海岛的王继才夫妇,有在疫情面前逆行的白衣战士,有为抗疫默默助力的林生斌等普通人。
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伍淑清,为香港发声的爱国人士。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词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2019年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
颁奖词: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名师解读】洛宁一高语文教师辛丽红:伍淑清的事迹,可用于论证“爱国”“商界精英,巾帼不让须眉”“热心公益,促进两岸交流”“明辨是非,敢为真相发声”等。
从北上创业到为香港发声,伍淑清始终爱国爱港。同类素材还有:邵逸夫艰苦创业,却慷慨捐赠,全国各地学校遍布他捐建的大楼。
伍淑清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巾帼不让须眉。同类素材还有: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挑大梁执掌家族企业,独自承担起企业从传统饲料商转型的重任;柳青带领滴滴打车确定行业领先地位;陶华碧白手起家创立“老干妈”品牌等。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颁奖词: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名师解读】洛阳理工附中语文教师魏静:黄文秀的事迹可以论证“榜样在前,青春无悔”“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青年的责任”“人生的选择”等论点。
当前,国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贫困地区对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不忘初心,致力于乡亲们的脱贫攻坚,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最美的情操。同类素材还有:北京大学2017年优秀毕业生黄世芳扎根基层;昆明学院农学毕业生刚满20岁的范祥灵,带领乡亲们种辣椒创业;从淮阳师范毕业后,李灵为留守儿童办起了许湾乡希望小学。学有所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选择。
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潘维廉,30多年中国情缘的美籍教授。1988年,潘维廉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2019年,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颁奖词: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名师解读】市五十九中语文教师赵天性:潘维廉的事迹,可用于论证“不见外”“放下偏见,才没有距离”“因为爱”等论点。
地球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村民,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目前全世界都应该有不见外的境界,共同抗疫,世界才能更美好。同类素材还有: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钟南山院士积极参与国际防疫组织,共同应对全球疫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病毒不分国界,对任何人都是威胁。在一个相互联结的世界,只有其他每一个人都安全了,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人与人,国与国,之所以有隔阂,主要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世界,放下偏见,人与人,国与国,就会融洽和谐。同类素材有:《傲慢与偏见》达西对伊丽莎白有着浓烈的爱,伊丽莎白听信威克姆的谗言,因此一开始拒绝达西的求婚。后来放下偏见,才有情人终成伴侣。
因为有爱,你才会深入了解他每一个细节,你才会看到他点滴的进步,你才会看到他的闪光点。比如恋爱中的男女,父母对子女的爱,好友之间的关怀等。
中国女排为国著功成
颁奖词: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名师解读】洛阳理工附中语文教师魏静:该素材可以论证“同甘共苦,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勤学苦练,勇攀高峰”“不怕困难,创造奇迹”“为国争光,敢于担当”等论点。
女排是一个团队,女排的战绩再一次证明,英雄往往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优秀的团队是英雄产生的土壤,核心人物是团队的灵魂。同类素材还有:随着国内发展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渐扩大,我们涌现出一大批光荣的集体和团队,如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团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团队,战疫英雄钟南山和李兰娟各自的医疗团队等。他们都是中国脊梁,时代楷模,学习榜样。
女排的成功有着深厚的精神土壤,她们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国争光的宗旨,感动、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同类素材还有:张伟丽驰骋擂台,用拳头击败对手为国争光;詹天佑不辱使命,投身铁路事业,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光荣”……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文字由见习记者刘敏记者王晓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