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4.12
整理|年牧(历史研习社社员)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是由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发展而来的新数据库。“其著录了三十余家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数据达两万多条,并配有一万四千余幅书影。其收录范围包括了包括清乾隆六十年(1796年)以前在中国印刷或抄寫的中文古籍,不过属于日本、朝鲜等非中国境内印制的中文古籍,或满文、蒙文、藏文等非中文古籍(包括中文与其他语言合璧的文献),均不属于这个范围。”
中文善本古籍特藏数据库的特点便是其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给国家图书馆,可按照书名、著者、出版信息、分类等多维度进行检索和分类浏览,书目信息为中英文对照。并且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资料了解到“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特藏资源库”首批发布的中文古籍善本及齐如山专藏共204种。小编也在数据库中看到了许多书籍,包括了《十三经注疏》、《春秋三書》等资源。
古代典籍数据库是小编最为喜欢的数据库之一,其包括历史、群经、诸子、文学四大类,基本囊括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典。就历史类来说就包括了例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明史》《清史稿》等书籍的在线阅读,方便又快捷。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全文影像数据库“是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4000余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国图网站上面向读者提供服务。其中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创办至今已近七十年,在此期间,研究所陆续积累了不少中国古籍。其中包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的旧藏以及大木幹一、长泽规矩也、仓石武四郎等各具特色的个人收藏。这些藏书绝大部分都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购买的。”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库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之用,不允许作任何商业之用。对这方面有所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一下哦。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据库是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项目的重要成果,其将陆续发布全国古籍影像。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善本”是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并且广泛地继承了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其也包括了宋元旧椠、明清精刻、名刊名抄、名家校跋、古代戏曲小说、方志家谱等方面的资源。
▲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
▲民国期刊资源库
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资源库包括了民国图书63000余种全文影像资源,而民国期刊的资源库则是以馆藏民国期刊的缩微胶片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建设的数据库,并且其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近600万拍缩微胶片的数字转换。对民国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一下。
“明清实录数据库内容丰富,其不仅包括了明代官修的太祖至熹宗的十三朝实录,以及后人补辑的崇祯朝实录,一共有14种2923卷,还包括了清代官修的满洲实录和太祖至德宗的十一朝实录,以及后世补纂的宣统政纪,一共有13种4433卷。”对于明清历史资料的查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进行查找。
前尘旧影资源库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旧照片7000余种10万余张,真实地记录了过去岁月中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和建筑服饰等,通过这些图像资料,读者可从中解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实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敦煌文献数据库“一共选流散英、法、俄等国的具有研究前景的汉文文献3000件,分为佛书编、遗书编和文书编。佛书编收录佛教经、律、论、疏释、赞文、陀罗尼、发愿文、启请文、忏悔文、祭文、僧传、经目等写本1000件,遗书编收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及道经、变文写本500件,文书编收录律、令、符、牒、状、帖、榜文、判辞、过所、公验、告身、籍帐等官文书,契券、社司转帖、帐历、书牍、分产等私文书,僧官告身、度牒、戒牒、僧尼籍、转经历、追福疏、诸色入破历、器物名籍等寺院文书共1500件。”对敦煌以及敦煌文献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
当然,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及资源库远远不止这十个,小编仅仅列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很棒的数据库资源库等有待大家挖掘,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