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周一篇的频率,为爬友介绍国内外的爬圈咨询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为止,一共发布了122期
【蜥蜴】是传统爬行类5大类里物种数量最为繁多的一类,同时也是爬宠里重要的一大类。对很多新手爬友来说,龟有些普通,蛇过于神秘,鳄鱼难免令人恐惧,而喙头蜥听着更像传说的物种,所以【蜥蜴类】是一个新手入坑的好选择。
注:这里的蜥蜴是指生物学上的概念,不光是通常所说的真·蜥蜴类,也包括【守宫】以及【石龙子】等。
食虫类
食虫类的蜥蜴主要以昆虫为食,在野外环境下昆虫数量庞大,捕食它们相对不花费太多力气,所以很多蜥蜴都会选择以昆虫为食,包括守宫类、避役类、石龙子类、正蜥类等绝大部分蜥蜴。
食虫类代表蜥蜴:豹纹守宫
豹纹守宫就是最常见的食虫蜥蜴,饲料只需要昆虫配合钙粉等就可以活得很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豹纹守宫吃多了蟋蟀,它们会开始拒食其他饲料昆虫。
优点:食虫类的蜥蜴在宠物里种类繁多,从日行到夜行的都有,大多不是保育,易于新手选择。昆虫饲料便宜又容易获得,是最常见的饲料。
缺点:喂食昆虫的蜥蜴本身一般喜欢活食,所以饲主不但要饲养蜥蜴,还在饲养其饲料,这对于新手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很多人不怕蜥蜴,但怕活虫,需要饲主克服对蠕动虫群的恐惧。
注:昆虫饲料一般是活食喂食,有一些凶猛的大麦虫、蟋蟀有一定几率会反咬宠物。
食肉类
实际上我以前一直觉得把食肉类和食虫类的动物分开有所疑惑,因为食肉类对应的是食草类,而昆虫肯定不能算素食吧,所以食虫应该算是食肉的下级分类而不是并列才对(虽然现在食虫动物已经没了)
比如像蓝鲸这样以磷虾为主食的物种很明显是吃荤的,但是却不算一般意义上的食肉动物。所以这里的食肉类沿用了传统意义上的,就是能捕食相对较大肉类的蜥蜴。
食肉类代表蜥蜴:大型巨蜥类
巨蜥里的大型蜥蜴在人工饲养下主要以肉类喂食,但是在野外由于食物来之不易,巨蜥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捕杀到的东西,包括昆虫,鱼类,动物尸体,甚至同类。
注:不过以前最常见的宠物巨蜥平原巨蜥其实应该算是食虫类蜥蜴,以肉为主食寿命会大大缩短。
优点:肉类(鸡肉、鱼肉、牛肉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之一,比昆虫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易于保存(指冻在冰箱里),当然你要是喂老鼠当我没说。
缺点:肉食性的蜥蜴一般体型较大,食量惊人,所以饲料费用上也相对更加昂贵。而且吃肉的蜥蜴排泄物味道远大于其他,每次铲屎都是痛苦的回忆。
更大的缺点:巨蜥类在我国都是保育动物,一般无法合法饲养。
植食性
植食性又叫食草类,不过由于草(植物茎杆)富含纤维素,不但难以消化而且营养极低,所以真正完全吃草的动物在整个自然界里都非常少见,貌似只有某些哺乳动物和昆虫?其他的所谓食草动物都是主要以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或者花蜜等部分为食的,蜥蜴也是如此。
代表蜥蜴:绿鬣蜥,王者蜥
绿鬣蜥以前是宠物市场上最常见的植食性蜥蜴,以各种水果蔬菜为食。虽然是植食性,但是幼年绿鬣蜥很喜欢吃昆虫,有时候饲主甚至要有意控制昆虫的量防止上瘾。成年后一般完全吃素食。
优点:虽然可能与事实不符,但是植食性的动物通常会让人感觉更加温顺亲人,使之比肉食性蜥蜴更容易让常人接受。而且蔬菜价格比起肉类低廉。
杂食性
杂食性顾名思义就是荤素通吃的动物。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草动物都被发现有吃肉的行为,比如牛羊马兔等都被发现过吃肉,河马更是被爆出会捕食羚羊而直接从草食变成杂食动物。所以这里说的杂食性是指吃荤素相对比较均衡的。
代表蜥蜴:蓝舌石龙子、鬃狮蜥、睫角守宫
蓝舌石龙子以食性可荤可素,甚至可以吃狗粮而闻名爬圈。虽然现在普遍认为狗粮的油性过高不适合长期食用,但是蓝舌的这一行为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蜥蜴只能吃天然食物的认知,也为后续各种人造蜥蜴粮食打开了大门。
和蓝舌石龙子可以荤素摇摆不同,鬃狮蜥如果只吃一类食物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混合喂食,在幼年更偏向虫子,成年更偏向素菜即可。睫角守宫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可以只吃果泥,但是个体明显不如混吃蟋蟀的个体强壮。
优点:杂食性的蜥蜴食性广泛,有利于饲主自由选择。杂食还有利于它们吃各种人造食物,如睫角果泥,蓝舌粮等。类似于人们吃的方便面这样,只需要加水即可喂食,比起其他食物来说可以是异常方便。对于怕活虫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缺点:暂时没想到~最适合当宠物的蜥蜴类群了。
特殊食性
特殊食性是指那些食性特化的动物。其实在自然界里,特殊食性是相对比较少见的,很明显拥有广阔食谱的动物更容易在残酷的自然中竞争生存。
但由于某种原因,有些动物偏偏选择了这条路,它们往往有为了捕食而特化的身体特征。如食鱼鳄细长的嘴专门为了捕鱼,眼镜王蛇也演化出了抗蛇毒性,而在蜥蜴中也不乏这类强者。
代表蜥蜴:秘鲁鳄蜥
秘鲁鳄蜥又叫闪光蜥,算是宠物蜥蜴里的神物之一了。虽然秘鲁鳄蜥理论上不会放过任何能抓到的小鱼小虾,但是它不管在野生环境还是人工饲养下都主要以螺类为食的,因此也算特殊食性。
在原产地秘鲁鳄蜥的主要食物是苹果螺科的螺类,我国臭名昭著的入侵种福寿螺就是其中的一员。如果你掰开秘鲁鳄蜥的大嘴,会发现里面不是尖利的牙齿而是更像是一排圆滑的卵石,这是秘鲁鳄蜥为了磨碎坚硬的螺壳而特化的牙。(咬太多被磨圆了?)
优点:拥有特化食性的动物一般总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让人更加有饲养的欲望。就秘鲁鳄蜥而言,其漂亮的颜色外表真的让人梦寐以求。(保育警告)
缺点:特化的食物相对普通食物比较难找和加工处理,饲养环境可能也不同于一般宠物需要下功夫。就秘鲁鳄蜥而言,如果你找不到稳定的螺类供应,可以选择喂食白玉蜗牛。
蜥蜴演化出来千变万化的食性,只为了在残酷的自然里存活下来~
你还知道什么特殊食性的蜥蜴嘛?可以在下方留言给我们~
其他趣闻
滑稽野生动物拍摄大赛2016年冠军照片欣赏
图片来自www.comedywildlifephoto.com
“天使熊”
你好!
我是指挥家
熊之耻
进化论
脚滑的狐狸
喂,别拍了!
蜥蜴——民族英雄
打个哈欠
禁止超速
我的晚餐!
我没有鸽,我在路上
港台国外爬圈
南美巨河龟孵化潮景象如「乌龟海啸」
2020.12.16,公视新闻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费拉拉指出:「大规模分娩时就会出现幼龟同时大量出生的情况,小乌龟就可以一起前往河中,在这段步行过程,一起孵化的幼龟越多,生存机率就越高,被掠食者吃掉的机率也减少。」
动保人士指出,这一批南美巨河龟「婴儿潮」数量庞大,首日就孵化出7万1千只,隔几天又添加2万1千只生力军,总共9万2千只幼龟。小乌龟从沙坑爬出来时,模样可爱疗愈,不过别看它们现在个头小小的,成年龟最大可长到背甲长超过100公分、体重重达90公斤。
南美巨河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淡水龟,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一带。它们是草食性动物,觅食时会协助散播植物种子,促进沿岸植被再生。但在人类盗猎取卵下,数量迅速减少。动保团体会持续监控南美巨河龟,了解何种环境跟因素促成大规模分娩,以创造更有利它们繁殖的环境。
新物种发现——1蛙2守宫
柬埔寨的森林溪流中发现新种大头蛙,种加词“fastigatus”象征尖锐的意思。代表这个物种有长着尖锐的牙齿。
新发现的守宫属于叶尾守宫家族,它们都顶尖拟态者,可以在保育范围内。
新叶尾守宫的发现地在马达加斯加北部,两种的学名分别是Uroplatusfivehy和Uroplatusfangorn。“fivehy”代表′′划桨′′,指的应该是尾巴形态。“Fangorn”代表′′树胡子′′,这个词语来自魔戒的树人。目前,在保育目录里还没有列出这两个新种。
#马岛真是一块物种保地,多少特有物种都出自这里。
生态办公桌
很久前设计的一个生态缸造景。即使放在现在看还有拥有震撼的观赏效果。只是在这样的办公桌前,集中注意力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