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所刻画出的动物世界正如人类世界一样,动物之间的偏见、种族之间的互相歧视、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动物们为权力所展开的斗争都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主人公朱迪作为一只兔子,没人相信朱迪能成为一名警察,她应该做的是种种胡萝卜卖卖蓝莓;狐狸这一种族也只能是狡诈的代名词;肉食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难以磨平的鸿沟,有时甚至会因为一句话便引起不同阶层之间的盲目对抗,叫嚷着让对方滚出这片乐土。
上面的情景是否觉得熟悉,因为它正是人类社会的投影。而这部电影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故事的展开营造出一个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不分种族地、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乌托邦,这与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所定义的“美国梦”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么洋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以及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正是动物城的魅力之处,动物们纷纷憧憬着在动物城里的美好生活。
故事以一只兔子警察朱迪为主线不断推进,而为什么要以警察形象来塑造兔子朱迪,在我看来,动物城象征着和平,而警察正是这美好设定的维系者。但在这进程中并未一帆风顺,由于副市长绵羊对权力的渴望,谋划了一起哺乳动物失踪案,使得警察兔子朱迪在案件调查中的矛头全部都指向了市长狮子,绵羊副市长便顺水推舟得把这起哺乳动物失踪案成功嫁祸给了市长狮子,逼迫市长狮子下台,自己登上了权力的宝座。表面上兔子朱迪漂亮地完结了一起失踪案,本以为一切就要这样结束了,但兔子朱迪在哺乳动物失踪案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引起了另一场“风波”:食肉动物的天性会使他们对食草动物具有攻击性。这使得整个动物城陷入恐慌,食草动物叫嚣着让食肉动物滚出动物城,种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兔子朱迪才发现自己搞砸了一切,原本和平的动物城陷入一片混乱,对自己极为失望的朱迪重新返回了原来的小镇。
在一日与兔爸的聊天中,兔子朱迪发现原来不是只有食肉动物才有攻击性,而是在“中毒”的情况下,食草动物也同样会攻击其他动物。兔子朱迪凭借着警察的直觉发现之前的哺乳动物失踪案必有蹊跷,于是重新彻查该案,终于揭露了副市长绵羊的真面目。
同样作为一名警察,我对涉及警察题材的电影会相对敏感一些,而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的设定充分体现了警察的职能作用,警察兔子朱迪在调查失踪案时的全力以赴,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面对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种族矛盾中,还原了事实真相,打击了黑恶势力,平息了这场风波,在协调好社会多元利益和解决号社会突出矛盾中尽了她作为一名警察的重要职责,真正维护了动物城的社会公共秩序。
在《疯狂动物城》里,我能重新回味入警时的“初体验”,对作为一名警察的感同身受,而最重要的时这部影片带给观影人传达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积极信息:和平造就伟大,而人民警察正是这和平的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