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磁学的发展史,看这篇文章就一目了然了!

导读:本文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物理宇宙科普书籍《变化》。旨在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识。

接下来看看电磁相互作用。虽然不是一个理科生,但是对于电磁学的发展史,每每读来,便心潮澎湃。我要用比较多的字,来说说她的发展史。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磨灭伟绩!!

灵遁者物理宇宙科普书籍《变化》在灵遁者淘宝有。

1720年,英国牧师格雷研究了电的传导现象,发现了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同时也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1733年,杜菲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称为松脂电和玻璃电,即现在的负电和正电。他还总结出静电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图1)的穆欣布罗克和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了一种能存储电荷的装置——莱顿瓶,它和起电机一样,意义重大,为电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工具。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777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研究毛发和金属丝的扭转弹性而发明了扭秤,如图2所示。1785-1786年,他用这种扭秤测量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且从牛顿的万有引力规律得到启发,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平反成反比的规律,后来被称为库仑定律【数学表达式: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

说到这里,我要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卡文迪许。我是在学习牛顿万有引力时候知道这个人的。牛顿万有引力中的引力常量G,就是他测量的。当时我就想,如果让我测量,我估计是束手无策的。而卡文迪许巧妙的利用扭秤实验完成了。而在这里要提到他,是因为他比库伦早12年发现库伦定律。只是他没有将自己的研究手稿发表。而且据说他终身未婚。也算是科学史上的奇人。他也是我的偶像!

在早期的电磁学研究中,还值得提到的一个科学家是大家都已经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学过的欧姆定律【标准式:

。即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创立者-欧姆。

欧姆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电动势,并且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实验中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八根铜导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欧姆定律。这个结果发表于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关于电路的数学研究》,给出了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在这之前的1820年间,奥斯特在给学生讲课时,意外地发现了电流的小磁针偏转的现象。其实验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导线通电流时,小磁针产生了偏转。这个消息传到巴黎后,启发了法国物理学家安培。

他思考,既然磁与磁之间、电流与磁之间都有作用力,那么电流与电流之间是否也存在作用力呢?他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几天后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磁针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就是大家在高中学习过的右手定则。

再一周后,他向科学院提交了第二篇论文,在该文中,他讨论了平行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同时,他还发现如果给两个螺线管通电流,它们就会象两个条形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或者排斥。

1822年,安培在实验的基础上,以严密数学形式表述了电流产生磁力的基本定律,即安培定律。安培通过研究电流和磁铁的磁力情况,他认为磁铁的磁力在本质上和电流的磁力是一样的,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如图5所示,该假说认为在物体内部的每个微粒都有一个环形电流,它们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小磁针,当这些小磁针的磁性排列一致时,就体现出宏观磁性。这一假说在当时不被人们看重,一直到了70年后人们才真的发现了这种带电粒子,证明了安培假说的正确性。

既然电流有磁效应,那么磁是否也会有电流效应呢?根据物理的相互作用原理,这个结果应该是显然的,因此不少人为此做了很多实验,试图发现磁的电流效应。但是这个现象直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10多年后,才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发现。

法拉第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1791年9月生在一个手工工人家庭,家里人没有特别的文化,而且颇为贫穷。法拉第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法拉第小时候受到的学校教育是很差的。十三岁时,他就到一家装订和出售书籍兼营文具生意的铺子里当了学徒。但与众不同的是他除了装订书籍外,还经常阅读它们。他的老板也鼓励他,有一位顾客还送给了他一些听伦敦皇家学院讲演的听讲证。

1812年冬季一天,正当拿破仑的军队在俄罗斯平原上遭到溃败的时候,一位二十一岁的青年人来到了伦敦皇家学院,他要求和著名的院长戴维见面谈话。作为自荐书,他带来了一本簿子,里面是他听戴维讲演时记下的笔记。这本簿子装订得整齐美观,这位青年给戴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戴维正好缺少一位助手,不久他就雇用了这位申请者,从此,法拉第开始步入科学的殿堂。

法拉第是一个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在电磁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就是现在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并且他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概念。前面提到的安培和奥斯特等人的工作说明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比他们前进了一大步。他用实验证明了电不仅可以转化为磁,磁也同样可以转变为电。运动中的电能感应出磁,同样运动中的磁也能感应出电。

法拉第的发现为大规模利用电力提供了基础,后来人们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造了感应发电机,从此蒸气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1831年,法拉第用铁粉做实验,形象地证明了磁力线的存在。他指出,这种力线不是几何的,而是一种具有物理性质的客观存在。从这个实验说明,电荷或者磁极周围空间并不是以前那样认为是一无所有的、空虚的,而是充满了向各个方向散发的这种力线。他把这种力线存在的空间称之为场,各种力就是通过这种场进行传递的。

法拉第将他的一生所做的实验进行了总结,写出了《电学实验研究》。由于法拉第基本上不懂数学,在这部著作中人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数学公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只是一本关于电磁学的实验报告。但是,正是因为他不懂数学,他才不得不想尽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高深的物理规律,才有力线和场这样简明而优美的概念。

法拉第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科普演讲家。他的这个不懂数学的缺陷恰好被他的后来者麦克斯韦所弥补,建立了完美的电磁学理论。

同时,法拉第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几何学和空间上的洞察力。他的善于持久思考的能力,正好补偿了他数学上的不足。

在他留下来的笔记中,有下面一段话:“我一直冥思苦索什么是使哲学家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勤奋和坚韧精神加上良好的感觉能力和机智吗?……但是,我长期以来为我们实验室寻找天才却从未找到过。不过我看到了许多人,如果他们真能严格要求自己,我想他们已成为有成就的实验哲学家了。”

【麦克斯韦】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人,便是天才的麦克斯韦了。麦克斯韦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名门望族。他从小便显露出出色的数学才能。他在14岁就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数学论文,获得了爱丁堡学院的数学奖。后来,麦克斯韦给英国皇家学会送去了两篇论文,但是皇家学会以“不适宜一个穿夹克的小孩登上这里的讲台”为理由让别人代为宣读论文。1850年,麦克斯韦考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攻数学和物理。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71年回到了母校担任实验物理教授。

法拉第精于实验研究,而麦克斯韦擅长于理论分析概括,他们相辅相成,导致了科学上的重大突破。1855年,24岁的麦克斯韦发表了他的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对法拉第的力线概念进行了数学分析。1862年,他继续发表了《论物理的力线》。在这篇论文中,他不但解释了法拉第的实验研究结果,而且还发展了法拉第的场的思想,提出了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初步提出了完整的电磁学理论。

1873年,麦克斯韦完成了电磁理论的经典著作《电磁学通论》,建立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以非常优美简洁的数学语言概括了全部电磁现象。这一方程组有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其积分形式有四个等式组成。

麦克斯韦方程组把电荷、电流、磁场和电场的变化用数学公式全部统一起来了。从该方程组可以知道,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它们将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如图8所示,因此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推导出电磁波传播速度就是光速,因此他也同时说明了光波就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这样,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就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电磁学通论》的科学价值可以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

通过麦克斯韦的科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作用。麦克斯韦精通数学,他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把实验结果升华为理论,用数学完美的形式使得法拉第的实验结果更加和谐美丽,显示了数学的巨大威力。

由于没有实验的验证,麦克斯韦理论当时得不到大多数科学家的理解。物理学家劳厄说:“象赫尔姆赫兹和玻尔兹曼这样有异常才能的人为了理解它也需要花几年的力气。”因此,支持他理论的科学家就更加少了。

1883年,赫兹注意到一个有关的新研究,有人提出,如果电磁波存在,那么莱顿瓶在振荡放电的时候,应该产生电磁波。1886年,赫兹在进行放电实验时,发现近傍一个没有闭和的线圈也出现了火花,他得到启发,很快制出了可以检测电磁波的电波环。电波环的结构非常简单,在一根弯成环状的粗铜线两端,安上两个金属球,小球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赫兹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不断改变实验设计和装置,反复调整实验仪器。终于观察到,调节电波环的两个金属球之间的间隙,当感应圈两极的金属球之间有火花跳过时,可以使在电波环的间隙处也有火花跳过,这样,他就终于检测到了电磁波。

现在我们深深的知道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这个理论支配着一切宏观电磁现象(包括静电、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路、电磁波等等),而且在于它将光学现象统一在这个理论框架之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思想。麦克斯韦理论也是把电磁学和量子学结合起来的桥梁。

这就是电磁学的发展史,像故事,像战争,像歌曲……总之喜欢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这些描述很无聊,很平淡。甚至会觉得很美,也是心中的女神一般。还总是出现在梦里。

THE END
1.物理学的发展史物理学的发展史雨润静荷 2023-9-1 能源科技物质探 秘无线电力传输:科学家试用微波传输太阳能美国将研制世界最大太阳能墙核聚变——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我国建成首座高温气冷堆人类将优先开发的五种新能源让人体温度来发电法国人用草发电法我国初步掌握人工引发雷电技术 日本将开发太阳能发电新技术 “上帝的粒子”...https://m.edu.iask.sina.com.cn/jy/fbZOalGNJ1.html
2.物理学发展史概述.pdf物理学发展史概述.pdf 搜索文档名称:物理学发展史概述.pdf 格式:pdf 大小:0.87MB 总页数:11发布时间:2017-06-28发布于天津 上传者:tangtianbao1下载源文档需要:99金币阅读: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0628/118606051.shtm
3.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7534513103 出版年:1992 作者:马文蔚 学科:物理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在架上53.04/444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在架上53.04/444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6d0f72ee4ef822f34e4ed0e6c76918eb
4.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在上文《真空里有什么——一部粒子物理发展史(上)》,我们用“真空显微镜”看到了原子,又打破原子看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以及质子和中子相互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中微子。那把这些粒子剔除,剩下的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真空”呢? 今天,让我们再次拿起真空显微镜,继续探索真空里的奥秘。 https://www.cpsjournals.cn/index/news/detail/41464
5.《物理学史》读书笔记莆田一中陈青妹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向着物质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探索物质世界及其运...http://fjptyz.com/zt/dfzfrmp/jyky/20211027/00104.shtml
1.物理学发展史(豆瓣)物理学发展史的创作者 ··· 乔治·伽莫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作者乔治·伽莫夫,美籍俄人。曾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任教,从1956年期担任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教授。1968年去世。 喜欢读"物理学发展史"的人也喜欢 ··· 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 7.2 星系动力学 8.8 基本粒子物理学史 8.8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4801/
2.物理学发展史(精选十篇)物理学发展史 篇1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哪里有人类活动, 哪里就有物理学文化气息。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一次次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飞跃。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f3i7xw.html
3.物理学发展历史和核心定理公式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和核心定理公式,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精妙理论,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读者梳理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果。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2033549
4.物理学发展简史资源描述: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主题一 物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 1、古典物理学廿世纪以前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古典物理学,以巨观的角度研究物理,可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主要分支。 2、近代物理学廿世纪以后1900年卜朗克提出量子论后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近代物理学...https://m.mayiwenku.com/p-46460205.html
5.新课标高考物理学史高三物理物理频道15、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提出电磁波理论的科学家和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 A、法拉第 爱因斯坦 B、麦克斯韦 赫兹 C、惠更斯 牛顿 D、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16、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https://znzx.csedu.gov.cn/zyzx/wlpd/gswl/content_114371
6.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0篇)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还结合了生活实际,只可惜我看完了全书还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最软最软的物理书。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 《物理学史》由金刚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发展的梗概,分为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https://www.ruiwen.com/word/wulishujidushuxindetihui.html
7.十四位医生对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贡献翻阅物理学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曾有不少医生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这些人都在医学院学习过,多数人还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但是后来他们或者成为专业的物理学家,或者在从事医学研究的同时,又醉心于物理学的某个领域,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https://worldscience.cn/c/1997-07-26/630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