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反闻自性,入三摩地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次七第二日正月十七日(1953年3月2日)

但是,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过去一切诸佛菩萨,莫不经过多劫修行,才能成功。《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曰:“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光就成功了的。同时他便公开的将他用功的方法讲给我们听。他是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从闻思修,而得耳根圆通,入三摩地。三摩地者,华言正定。故他又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种方法,是以耳根反闻自性,不令六根流于六尘,是要将六根收摄流于法性。故又说:“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又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这意思即是要我们把这反闻的功夫不要滞疑,要渐次增进,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觉所觉空,空觉既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这种境界。既自以反闻闻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灭悉皆灭己,真心方得现前。即是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观世音菩萨到了这种境界,他说:“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我们今天学佛修行,也要这样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贪嗔痴慢等一切众生度尽,证到本来清净的妙觉真心。然后上行下化,如观世音菩萨这样的三十二应,随类化度,才能有力量。所以观世音菩萨,或现童男童女身,化现世间。世人不知观世音菩萨业已成佛,并无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随众生的机而应现的。但世间人一闻观世音菩萨之名,都觉得有爱敬之心。这无非是过去生中持念过他的圣号,八识田中有这种子,乃起现行。故经云:“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THE END
1.自性是什么意思(反闻闻自性是什么意思)自性的意思是:指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佛教里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个心中的太阳。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eMWcjJyeGn.html
2.反闻闻自性的意思就是:你不要闻外面的声尘...来自实相庄严反闻闻自性的意思就是:你不要闻外面的声尘,要闻、要回光返照的意思。就是你这个耳根,耳根不要闻外面的音声,要闻你的不生灭的自性,闻要闻那个没有声音、不生灭的自性,不要闻那个动静——动的音尘或者静的音尘...https://weibo.com/5521130683/Jan1AyxUT
3.学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④"流"是什么呢?流有二意。一。流谓法流。即闻性也。入流者。旋转闻声之闻。反闻自性也。二。流者。注也。顺闻奔声外注。谓之出流。反闻照性内注。谓之入流。二释俱通。 "流"有两种意思。 第一是"法流",也就是"闻性"。所以入流的意思就是"把识别声音的能力转过来,去识别自性",这叫返闻自性。https://lingyinsi.com/detail_13817.html
4.156问:何谓反闻闻自性?答:反闻闻自性是对众生讲的,如果通达了自性,哪有反闻的东西? 去跟来都不可得。反闻闻自性,反流照性,是对众生讲的,解:动、静、根、觉、空、灭。如果大悟见性了,就没有来去、生灭、增减了。 什么叫做反流照性啊?性已经显了,还要照什么呢?本性具足。http://www.fosuoxiangju.com/show.asp?id=1157
5.反闻自性我们都是活在妄识当中的,没有反闻,去闻自性。不管是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它的根在哪里?反闻闻自性,它是闻性的作用。 观世音菩萨称性起智,闻一切音声,不起妄识来分别所闻之声,只是观照能闻之性,这就是反闻闻自性,也叫做回光返照。参究听见声音的是谁?听不见声音的又是谁?究竟是谁呢?就是自...https://www.meipian.cn/4dmm7jx5
6.[楞严经]楞严经讲记卷六名师讲堂而这里是什么闻呢?叫「反闻闻自性」。我这个能闻从哪里来的?这个时候的这个能闻已经变成始觉。这个始觉从何而来的?就是从诸佛菩萨出世,通过这个声尘把这里能闻的闻性引出来,变成了始觉智。虽然变成始觉智,是不是当处出生,不离本处?所以通过这个耳识,通过佛菩萨的开导,知道我这个能闻仍然是空中华,是我的...http://dzgy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027
1.反闻闻自性是什么意思?日记所以,一定不要舍弃凡夫觉知,好像自己起了凡夫觉知,就有什么天大的罪孽,一定要去灭掉它。这是错见。因此,正见不立,悟道无期。最关键的事情,第一步,是树立正见。有了正见,才会有正行。 反闻闻自性的意思,是“见见”,就是感觉“感觉”。也叫做“知知”。这是内心体验上的事情,不是概念,不是推理,不是思维。https://m.douban.com/note/726353695
2.观音诞特辑念观世音菩萨的妙用——诸位高僧大德讲述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的众生呼救的声音。菩萨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失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http://www.wz-cz.com/jlft/33097661.htm
3.中台世界─达磨大师血脉论所谓反闻闻自性,色不是道、声也不是道,修行只是藉色、藉声来返照自心。例如现在师父在讲话,问大众有没有听到声音?大众一定说听到了;现在师父没有讲话,再问大众听到没有?声音已经过去了,所以大众回答没有听到。怎么知道有没有声音?这就是闻性的作用,有声,这个闻性便知道有声;没有声,这个闻性也知道没有声音...https://www.ctworld.org.tw/turn/sutra/077-gb.htm
4.信愿念佛的净土宗(二)持名的殊胜在于自念自听,反闻自性,也可藉此修耳根圆通。《楞严经》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观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有声音无声音都是闻。先用耳根听佛声,以意根或记数或作观想。摄住耳根与意根,其他诸根自然臣服,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https://www.yaoshifamen.cn/h-nd-631.html
5.《六祖坛经释义》夕阳讲解02意思是说,我一直提醒你们,对于真理的追求是摆脱生死,摆脱死亡,但是你们终日只追求福田,只追求来世的福报的话,不求出离生死,摆脱苦海,自性仍然迷惑的话,如何可救呢。即使你有再大的福田,也没有用,你有一天还要面临死亡。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他提醒他的这些门徒,你们各个...https://yishineihua.com/?p=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