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教辅书的作用。课外辅导书只是对教材的补充与辅助,不能认为教辅书可以代替教科书,更不能因为有了教辅书而丢了教科书。
以课本为主,习题为辅,两者结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初中辅导书
市面上的辅导书五花八门,怎样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呢?
说到底,辅导书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薄弱环节而定。
一般学校老师都会推荐几款辅导书,大家可以优先选择,如果还有余力做更多练习,那么在选择额外的教辅书时,可以大致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01
选择辅导书要有针对性
在学习当中要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知识漏洞,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辅导书。
比如有些同学在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觉得学到的方法虽然多,但是遇到题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那就买专题性质的辅导书。
02
不要盲目的选择辅导书
很多家长看到尖子生买某本辅导书,就给自己的孩子也买。但是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有的同学本身基础并不是很牢固,需要做一些夯实基础知识的课外辅导书,但是如果盲目的选择了提高类甚至是竞赛类辅导书的话,那只能让孩子越学越糊涂,慢慢的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
03
课外辅导书不要买的太多
虽然大多数辅导书都是很不错的,但对于初中的很多学科来说,每个层次大致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把一本书吃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点:理解、掌握和运用。
有时候吃透一本书的效果会比泛泛的做很多本书要好。
04
尽量不要选择太厚的辅导书
很多初中的学生是不太有耐心能把很厚的一本书从头到尾都做完,这种韧劲儿是需要慢慢培养,所以太厚的辅导书会容易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这类书是在理解、掌握了思想后起到一个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缺少某一方面的知识漏洞,需要的不仅是这方面知识的精细讲解,更需要这方面的典型例题来加深对其知识内容的理解。
晓晓君推荐往届中考生常用的几款辅导书,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图片来自百度,图上的年级与学科无特别含义)
《5年中考3年模拟》
《典中点》
《孟建平系列》
《点拨训练》
《尖子生学案》
《零失误全面讲解》
《轻巧夺冠银版》
《教材完全解读》
《北大绿卡》
《最佳学习模式》
《特高级教师点拨》
做过这些练习题的同学反映:
《典中点》题量大,《零失误分层训练》的物理很好,有部分学生不是很喜欢《尖子生学案》,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是没啥好说的,基本人手一本,题目内容基本依靠中考原题和模拟题堆砌,适合应试刷题,内容很多并且难度也并不低,建议有老师指导比较好。
高中辅导书
挑选高中辅导书时有什么窍门呢?
挑选辅导书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需要选择类型,比如有的考生需要知识点归纳方面的,有的考生需要习题较多、较为典型的。
所以,大家在挑选前要先自己罗列一下需要的教辅书类型,在挑选时重点要看辅导书有没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重要例题详解,可选择自己较熟悉的一章查阅,看是否点出了主要知识点、解说是否清晰、习题是否紧扣该知识点,而单纯只有习题的辅导书并不是最好的。
提醒大家,选择教辅书,需满足“三个条件”:和教材同家出版社;与教材配套的地区性权威辅导书;跟教材进度相同的教辅。尽量买大型出版社,或市教研室、教育局出版的辅导书。
每科买多少本最合适?
1—2本即可,宜精不宜多。建议学生买一本教辅书,而有需要的学生可以买一本练习类的参考书,再买一本知识点归纳和方法方面的书。最重要的是,要把选中的一两本教辅书弄懂弄透彻。
高中辅导书基本可分为两种:总结知识点型和刷题型。
总结知识点型
《全国卷满分教程系列》
适合对象:高分和培优的同学。
全国卷网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紧贴全国卷考点的辅导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高考复习讲义》
适合对象:高三一轮复习的孩子。
这本书真的超级厚,但是也特别适合高三第一轮复习。重难点有划分,也有往年高考原题和创新题。
《试题调研》
适合对象:学生基础较为扎实,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拓展。
其中《高中万能解题模版》是很多学生推荐的系列。
《必备题型一千例》
《5年高考3年模拟》
知识技巧讲解较为系统,对于夯实基础有帮助。
刷题型
《金考卷》
适合:学习程度中上,有做题需求,需要培养题感的学生。
有金考卷45套、百校联盟等系列。
《天利38套》
《天利38套》相对来说更注重基础,解析和学法指导比较详细,题目相比金考卷少了原创题目。
《单元滚动复习卷》
这个是单元测试,学过了某个章节之后可以拿来做一下自检,并且它还分为简单和较难两种,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
适合对象:高一高二学习基础知识时配合教材使用
讲的很详细,也有高考题讲析,可以和老师上课内容相结合起来。
《教材全解》
适合对象:高一高二上课的孩子。
《中学教材全解》相对更简单易懂,对于一些知识点讲解也比较全面,但过于传统,创新性不够。天星的《教材帮》算是后起之秀,设计比较好,题比较新,但解读偏难。
下面再推荐两本语文和英语的课外辅导书:
《作文素材》
里面的时事政治热点比较新,解读角度也比较新颖。
典故也十分深刻,没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这种老掉牙的典故。也有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最佳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