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灵枢·百病始生》谈谈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订的治疗法则以下哪种方法不妥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五行属火,又为荥穴的是
按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不胜者是
五行中,木是土的
麻杏石甘汤的主症为热、渴、喘、汗四者,病机为外邪郁闭,痰热壅肺。无论是否用了汗、下法,只要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咯黄痰等肺炎、支气管炎的表现,都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这种相反相成的配伍远比相辅相成的配伍(如麻黄配杏仁、紫菀配冬花等)更适合肺气的开合与代谢。
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传变,逐步深入发展。从这四个层次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传变规律。
《金匮要略》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脏腑传变”见于《内经·玉机真藏论》:“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五藏相通,移皆有次。”
“肺为娇脏”是根据肺脏的生理特征及致病特点总结出来的,是诊治肺脏疾病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多种因素皆可伤肺致咳喘,所以有必要加强认真的学习领会其实质,方会更好地指导肺脏疾病的治疗实践。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它体现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秩序,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肺病辨证的临床表现征候分析: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大肠病证有湿热内侵,津液不足以及阳气亏虚等。肺的病变,主要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腠理不固及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临床上往往出现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症状。大肠的病
水银一斤,硫黄四两。右二味,用新铁铫炒成砂子,或有烟焰即以醋洒,候研细,入水火鼎,醋调赤石脂封口,铁线扎缚晒干,盐泥固济,用炭二十斤煅,如鼎子裂,笔蘸赤石脂频抹其处。火尽为度,经宿取出,研为细末,糯米
皂荚(刮去皮,酥炙)八两(24克)祛痰止咳。主治痰浊壅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痰,但坐不得卧,苔白,脉滑。现常用于治疗侵性阻塞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着症等病症。
黄芪一两半(4.5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酒炒)六两(18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饴糖一升(30g)。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主虚劳病,阴阳气
荆皮1两,川蒲1两,独活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化毒散结。痈疽。
射干十三枚(9g),麻黄四两(12g),生姜四两(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各9g),五味子半升(12g),大枣七枚(7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主寒痰郁肺结
茅术8两,全蝎1两,石斛1两,明天麻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川芎1两,羌活1两,荆芥1两,防风1两,麻黄1两,北细辛1两,川乌(汤泡,去皮)1两,草乌(汤泡,去皮尖)1两,何首乌1两,明雄黄6
百合2两,生熟地黄2两,玄参1两半,骨皮1两,川贝8钱,兜铃1两半,当归1两半,紫菀1两半,白芍1两半,沙参1两,寸冬1两,桔梗1两,炙甘草1两。养肺,宁嗽,止血。主肺病咳嗽,痰中带血,午后痨热,骨蒸
川贝母1两,百合1两,陈皮1两,半夏曲1两,甘草1两,橘红5钱,杏仁(去皮,炒)1两,桑叶5钱,苏梗〔紫苏梗〕1两,梨膏1两,茯苓6钱(上药煎膏),北沙参4两,川贝母4两,化橘红3两,青黛3钱,蛤粉4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
天地阴阳生五行,各一其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行天,五行顺布四时序。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克制,亢害承制制生化,生生化化万物立。【注】天地既立,而阴阳即在天地之中,阳动而变,阴静而合,生五行也。天一生
2。天地阴阳生五行,各一其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行天,五行顺布四时序。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克制,亢害承制制生化,生生化化万物立。【注】天地既立,而阴阳即在天地之中,阳动而变,阴静而合,生五行也。天
〔原文〕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腧土,阳腧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
(一)五行的基本属性关于五行的基本属性,《尚书·洪范》已做了一定概括,随着五行学说的发展,后世对五行的基本属性,做了许多充实、引申和发挥,现简要予以介绍。1.木木属阳,性温,能屈曲、伸展、升发、敷散、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讲解〕本文论述天、地、人之间存在着五行气运的密切联系。“天有五行”,指星空的五方、五气,属天之五行。”御”,驾御,
雷某,女,50岁。2020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口干眼干3年余,干咳1个月。患者3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1个月前因咳嗽于当地医院查胸部高分辨CT提示肺间质性病变。平素自服甲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