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读书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目前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中认为,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文学批评(其批评方法基本上是静态的)或文学史则是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

(2)这里所说的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①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②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3)既然文学作为“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而构成“文学史”这个分支,那么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样作为“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也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而构成“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这两个分支。因此,文艺学的分支应该有五个,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这五个分支建立在一般与特殊、共时与历时这两根交叉的轴线上。

①从一般与特殊这个竖轴线看: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史处在“一般”这一端,因此这两个分支侧重于对文学的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的探讨,主要不以个别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处在“特殊”这一端,因此这三个分支侧重于对个别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解释、分析和评价,着眼于特殊规律的揭示。

②从共时与历时这个横轴线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处在“共时”这一端,因此它们在面对文学这同一客体时,以横向的审视,对文学的要素、结构、逻辑关系、功能、规律等进行分析与综合,一般不研究上述研究对象的历史演进过程与规律;而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处在“历时”这一端,尽管在研究的具体对象上是不同的,但都以纵向追溯它们所关照的问题,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和规律。

(4)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3、文学理论的任务

(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即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2)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作品,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3)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文本、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4)文学作品作为本文如果被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本文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而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5)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它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本质论。

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形态的科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个别理论家杜撰出来的,而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换言之,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所以,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某种文学理论肯定或否定什么作品,赞扬

或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或反对什么文艺趣味,都不能不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因此,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要采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5、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这样一来,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文学理论的认识客体是指文学活动的整体,不同的对象则是研究者凭借独特的视角与方法窥视到的整体中的有限的部分、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等,换言之,同一认识客体是多对象的。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6、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以反映论为基础,即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就是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

(2)文学社会学: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侵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

(3)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是特殊的心理行为。

(4)文学符号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作品则是语言符号的结晶,文学接受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

(5)文学价值学: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文学作品显然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它具有价值。

(6)文学信息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又是特殊的信息系统,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文学接受则是特殊信息的接受,从文学接受再到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

(7)文学文化学: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还可以确立一种把各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

THE END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pdf(71.3M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文艺心理学教程-童庆炳.pdf11.2MB 《文学理论教程 第4版》辅导及习题精解.pdf37.5MB 网站声明 请认真阅读以下说明,您只有在了解并同意该说明后,才可继续访问本站。 1. 全站链接通过程序自动收集互联网公开分享链接,本站不储存、复制、传播任何网盘文件,也不提供下载服务。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aac5417282926e5fc496a52901d0f46f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pptx...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 目录分析 内容摘要 精彩摘录 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笔记教程教材文学理论第版复习名校真题复习笔记习题题真题典型文学第章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形态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7740911.html
3.经典教材解读《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考研图书《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辅导及习题精解》是为了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教材而编写的配套辅导书。 全书总共分为五编十六章。每章的内容分为知识点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习题等。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分析并解决问题。 https://www.kaoyan.com/kaoyan/10/380712/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院老师,陈老师不仅对于课本中的知识点把握准确,而且能结合应试教育有理有据的清晰讲解,让考研路不再曲折。 相关课程 2020考研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名校真题解析及典型题精讲精练 2019考研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http://www.kaoshidian.com/course/4091.html
5.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zip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Textbook Series for 21st Century 文学理论教程 (第五版)副主编 李衍柱曲本陆 曹廷华王一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主编童庆炳参编者(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川北京大学曲本陆辽宁师范大学杜卫杭州师范大学李珺平岭南师范学院李衍柱山东师范大学杨守森山东师范大学...https://www.taodocs.com/p-125225879.html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 考研复习笔记 资料来源:达轩学习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https://www.jianshu.com/p/477cf02a1fe4
1.根据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判断题】根据童庆炳 《 文学理论教程 》 , 欧阳修 的《 画眉鸟 》“ 百啭千声随意移, ... 。始知锁向金笼听 ... 。” 童庆炳以此诗为例是为了阐述审 美情感与理 性认识的“有与无”的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一篇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2ae321b2549c469fa15fc82db00a6cc0.html?fm=bd80e9f49c82f4ed470e735c7c69a6b154
2.文学理论教程2024pdfepubmobi电子书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文学理论教程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在新浪微博上胡乱看。胡乱刷新。刷着刷着,就看到童庆炳老师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ongqingbing 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大一时我学的第一门专业课。一想起这本书。心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26656124
3.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同步辅导习题精练(套装共2册)pdfepub...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同步辅导 习题精练(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也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目前经再修订而形成的第5...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2274734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风格古代文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风格 温馨提示:在浏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风格”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https://www.027art.com/art/gdwx/1691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