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7
(说明文语言类题型)
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卷试炼
中考
中考·题型概述
考什么
(题型特点)
怎么考
(考查方向)
问什么
(常见设问形式)
说明文语言类题型是说明类材料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这种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掌握。其命题角度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二是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以前者据多。
1.选文第×段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2.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3.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或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总结
总结·模板构建
答|题|技|巧
第一步:
审题
第二步:
作答
(看具体题型)
题型2.词语替换。分四步:表态,解释词义,比较替换前后变化,强调。
模板:不能替换。“××”词表……,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换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不符合实际(原意),“××”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题型3.词语删除。分四步:表态,解词、定性,比较删除前后变化,强调。
模板:不能删除。“××”词表……,如果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显得太绝对(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用“××”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题型4.词语好不好(或为什么好)。分三步:解释词语,作用,强调。
模板: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它准确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典型问答』
1.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点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文中“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不能去掉。“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去掉后的意思表达不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2.(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试卷)阅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节选),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