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故事]
森林里有只小老鼠,可怜兮兮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动物吃掉。有个法师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后来法师还觉得猫还是很可怜,仍然不能抵挡大动物的侵袭,就又把它变成一只老虎。哪知这只老虎想张口把法师吃掉。法师气愤地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就又把它变回了小老鼠,终于免受被吃掉的后果。
[典故]
1.“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A.黄帝B.尧C.舜D.禹
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分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5.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是
A.《三国演义》B.《封神演义》C.《隋唐演义》D.《西游记》
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国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实行分封制D.盘庚迁都
7.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穆公
8.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9.下列古钱币中属于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是
10.秦末农民战争中,对*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11.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重视人才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设立太学D.削弱封国势力
12.卫青、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
A.漠北地区B.蒙古草原C.河西走廊D.河套地区
1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14.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5.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帛画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长信宫灯D.四羊方尊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①官渡之战②巨鹿之战③淝水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8.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B.洛阳C.开封D.邺城
1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郦道元——《水经注》
C.贾思勰——《齐民要术》D.祖冲之——造纸术
2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作品的称赞
A.王羲之B.顾恺之C.张择端D.赵孟頫
二、识图题(8分)
阅读“丝绸之路”图:
请回答:
(1)请你根据地图说出其主要路线。(4分)
(2)对开通这条路线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2分)
(3)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2分)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5分)
⑴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国家()
⑵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
⑶秦始皇规定以大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⑷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促进文化的发展。()
⑸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四、连线题(8分)
秦末农民战争期间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将下面的人物或事件用线段相连。
成语故事人物或事件
A.指鹿为马①陈胜.吴广
B.揭竿而起②赵高
C.约法三章③刘邦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④项羽
E.四面楚歌⑤鸿门宴
F.破釜沉舟⑥巨鹿之战
G.楚河汉界⑦楚汉之争
H.霸王别姬
五、材料分析题(39分)
1.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2分)
(2)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怀?(2分)
(4)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和这位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得到了世界怎样的认可和评价?(4分)
2.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4分)
(2)它在青铜铸造有什么地位?(2分)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2分)
3.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秦朝时,哪一项重大建筑工程与匈奴有关?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匈奴的首领称为什么?(1分)
说出你所知道的两位匈奴
首领的名字。(4分)
(3)汉武帝时,派两位大将出击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你能说出这两位英雄的名字吗?(4分)
(4)右图描述的故事家喻户晓,你能为图画命个名吗?(2分)
图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2分)
图中的主人公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2345678910
BDDCBABCDB
11121314151617181920
BAADBCCBDA
三、判断题
⑴×⑵×⑶×⑷√⑸√
四、连线题
A②B①C③D⑤E④F⑥G⑦H④
五、材料分析题
1.⑴屈原。《离骚》
⑵战国末期楚国人。“楚辞”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课,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巧妙导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人,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导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种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比如,我每次上历史课时,都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开头,以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当我们学习近代史在讲述英法联军这一内容时,我用法国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侵华罪行的评价故事作为开头,两个强盗到中国偷果实,一个是法兰西,一个是英吉利。同学们就此认真思索着:“法兰西”、“英吉利”两个强盗来中国偷什么果实?从而犯下什么罪行?教师接着说,好!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个内容。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激发出来,听课的热情和专注便由然而生。
二、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平时我们有不少人爱看侦探小说和电视连续剧,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之一是这些作品总是设有悬念,使读者急于了解故事的结局,吸引着读者把小说和电视剧看完。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教师利用这种心理,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教学效果。
佩如,教师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八国联军”是指哪八个国家的军队?统帅是谁?他们在中国犯下了什么罪行?这样学生强烈求知欲使他们急于了解上述问题,对本课学习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不但可以在开课时给学生设置悬念,也可以经常在这节课就为下节课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兴趣,每次讲完课后,都先让学生知道下节课中有哪些“新奇”的东西。如明天准备上《左宗棠》一课时,教师就说,等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课文。你们认识左宗棠吗?见过其图像吗?左宗棠又是怎样的?这样设置悬念,可以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期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可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发掘魅力,引起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本身之中的。教师要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知识本身的魅力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深刻动力。
四、开展竞赛,迸发兴趣
因此,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适机诱导,激发兴趣
适机诱导,讲的是随机应变。教育是非常复杂的,备课时没想到的情况上课经常会发生,这就看教师有没有教育机智,能否灵活机动地、巧妙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引导好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以情激情,唤发兴趣
不同的时代对动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追溯到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其实,也是一味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恰好又是国难当头,许多动画人如万氏兄弟都是典型的左翼分子,他们和连环画的作者也一样,不约而同地创作了许多——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红色题材”的作品。《铁扇公主》、《大闹天空》、《哪吒闹海》这样为数不多的,浩瀚繁复的作品,也只有在集权国家才会诞生——国家动员一切力量把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聚集到一起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现在想来,这种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在中国动画最需要变革的年代,我们却依然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依然把玩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残羹剩饭,却没有意识到此时的环境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1985年开始,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地,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鼹鼠的故事》、《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此时的中国动画,有点像一个惧怕竞争又任性不肯服软的小孩,虽然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但趣味性和娱乐性比较少,况且在引进动画片的冲击下,地位确实遭到威胁。
但也不能说全败,《黑猫警长》、《邋遢大王奇遇记》、《哭鼻子大王》等趣味性动画的推出还是很成功的,但最成功的还是郑渊洁。这位经常在“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出现的“童话大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出道,《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荒诞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十足的趣味,这些都是中国动画十分稀缺的元素,也是郑渊洁最擅长的。可惜的是,孤掌难鸣,仅凭郑渊洁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肩起中国动画的半壁江山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依旧是动画片的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
1991年~2000年
再往后……中国动画开始萎缩了。
如果说白银时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青铜时代则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从黄金跌到白银,主要是缺乏变革,但无论怎样还是诞生了许多精品;而白银到青铜……简直就是崩盘了。别人是朝前走,我们是下坡路——下坡路走起来总是特别的快——刹不住的快。
还是承认我们的失败吧,曾经的动画强国,如今却成了扶不起的刘阿斗。更过分的是,这个“刘阿斗”还狗急跳墙,干起了剽窃的勾当。去年暑期档上映的某国产动画电影——我就不指名点姓了,因为90%以上的内容系抄袭日本动画,说出来太丢人了。都说同行是冤家,但中国动画人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站出来说出另一层隐衷:“假如你是员工,上面让你抄袭某国著名动画你才有钱交房租活命糊口;假如你是老板,有关系能获得所谓的扶持基金而只需要行贿不需要做好粗制滥造;假如你和几个朋友弄了个小工作室,为了生存接活而赶量加工疲惫不堪......我们很容易就抛弃了理想和创造。”
国家当然也看到这一点,所以花大价钱投入动画产业,可是效果却并不尽人意。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但凡国家插手干预一件事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现在的房价,比如当初的动画。我在采访中得知,去年光苏州这个城市一年的动画产量就有两万分钟,可是观众最后能看到的动画有多少?当然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政府,动画人自己的急功近利也是问题,比如报一个《中国五千年成语故事》这类的选题,从选题上就可以看出完全是为了得到某个政府基金。还有很多民间资金观望而不敢投入,即便投入也投入到这样的选题上,为了先申请到一些政府资金而稳住本儿,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市场心态。
“不好啦,灰太狼来啦,大家快跑啊!”“我们应该报答一下灰太狼先生啊!”“村长,不好啦(出事啦)!”“大家快跑啊!”“我有一件礼物要送给灰太狼。”“大家不要着急,看我的!”“灰太狼先生,再见了!”“我有办法了!”“嘻嘻,有办法了!”“大家快跟我来!”
新媒体时代
2001年至今
从黄金跌到青铜,总结原因,大抵两点:内容不好;资金不够。新媒体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国内的新媒体动画作品及其影响,除了羊羊,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动漫形象可能来自网络的比较多,像《兔斯基》,是最典型的新媒体的产品,既不是电影,也不是电视,还有最近的《泡芙小姐》,一集集的动画短剧,这些产品都是从新媒体开始出现的。而且由于“新媒体”的平台和受众人群都相对年轻,思维和想象力比较开阔,又没有太多审查的条条框框,所以才会有《李献计历险记》这样天马行空,飞扬跋扈的作品,后来又被拍成电影,像前面提到的《兔斯基》和《泡芙小姐》也都处在电影的筹备期。新媒体反哺传统媒体,早已不算新鲜事,不信你去看看新闻,有多少资讯是出自微博?
我们传统的产业链是,有了漫画或小说做动画,动画电视有了做电影,现在又追加了一个门槛更低的新媒体。采访中我发现,不管是出版社还是动画制作方,他们对于一个模棱两可的漫画作品的处理方式就是:先放网上,等有了一定影响力和阅读基础,再拿来做,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它已然成为产业链的第一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