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养宠人的占比越来越多,无论是猫猫、狗狗、还是小鸟小鱼,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成了大家闲暇之余的乐趣。
我们小区每到傍晚,就会有许多出门遛狗的人,金毛、泰迪、阿拉斯加、哈士奇等等,各种常见品种都有。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遛狗中的年轻女性一般都是养的大型犬,而且大部分都是公狗。
这种现象并不止出现在我们小区,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饭,离开的时候,路上也遇到了3、4波年轻姑娘溜狗。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女生都比较喜欢养大型公狗呢?印象中,不是应该更多养小型狗或者小猫这类小巧袖珍可爱的动物吗?
其实,这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心理学小知识。
安全感
在外工作或独居、合租的年轻女性,在自身安全方面,肯定不如多人或在家中一样。
近年来,各种夜晚女性遭遇危险的新闻层出不穷,再加上女性身体的构造决定了在危险中,大概率处于危险地位中。
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无论是独居或者夜晚外出,大型宠物的威慑力,就成为了她们的优先选择。
这种现象反应一种心理学理论,这就是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安全感与依恋理论。
大型公狗不仅体型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警惕性和攻击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主人遇到危险时提供保护。
这种安全感有助于减轻女性在独居生活中的不安和恐惧。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年轻的女性,她叫张悦,因为大学在外地,所以最后的工作也选在了读书的那座城市,
出门在外,初入职场的她,为了生活和房租,不得不妥协,选择了离公司20分钟步行路程的合租房。又因为自己经常加班,每次下班都比较晚。
担心自身安全的张悦,跟合租室友以及房东沟通后,选择养了一只金毛。又因为她家在3楼,楼层不高,狗狗出入也很方便,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以及熟悉,她的狗狗已经能在听见张悦的信号后,独自开门下楼迎接她。这让张悦在深夜加班后,安心了不少。
还有一次是张悦回家后,睡到半夜,突然被狗狗的动静惊醒,仔细一听,能听见大门口传来的脚步声,这不禁让张悦紧张了起来,
当门外的人试图开锁进入时,金毛立刻发出警告声,吓得那个人落荒而逃。从那以后,张悦感到更加安心,不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养大型公狗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年轻女性的自身安全外,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
当代的年轻人,在工作和家庭方面,更侧重自己的事业,反而对恋爱、结婚这类需求不大。
但是人作为一种需要情绪价值抚慰的生物,日常中是离不正向情绪价值的反馈的。
宠物可以为人们提供无条件的爱和陪伴,从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所以宠物渐渐的就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在与主人独处的时候,为主人提供正向的情绪抚慰,向主人反馈能量,治愈内心。
特别是在单身女性中,宠物可以成为她们重要的情感支柱,缓解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情绪价值指的是个体从家人、朋友或其他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
宠物虽然不是人类,但它们能够通过陪伴和互动提供类似的社会支持,帮助主人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养宠物来排解自己的焦虑、难过等负面情绪。
而大型公狗在情绪价值的基础上,还能给年轻女性带来安全感,双重考虑下,就造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喜欢养大型公狗的现象。
而且养狗还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锻炼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毕竟养狗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动,特别是大型犬,食量大、运动需求也大。
每天的喂食以及遛狗锻炼,对于单身女性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了。
王莉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经常在家办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很少有机会与人面对面交流,感到非常孤独,
当时我建议她可以养一只宠物,来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扩大一下社交圈。于是,她决定养一只拉布拉多犬。
这只拉布拉多犬非常活泼,喜欢与人互动。王莉每天都会带它出去散步,参加一些狗狗聚会。
通过这些活动,她结识了许多同样喜欢养宠物的朋友,社交圈子也扩大了不少。
年轻的单身女性养大型犬,不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安全考虑,更多的还是因为孤独感,在宠物身上寻求情绪价值。
每个在外打拼事业的女生,其实都希望自己能够轻松快乐的度过每一天,不想被繁杂的工作禁锢,养狗正是一种合理又极优的途径。
每当感到压力大或情绪低落时,这些可爱的宠物总能给大家带来安慰和支持。特别是当自己独自在家时,有了猫猫狗狗的陪伴就能让人感到不那么孤单。
但宠物不是玩物,不能肆意的打骂丢弃,希望每位养宠人都能够合理温柔的善待,给与自己陪伴的小可爱,
除了享受宠物提供的情绪价值之外,也要负担起照顾它们的责任。祝愿大家都能够收获独属于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