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市街,扬州老城南北方向的一条市井旧街。岁月流逝,昔日的车水马龙已不再。2012年初,街上来了一帮自主创业的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开了一个个有特色、有文化、有创意的小店,让古老的皮市街有了青春的色彩。19日,记者走进了皮市街,走进那些青春小店。
被这里的古朴之味吸引
一群80、90后来到皮市街开店
王军以及他的边城书店,应该算是皮市街特色小店的老大哥。1980年出生的王军,来自安徽,大学毕业后去过很多地方,也从事过很多工作。2008年2月,他选择了留在扬州,开了一家小书店。2012年,书店搬到皮市街的大芝麻巷,今年6月,在皮市街上,王军租了一个店面。
如果按年龄排序,下面要数“君雅连环画书屋”的王贻丹。王贻丹1982年出生。他的书屋从热闹非凡的东关街迁到皮市街才一月有余。“如逸”文玩店的两个合伙人陆广飞和蔡艳婕,都出生于1984年。“浮生记”书吧店主杭树志,也是一位80后,相比后来进皮市街开店的年轻人,他家的店出现皮市街面上最早。“老友记”西餐厅是一对生于1988年的情侣开的。两个人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开了这家店。老板小张既是大厨,又是洗碗工。老板娘小吴,则管饮品调制及前台招呼。
小舍艺术客栈,名副其实是一家小小的很有味道的主题客栈。小舍的合伙人之一刘胡玲微博叫“扬州小玲玲”,是一个美丽的90后女孩。她曾是一位备受儿童欢迎的幼儿园教师,因为喜欢皮市街的古朴之味,闲暇时经常来小舍喝茶、聊天、看电影,外加帮帮忙。今年6月底,小玲玲终于决定一心不再二用,辞了工作,成为小舍的合伙人。
“猫说慢生活馆”的店主是1993年出生、扎着小辫的大男孩张顺。与他同龄的陈昊文的“firstkitchen”(中文意思第一厨房)咖啡馆,目前正在紧张装修。据他的妈妈朱玲介绍,咖啡馆的每一块瓷砖,每一根木头,都是陈昊文自己选择,有的还是自己动手做的。
据介绍,有几个台湾的80后,也有打算在此开店,店面已经租了下来。
这群80、90后的年轻人,将皮市街作为梦想开始的地方,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打开一方属于他们的世界。
没有夸张的店招和华贵的大门
特色小店颠覆传统,安安静静
皮市街这两三年冒出的这家店,颠覆了传统的开店理念。光看他们的店名,“浮生记”、“猫说”、“老友记”……你首先不以为这是一家“店”,然后也猜不出来这是一家经营什么的“店”。他们没有张扬、夸张的店招,没有招徕顾客的高音喇叭,店门也不是沉重的玻璃门或其他华贵的金属门之类,没有把商品放在店外吸引人家驻足。所有的店都是安安静静的,就像他们的店主人。
再如“小舍”客栈。“小舍大用”小舍九方,精有大用。一楼为文化休闲区,不管是远道而来的背包客,还是想来此小憩的年轻人,都可以坐在宽大的沙发上喝咖啡、赏艺术、解劳乏、颐性情。
推开“猫说”那扇小小的木门,几只猫会首先吸引你的眼球。有的猫慵懒地躺在椅子上打瞌睡,有的猫则温顺地在客人身上爬来爬去,还有的猫则走来迎接你……这不是宠物店,这是一家咖啡店。客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偶尔与猫有个小小的交流。
“不务正业”的时尚经营理念
抓住一批80后、90后的心
7家店不仅“形变”,更有“神变”。按传统的眼光来看,典型的不务正业。然而这也是他们的特色。也正是这个不务正业,使得他们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小店,也从心理上抓住了80后、90后的心,使得他们留连忘返。
小舍艺术客栈,90后女孩刘胡玲是舍长。这是一个长相甜美、讲话柔声细气的女孩,穿着一件小清新的旗袍,曾经是一名公办幼儿园老师。小舍目前有8间客房,每间客房均以扬州八怪的名号作为名字,而不是101室、102室……
刘胡玲以一个女孩子的细心、精心,将小舍打造得像家一样温馨,公共区域有她钟爱的玩具,大堂里有客人专属的茶杯,养了几条热带鱼,桌子上铺着小红格子布,每周二、四、六放怀旧电影,她还将自己开店的体会放到“人人”网上,经常得到年轻人的共鸣。
小舍大堂的温馨氛围特别吸引有着小资情调的年轻人。有一对年轻情侣青睐这里的氛围,把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求婚的现场放在了这里,还有人在这里举行同学会、亲子活动……线下的这些活动成了小舍收入的一部分。
有人一住一周,有人一见钟情
不管是开业三年之久的边城书店、浮生记书吧,还是新开的如逸文玩店、连环画书屋,支撑他们走下去的,除了理想、信念、追求,就是追随于他们、忠实于他们、热捧他们的,同样也是80、90后的年轻人顾客们。
边城书店的店长“王二”(网名)可谓是典型。王二在市区一家单位上班,一直是书店的忠实读者,后来慢慢成为书店老板王军的朋友。书店要搬迁到皮市街一间空关了十年的老房子。“就我和王二两个人打扫,仅垃圾我们就清理了7车,整整忙了一个星期。”目前,每逢双休日,王二就在书店里义务帮忙,充当店长一职,分文不取。
小舍是客栈,迎来送往的客人,不计其数,从墙上的层层叠叠的留言卡中,可以看出住店客人对小舍的好评。曾有来自新西兰的一位大学教师,在小舍住了一个星期。“他40多岁的样子,中文说得很流利,去年暑假来扬州游学。他告诉我们,是小舍家的味道吸引了他。”
“猫说”生活馆,是一家公益猫咪主题小店。店主人张顺开这家咖啡店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其开店收入主要供给猫咪开销;如果看中了哪只猫咪,还可以领养回家。不少爱猫族,喜欢点上一杯奶茶,怀里抱着一只猫,坐在店里的长椅或者秋千上,静静地消磨一个下午。记者前去采访时,碰到19岁的大男孩吉禹。他和一帮同学是“猫说”的常客。“心里有压力时,就到这儿坐上一坐,就好多了。”或许与吉禹混熟了,有3只小猫先后钻进他怀里,懒洋洋地半躺着。
小成气候的特色店能否走下去
7家店抱团,努力吸引同好来此开店
目前,皮市街先后开了7家特色小店,第八家的咖啡馆正在装修。已小成气候的这7家特色店,目前只是星星之火。他们能否壮大,坚实地走下去能否吸引更多的同好来此开店
如逸文玩店的陆文飞仅仅有12平方米的店面,他说:“照常人理解,这些东西更应该放在东关街出售,我放在这条街上,求的不是量,而等待是懂它们,爱它们的人。皮市街有这样的氛围。”
连环画书屋的王贻丹说自己到皮市街开店,是被王军等一帮皮市街老店家“拉”过来的。“他们都是一帮有文化,有想法,愿意做事的人,我加入进来,不求赢多少利,和大家一起,把这儿的商业氛围做起来再说。”
专家观点
一定要走扬州文化+时尚文化的路子
形成聚集效应,还需引导和鼓励
扬州大学商学院营销学专家黄杰认为,皮市街这种80后、90后扎堆开店,有点像厦门鼓浪屿曾厝垵的模式。曾厝垵走的是闽南文化+时尚文化的路子,皮市街的这些店,一定要走扬州文化+时尚文化的路子,厦门模式可以借鉴,但是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果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就是失败的。皮市街靠近“双东”,这些店服务小众,与东关街正好是错位竞争。但是,东关街老字号多,经营者年龄相对这些80后、90后来说偏大些,承受力也强些。而皮市街这类走文艺范的店只有七八家家,还没有形成气候,单靠他们自己闯,有一定风险。如果形成聚集效应,就像俗话说的,船多不碍港,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政府要对其进行鼓励、引导或者减免,媒体也要进行鼓励。
“醉美·夜郑州”系列火热进行中,千玺广场、农科路、二七广场等区域性消费聚集地和特色消费街区,正在逐步形成“夜郑州”专属消费地标。
美的新都荟”将于6月25日正式更名为“佛山悦然里”。
东莞·卓悦时光,是卓越商业旗下首个社区商业项目,坐落在卓越·中寰内,占据东城及莞城核心商业交汇处,与地铁2号线“天宝站”无缝接驳。
OlaLotus·莲地,作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旗下大健康板块项目之一,以一期总建筑面积近22万㎡恢弘规模,抢占健康旅游新蓝海。
南昌万寿宫,打造历史情景式街区,再现老南昌记忆。
佛山益田假日天地将秉承集团“古韵与今风同台,国际与国粹共舞”的招商运营理念,进行全新升级,接入集团购物小程序YT牛市实现24小时购物。
5月28日,佛山创意产业园“25H不夜城”步行街开街暨网红星光大道全球招商发布会正式召开,公布“25H不夜城”的打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