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考高起专复习资料及技巧务必认真看

2024成考高起专复习资料及技巧【务必认真看】-董永教育

一、答题原则

1)字迹清楚,卷面干净.

2)无论主观题、客观题不留任何空白,客观题只要填写有25%正确机会。主观题有的答案可以在选择题中寻找同类内容回答.

4)不要提前交卷,认真负责的对待考试.

5)答题卡细心保护,上面不得有污迹折印,改须用橡皮擦干净再涂上正确答案.

1.语文(总分150分)

填空题,一定不能空白,阅读不会的就抄原文。

选择题,会做的做对,不会做的可以采用排除法,一点都不懂的统一选C(注意不能全C)。(例如10道题有3道会就做对来,剩下不会的就统一填C)(或统一选D)

2.数学

填空题:会做的做对,不会的看能否套个数字试试,一点不通的写个常用数字如1、0等。

3.英语

整张试卷选择题不能是同一选项,比如蒙C选项,只要有一题不是C就行了。

作文,会写就好好写,能写多少是多少,一点都不会写绝对不能空着,有多少与作文有关的单词都可以写进去,不通顺也没关系,连单词都不会那就把作文抄满了,要工整。

三.答题技巧,仅供参考。近几年考试数据

英语

2016年13D13A12C12B

2015年12D14A11C13B

2014年12D12A14C12B

数学

2016年5A4B4C4D

2015年5A4B4C4D

2014年4A4B5C4D

以上数据证明外面误传的不会就选C是不对的,A.B.C.D四个答案机率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我建议:

1)成绩较好的学员认真考试,会的先做,不会的放在那,做完后把会的答案数一数,看看有了几个A.B.C.D了,不会做的就全选已经选好答案中最少的一个,但是你一定要确定这些都是肯定不会做的了,还有那些已经会做的答案基本都是正确的!

2)成绩不好的学生,一条都不会的,主要是数学,其他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第一条自己选,其他的全选一个,但切忌所有的不能全选一个,至少一个不一样,那你已经有了四分之一选择题的分数。

就专高起专说语文至少70分—80分(语文作文写满)

英语至少28分—32分

数学至少8分—12分

总分数至少106—124分

讲解高起专语文答题技巧

一、考点分值题型解题思路

第一题语言知识(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四选一)

考点一语音

命题思路成考命题在考查这一考点时,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以经常使用的汉字为考查重点。用来命题的常见字多为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读错音的字。考查形式:(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2)下列各组词语中,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3)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4)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5)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等。

解题指津

读准形声字如:刹那山岚马厩诤友脚踝粗犷毗邻纤细

(2)留心多音字如:秘鲁、模板、模型、大腹便便、一叶扁舟

(3)比较形近字如:缜(zhěn)密--滇(diān)池--嗔(chēn)怒--

精卫填(tián)海--谨小慎(shèn)微。赝(yàn)品--膺(yīng)选。

(4)辨析习惯性误读字,穴位、档案、应届、脂肪、痉挛、侮辱、惩罚

考点二字形

命题思路命题人主要以人们写错别字的种种情况为依据,选择同音易混淆字、形近易混淆字、义近易混淆字、多音多义字,来考查考生掌握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本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1)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3)找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4)找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解题思路

(1)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一筹莫展--一愁莫展(后者错误)

(2)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

1、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石”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搓揉”,“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2、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3、依据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考点三:近义词

一、命题思路辨析选择近义词是成考测试的重点。近义词的选择和使用是建立在辨析的基础之上的,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

二、解题思路

(一)意义方面

{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使用语一般事物。如:努力:尽量使出力量,词义较轻;竭力:用尽全部力量,词义较重。再如:批评与批判目睹与目击,着急与焦急希望、期望与渴望。

(2)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事情---事件、场所-场合、时代-时期。爱好-嗜好、希望-期望、准确-精确、轻视-藐视、灵活-灵巧

嘲笑-讥笑、蔑视-鄙视(轻--重)

(3)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必需与必须。两个词都含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须侧重于“非这样不可”;必需侧重于“不可缺少”。再如:

嘹亮:侧重音乐清脆,高远

响亮:侧重于声音大

常常:强调事情或行为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

往往: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

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

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荡不好

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清楚

(二)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如:技巧与伎俩、果断与武断,保护-庇护冷静-冷漠请求--要求--乞求应对--应付神机妙算与诡计多端。再接再厉与变本加厉

(2)语体色彩不同如:诞辰与生日、病人与患者,害怕与畏惧

(三)用法方面

(1)词性的不同

启发,动词

公然: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公然入侵

公开:动词、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状语还可充当定语

阻碍:动词,作谓语

障碍: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勇猛:形容词,做谓语、定语、状语有时作补语

勇气:名词,作主语、宾语

担心:可以接宾语

担忧:不能带宾语

蜂拥:只能作状语

簇拥:作谓语

(2)搭配对象不同

执行:多和任务、命令、协定等搭配

履行:多和条约、诺言、义务等搭配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常与规程、制度等搭配

违犯:违背触犯,常与法规、党纪、国法等搭配

改进: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常与生活、关系、条件搭配

严格: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搭配

严厉: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搭配

严肃:常与态度、作风、气氛等搭配

爱护:用于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

爱戴:只用于对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护拥

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

考点四:病句

1.留意句中的介词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句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2.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3.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句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4.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句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5.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例句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

例句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例句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7.留意句中的“是”字

“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例句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8.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句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考点六:语段连贯与衔接

考查形式:1、排序题:给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要求排成一段话。2、嵌入题:给定上下文,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3、承接题:只给定上句,要求选择与之衔接相连贯的下句。

解题思路:1、判断语段文体特征,分清叙述、描写、议论。2、总揽全局,抓住中心句,确定首句。3、注意过渡词、关联词。4、注意语境的和谐,句式的协调。

[例题]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简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第二题科技说明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命题思路: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指津:

阅读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理段

阅读口诀: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

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

第三题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共25分)

解题思路: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答题技巧1、找线索,理思路。

2、析词义,明感情。

3、抓开头,重结尾。

4、品语言,握方法。

第四题文言文阅读与古诗赏析

文言文阅读(3问共16分)

命题思路:选文以人物传记故事片段为主,既有古代优秀官吏,又有凡人过客。他们的言行体现了值得称颂的优秀品质。

解题指津:解答“翻译划线句子大意”时遵循的原则:留、换、删、补、调。

保留原词。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籍贯、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不必翻译,保留原词。如:沛公军霸上。

替换词语。文言文中的某些单音节词,可以用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节词换译。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兵:兵器。利:锋利。弊:弊端。赂:贿赂。

例如: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

补充词语。文言文里常有一些“跳跃性”的地方,必须适当补充上一些文字,才能使文通义顺。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应译为“陪着(孔子)坐着”。文中省略的地方,也应该补上。如“客从外来,与坐”。

调整语序。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世道混乱没有人了解我。

解答第二,第三问时,可使用原句,也可摘引原句与归纳相结合。

古诗赏析(2道小题,共9分,主观题)

命题思路:

考查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材特点以唐宋时期的格律诗为主。

解题指津:1、紧扣原诗标题。2、充分利用注释。3、准确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

4、把握情感主旨。5、咀嚼体味语言。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的起句中用一“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案(1)“愁”。(2)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3)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限惆怅的感慨。

第二部分作文

第一、小作文(20分)

审题→立意→列提纲用时1-3分钟。写作10分钟左右。

一、看表作文:1、读懂表格的数据和项目。

2、重新编排、组合数据顺序。

3、用词要准确。如合理使用“全,都,少数,多数,个别,不到,超过,只,还”等词语。

4、写作顺序:先解说,后议论。

5、结构:有标题,可以一个自然段,也可两段。

二、看画作文:1、看懂一幅或一组漫画内容。

2、发挥想象力,组织表现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词语。

3、写作顺序:由表及里,先主后次。

三、评议作文:1、抓住原材料,审题立意,段首提出论点。

2、重点在论证,可引用名句,但不可举事例。

3、句子要有逻辑性。可合理使用复句。

第二、大作文(50分)

二、重点指导:作文写作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题材涉及做人原则、处世根本、人文关怀、人生感悟等。重点围绕“和谐、心态、责任、竞争、合作、角色、底线、危机、信念、名利、诱惑”等练习。

三、应试策略

临场作文应试策略

有一个好心态

面对试卷,面对作文题,要有充分的信心,认定自己一定能写好。在这种心态下,先吃透作文材料,分析题目的多种含义(注意词的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选定其中某个意义,把握作文要求;其次,调动学过知识,搜集大脑储存的事例名言等资料;然后,确定自己最擅长的体裁和方式加以表述。这样,化被动为主动,在心理上占有优势,有利于激发思维,写作的思路就会顺畅起来了。

有一个好标题

拟题的要求

1.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

2.题目要简练,简短精炼,有高度概括性。题目不宜过长。

3.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

1、用颜色比较深的中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

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不能只用逗号,一“逗”到底;也不能整段不能用,让阅卷者喘不上气;更不能只用一半,如双引号,不少同学只用上引号“,没有下引号”。

3、杜绝顶格、空格、拼音;

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力求做到一要端正,二要清楚,三要美观。(女生要把字写大些,男生则要写适中)

5、字数不够也会扣分。若字数不够,可多分几个段,再设一个万能的结尾段--激励啊,强调,总结都可,就是不让作文字数不够。小作文也有字数、字格限制,字数不能超过太多,超了也会扣分。

附:成人高等学校高起专招生语文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弹壳忌惮殚精竭虑

B.雷达羸弱果实累累

C.踮脚玷辱拈轻怕重

D.提防醍醐金榜题名

CA项中“弹壳”的“弹”和“忌惮”的“惮”都读“dàn”,“殚精竭虑”的“殚”读“dān”;B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读“léi”;C项中“踮脚”的“踮”读“diǎn”,“玷辱”的“玷”读“diàn”,“拈轻怕重”的“拈”读“niān”;D项中“提防”的“提”读“dī”,“醍醐”的“醍”和“金榜题名”的“题”都读“t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赡养针炙如火如荼

B.凋敝涣发以逸待劳

C.浸渍骁勇精兵减政

D.对峙纰漏融会贯通

DA项中“针炙”应为“针灸”;B项中“涣发”应为“焕发”;C项中“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D项正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

B.汽车在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D.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失利后的俄罗斯队的姑娘们黯然神伤。

A“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此处应改为“呕心沥血”。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的报国志,也有的故乡情;有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怒发冲冠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窗前明月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草长莺飞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窗前明月怒发冲冠

B“怒发冲冠”形容非常愤怒,在这里形容“报国志”最恰当;“明月”常引发思乡情,所以“窗前明月”修饰“故乡情”最恰当;“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所以修饰“江南春景”最恰当。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老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

B.近年来随着全国气候的变暖,深藏于滇西群山中的程海湖的蒸发量也逐渐增大。

C.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武器。

D.在雅典奥运会上扬我国威的体育健儿抵达首都机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CA、B、D三项正确。C项搭配不当,“使……提供”不能搭配,应是“为……提供”。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⑦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在着梦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A.④①⑤⑥③②⑦

B.④⑤①②③⑥⑦

C.③②①④⑤⑥⑦

D.③④①⑥⑤②⑦

A①④⑤都以“语言无味的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⑦都以“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故排除C、D两项,按语言逻辑顺序来看,A项最恰当。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一个分子是由一团原子组成的。当这些原子互相靠得足够近,由于它们外层区域的微小电子相互交叠在一起,因而使这些原子黏合在一起了。这种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状态,倾向于保持不变。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原子必须继续保持紧密相连,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化学键”。

形成一个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并不是保持静止不动的。在绝对零度(等于-273℃)以上的任何温度下,原子总是倾向于以随机的方式随意运动。不过,当它们被化学键绑在一起后,就不能再自由运动,但可以这么说,它们仍不断地尝试做自由运动。被化学键绑在一起的两个原子可能会做相互分离的运动,但是化学键会把它们拉回到一起来。它们会再做分离运动,但又被拉回,如此往复。因此,原子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振动。

8.对第二段“倾向于保持不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指电子很不容易稳定

B.这句话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稳定

C.这句话是指原子具有稳定状态

D.这句话是指化学键具有稳定状态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绝对零度时,原子倾向于随意运动

B.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很难自由运动

C.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仍然努力运动

D.原子的振动,是以“分离”抗争“束缚”的表现

10.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定的高温可以使分子断裂

B.外力的介入可以使分子断裂

C.化学键的拉力并不是无限的

8.CA项与文中“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相矛盾;B项文中说原子靠电子交叠而黏合在一起,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推理可知原子也容易形成稳定状态。D项曲解文意,这句话陈述的对象是原子和电子。

9.A原文说:“在绝对零度(等于-273℃)以上的任何温度下,原子总是倾向于以随机的方式随意运动。”而不是A项所说“在绝对零度时”。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幸福的错觉

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

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30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别开来。那种稀里哗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啧啧”地艳羡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

文明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90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于是,在人潮如涌、尘土飞扬的街头,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着眼皮,以每步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目礼。

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

耐人寻味的是,万民钦慕帝王的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来都难耐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拿破仑之子在新年之际,当人们张罗着是选一座宫殿、城池还是送一支军队作为幼王的新年礼物时,他只想要一双农民穿的仅值一个苏的木屐,穿着它上街,与那些赤脚在泥污中追嬉的顽童一起玩耍。

那是一个孩子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个苏。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12.“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在文中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

13.“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指的是什么?(6分)

14.文中“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7分)

12.非洲富婆为了夸耀财富而承受重负的痛苦;有的富豪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宁愿让自己的肺承受痛苦;北魏的道武帝服食仙丹因而毙命,更可以说明“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他为了追求“幸福”连命都丢了。

13.指富人规划出来的幸福的形式和内容,使不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文明人——普通人,受到蛊惑与诱骗,盲目地追求。作者意在指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只是盲目的跟风行为。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岁己未,河朔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②,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是物不死,旱胡得止”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若水旱之事,岂其所知!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古人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②小数:小法术。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6.“人无复议驴”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作者撰写本篇寓言的目的是什么?(4分)

15.天灾流行,人民自然会遭受到祸害,这管(干、关)我什么事呢?

16.驴被释放后不久,就下了一个月的雨,事实证明驴不是“旱之由”。

17.讽刺统治者的无知(轻信无稽之言)和无能(相信封建迷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为他建造禅舍“东林精舍”。

18.诗中“挂席”即_______,诗中指_______;“尘外踪”系指高僧慧远________。(3分)

19.三、四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18.升起船帆乘船顺水而下绝尘弃俗

19.诗人读远公传,仰慕远公,而现在泊舟浔阳,却只闻钟声,虽靠近东林禅寺,却难觅高人踪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不见高人的怅惘(或“惆怅”“失落”等)之情。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20.答案略。

附:成人高等学校高起专招生语文考试模拟试卷(二)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

A.毗连琵琶筚路蓝缕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D.拾掇点缀忧心慑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B)

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D)

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③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模模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④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⑤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

⑥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

⑦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

A.①⑦⑥④②⑤③8.③①⑤②⑦④⑥

C.①⑦②⑥③⑤④D.③①⑦⑤②⑥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关于地震前兆丰富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古书《隆德县志》上也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则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出现的地声和地光等。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l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信息。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二是地形变化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三是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四是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的一些其他气体,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量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地震前兆是地震前地表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

B.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我国古代人民才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

C.《隆德县志》最早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发生现象。

D.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古人关于地震的某些认识是正确的。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井水的涨落、泉水水温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地声和地光都属于地震宏观前兆。

B.根据大量的宏观前兆,有关部门成功预报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C.自然界发生“宏观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D.燃放烟花爆竹和发射信号弹等人为事件,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地震前兆。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B.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以及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弱的变化。

c.利用精密仪器测定震源区的重力、地电和地磁,可以判断地震时地球的物理变化。

D.用仪器测量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量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的发生。

10.下列语句,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D)

A.地震的预防B.地震的预测方法

C.地震活动的异常情况D.地震的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

人生识字糊涂始鲁迅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

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

11.第三段所说的“同样的方法”是指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6分)

答:第一问:孩子学话的方法。第二问:不容易全部学通。

12.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6分)

13.第四段中,作者为何会“恨无地洞可钻”(6分)

答:因为这两个词是从旧书上抄来的,自己也不曾深究其意,一经他人询问,便有些羞愧难当。

1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7分)

答:尽量使用有生命力的当代口语。谨慎选取,有根有据。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日:“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日:“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子说难》)

1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胡国被消灭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8分)

答: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以此来使他心情愉快。胡国的国君听说了此事,认为郑国与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

经验教训,遇事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16.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此二人”指的是谁(4分)

答:关其思,邻人之父。

17.宋国的富人“智人疑邻”表现了什么心理(4分)

答:相信亲近的人,怀疑疏远的人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l8—19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暄妍:明媚鲜艳。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合断魂:一定会深深迷恋。微吟:低声吟诵。狎:亲近。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

18.诗人首联就将——与——对比,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2分)

摇落的众芳,暄妍的梅花。

19.第三、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分)

(1)视觉、嗅觉,(2)拟人的修辞手法

讲解高起专数学答题技巧

各位学员仔细阅读以下数学解题技巧,轻松提高20分

一、分清主次,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坚持三优原则

坚持三优原则就是:容易得分的题优先做,有把握得分的题优先做,可以多得分的题优先做。成人高考数学试题一般由三大题型组成,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其中选择题、填空题都是由浅到深,第一道选择题一般都是几何题,前几题80%的人都能通过。到了最后一道题上就开始有点难度了,这个难度通过率一般就只有30、40%了。

解答题也是按照这个坡度去考的。因此,在做成人高考数学试题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力求把能做的会做的都做好做正确,不漏一分,真正做到得分率最大化,合理安排答题顺序的原则就是就是什么会做就做什么,拿分才是硬道理。

二、选择题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吃透题意

我们在做选择题的时候,要回忆、思考题中出现的概念、公式、性质等内容。

2、反复析题,去伪存真

析题就是剖析题意。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反复的分析和解剖,从而为正确解题寻得路径。有时“真作假时假亦真”,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在难以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代入法。

3、抓往关键,全面分析从关键处入手,找突破口,联系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解出正确的答案。

4、反复检查,认真核对最后就是反复检查,认真核对;一是核对填写答案是否跟你做题选择的答案一致,有没有误填。二是核对你选择的选项是否是正确答案。有无更改的必要。

三、填空题答题技巧

“数、形”结合巧解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想把数学学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抽象为形象。就是把“数、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的解题。

四、解答题答题技巧

咨询审题、吃透题意,解答试题,调理清晰,不留空白。在做解答题的时候,尽量把你想到的合理的解题步骤详细而有调理的写出来,不要给试题留下太多空白,解答题是按步骤给分的,只要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正确,就是最后没能解答出正确答案,还是可以得到步骤分值的,对于数学基础好的同学,请根据本身的基础去答题,如果对数学完全没概念,无论你碰到什么题目,解答题写解,证明题写证明,然后把题目中所有的条件罗列一遍,基本的公式也应用熟记一些在脑海,写进解题过程中,更多的时候不在于是否答对题,更重要的是能罗列相应的数据公式,即便是不搭边的,不符合逻辑的,也不能放空白于题目上。

更多历年考题解析扫码领取

讲解高起专英语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做单项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先易后难:一些考题的答案比较容易选定,可以先从这些考题入手。平时练习时,应以基础为主,主要精力不应放在偏题、怪题上。

3、利用暗示进行选择:注意考题设计的语境范围。平时应注重对习惯用语表达、惯用法和中英文化差别等方面知识的积累。

4、运用排除法:可采取语言排除、逻辑排除、语法排除或选择排除等方法。先排除较容易、较明显的错误选项,缩小范围,而后对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答案。

二、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1、搭配判断法

根据对以往试题的分析,搭配型考题在完形填空题中占的比例最高。搭配型问题主要测试常见搭配的熟练程度,比如说哪些词要搭配不定式、动名词或某种从句。哪些词必须与某个介词搭配。我们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短语动词和介词的固定搭配。

2、结构判断法

结构型问题主要包括句型、句式、连接词的选择等,解题时要运用句法知识,把握关键词,从而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完形填空题中有很多是利用语法的正确性与逻辑的排斥性间的矛盾来设计的。因此考生应结合上下文的合理性及意义关系的逻辑性选择最佳答案。完形填空中常考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1)转折、让步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后一种观点或事实与前一种观点或事实相比有些出乎意料。

常见的表示转折、让步的词或词组有:but,still,yet,however,though,although,nomattet,inspiteof,anyway,evenif等。

(2)因果关系:

表示原因的连词或词组有:because(of),dueto,owingto,thanksto,since,for,as等。

表示结果的连词或词组有:so,therefore,then,asaresult,inconsequence,consequently,thus等。

(3)递进、补充关系:这种关系表示对前一事实或观点做进一步阐述

常用的词、词组有:moreover,likewise,besides,inaddition,also,too,notonly…butalso,apartfrom,what’smore等。

(4)对比、比较关系:对比观点或事物间的差异性,比较观点或事物间的同一性。

表示对比的词或词组有:incontrast,bycontrast,onthecontrary,conversely,unlike,oppositely等。

表示比较的词或词组有:like,incomparison,compare…with,as,just,as等。

三、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三短一长选长三长一短选短

一样长选C一样短选B

附:成人高等学校高起专招生英语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在下列每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的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的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找出这个词。

1.A.labB.tableC.mathD.attack

2.A.cakeB.customC.centerD.cover

3.A.rushB.duckC.truckD.butcher

4.A.checkB.changeC.chemistryD.chocolate

5.A.cousinB.southC.groundD.thousand

二.词汇与语法知识(共15小题:每题1.5分,共22.5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6.Jackisnewsreporterandhelikesjobverymuch.

A.a;theB.the;theC.the;aD.a;a

7.Ithasbeenalmostfiveyearswesaweachotherlasttime.

A.afterB.beforeC.sinceD.when

8.Heknowsaboutthecity,forhehasneverbeenthere.

A.everythingB.somethingC.anythingD.nothing

9.Withallhishomework,theboywasallowedtowatchTV.

A.finishedB.tofinishC.willfinishD.havingfinished

10.---CanIgetyousomemorefish

---.

A.Yes,pleaseB.I’msorryC.That’sallrightD.Itdoesn’tmatter

11.Tom,hurryup,youwillmisstheschoolbus.

A.andB.orC.butD.then

12.Theroomasalaboratoryfornearlytwoyearstillnow.

A.isusedB.wasusedC.hasbeenusedD.hadbeenused

13.---Mom,doIhavetogotobednow

---Yes,you.

A.canB.willC.mayD.must

14.Manyartistsfindithardtoalivingfromartalone.

A.doB.makeC.haveD.take

15.JameshadneverseenBrandoagain,wasreallyapity.

A.whoB.whatC.whichD.where

16.Excuseme,whattimeisityourwatch

A.toB.byC.onD.with

17.Welcometoourhouse!I’llhaveHudsonyouaroundinaminute.

A.showB.toshowC.showingD.showed

18.ShespokefastthatIcouldnotcatchaword.

A.tooB.veryC.suchD.so

19.TakeyourcomputertoJohn,andheitforyou.

A.repairsB.willrepairC.hasrepairedD.hadrepaired

20.You’dbettermoreclothes,it’ssnowingoutside.

A.putawayB.putupC.putdownD.puton

三.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YuichiroMiuralivesbythesayingthatnothingisimpossible,Forhim,thatmeansclimbingQomolangma,theworld’shighestmountain,attheageof80.He21toclimbitforthe22timenextmonth.Hereacheditstopatages70and75.Ifhesucceedsthistime,hewill23therecordfortheoldestpersontoclimbthe8,844-meter-highmountain.

Therecord,24,isnotwhatpusheshimon.Instead,hewantstoknowhowapersonofhisagewill25anddealwiththeterriblecold,26airandlowoxygen(氧气)levelsonsuchahighmountain.Hebelievesthose27willadd70yearstotheageofhisbodyoncehe28tothetop.Hisdaughter,EmiliMiura,29othersthathewillfeellikesomeone150yearsold.

“Nobodyeverlivedthatlong,andhe’sso30toknowhowitwouldbelike,”shesaid.”Hewouldliketoknowwhatisthe31ofhumans.”EmiliMiurasaidherfatherthinksthatoneshouldalwayssetahigher32foroneselfandtrytoachieveit.

YuichiroMiurafacesmoredangers33healthproblems,Hehashadthreeheartoperationsin34years,andhesufferedtwo35bonesinasportaccidentin2009.Nobodywouldsayit’swiseforan80-year-oldpersontomaketheclimb,butMr.Miurabelievesthatnothingisimpossible.

21.A.begsB.plansC.needsD.refuses

22.A.firstB.secondC.thirdD.fourth

23.A.breakB.checkC.achieveD.improve

24.A.anyhowB.thereforeC.howeverD.meanwhile

25.A.existB.adviseC.workD.feel

26.A.thinB.clearC.freshD.cool

27.A.desiresB.conditionsC.operationsD.advantages

28.A.getsB.leadsC.turnsD.sticks

29.A.warnedB.persuadedC.toldD.promised

30.A.sureB.afraidC.proudD.curious

31.A.endB.aimC.limitD.fact

32.A.goalB.orderC.ruleD.example

33.A.insteadofB.becauseofC.infavorofD.infrontof

34.A.mostB.earlyC.severalD.recent

35.A.burnedB.brokenC.destroyedD.grown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A

LookingforPenPals

Mary,24yearsold,comesfromScotlandandwouldliketofindapenpal(笔友)whocomesfromEastEurope.Shelikesplayingthepianoandlisteningtojazzmusic.Sheisinterestedinhistorybutdoesnotlikediscussingpolitics.

Jim,19yearsold,comesfromSouthKorea.HewouldlikeapenpalwhoisinterestedindiscussingthedifferencesoflifeinEuropeandAsia.Helovestraveling,listeningtopopmusicandplayingfootballinhisfreetime.

Pietro,42yearsold,comesfromArgentina,HeisabusinesspersonandwouldliketofindapenpalwhoisalsoabusinesspersonandlivesinNorthAmerica.HelikesusingtheInternetandlisteningtolightmusic.

Helga,31yearsold,comesfromGermanyandspeaksFrench,EnglishandRussian.Shewouldlikeapenpalwhoisinterestedinexchanging(交流)ideasaboutlanguagelearning.Shedoesnotlikeusingcomputersforlearningandbelievesthatlanguagelearningcanonlyhappeninaclassroom.

Jennifer,18,comesfromNewOrleans,SheisinterestedindiscussingthepoliticaldifferencesbetweenEastEuropeandNorthAmerica.Sheloveshorse-ridingandlisteningtojazzmusic.

Alessandro,25yearsold,comesfromRome.Heisinterestedinfindingapenpalwhospeaksdifferentlanguagesandcanexchangeideasonusingcomputersforlearningpurposes.Helikesplayingfootballinhisfreetime.

36.Whoareinterestedinthesamekindofmusic

A.MaryandPietroB.PietroandJim

C.JimandJenniferD.MaryandJennifer

37.WhathobbydoJimandAlessandrohaveincommon

A.TravelingB.Playingfootball

C.Horse-ridingD.Learninglanguage

38.Whoisinterestedinfindingapenpalfromthebusinessworld

A.JimB.Pietro

C.JenniferD.Alessandro

B

“Areyoucrazy”peoplearoundhimshoutedasAlexBien,a33-year-oldimmigrant(移民),rantowardthreecarsinachainaccidentalongthehighwayinMiami,whichwereburningdown.Alexdidn’tthinktwice.

Thearticle”AgainsttheFlames”reportedhowheputoutthefireonacarandpulledacoupleoutofanother.Butwhenhereturnedtohisowncar,steamwascomingoutfromit.Itwasdamagedbeyondrepair.

Backinhistinyflat,aloneandwithlittlemoney,Alexdidn’tknowwhattodo.Hewasalreadyworking,goingtocollegeandsupportinghiswife,Aline,andchildrenbackinHaiti.Heworriedabouthiswife’shealth;doctorsthoughtshehadcancer(癌症).Everycentwasimportanttohim.Andnowthis.

Withinweeksofreadingthearticle,readerssenthundredsoflettersofferingjobs,moneyandbestwishes.Onedeliveredacar-used,butinfinecondition.OthershelpedAlinecometoMiami,whereamedicalteamfoundoutitwasnotcancer.

ReadersalsowrotetoU.S.governmentofficialstosupporttheimmigrationofAlex’sfamilytoMiami.ConsulGeneralRogerDaleyeveninvitedAlextodiscussthematter.Aline,togetherwiththeirchildren,joinedAlexinMiamithispastMarch.Alexsays,“Iwouldliketosayabeautifulthankstothereaders.Therearegoodpeopleeverywhereinthisworld.”

39.WhydidpeoplesaythatAlexwascrazy

A.HehadanaccidentB.Hemadeafireonthehighway

C.HeburnedhiscarD.Herantowardtheburningcars

40.WhatdoweknowaboutAlexfromthetext

A.HeandhiswifeworkedintheU.S.

B.Hewasafull-timestudentinHaiti

C.Hewasanimmigrantwithlittlemoney

D.Hewrotethearticle“AgainsttheFlames”

41.WhatdidRogerDaleyinviteAlextodiscuss

A.Alex’snewjobasanewsreporter

B.ThemedicaltreatmentofAlex’swife

C.Alex’sfurtherstudiesataU.S.university

D.TheimmigrationofAlex’sfamilytotheU.S.

42.WhatmadeAlexsay“Therearegoodpeopleeverywhereinthisworld”

A.Somestrangersrepairedhiscarfreeofcharge

B.Somepeoplesupportedhischildren’seducation

C.Manyreadersofthearticletriedtohelphimout

D.HisfriendssentdoctorstotreathiswifeinHaiti

C

InJanuary2004,a20-year-oldwomanranaredlightwhiletalkingonacellphone.Hercarknockedintoanothercarcrossingwiththegreenlightdirectlyinfrontofher.Thepolicefoundthedrivernevertouchedherbrakes(刹车)andwastraveling48mphwhenshehittheothercar.Thepoliceweretoldthatthedriverwasnotlookingdown,pressingbuttons.Shewaslookingstraightoutofthewindshield(挡风玻璃)talkingonhercellphoneasshepassedfourcarsandaschoolbus.

Visionisthemostimportantsenseforsafedriving.Yet,driversusingcellphonesarelikelyto“lookat”butnot“see”objects.Itissaidthatdriversusingcellphoneslookbutfailtoseeupto50percentoftheinformationwhiledriving.Driversarelookingoutofthewindshield,buttheydonotreallydealwiththesituationontheroad.

Althoughthepublicappeartobeturningagainstcellphoneusewhiledriving,manyadmittheyregularlytalkortextwhiledriving.Thepolicesaythatninepercentofthedriversatanygiventimeareusingcellphones,andaboutoneinfourcaraccidentsaredirectlyrelatedtocellphoneuse.

Usingcellphoneswhiledrivinghasbecomeaseriouspublichealththreat(威胁).Afewstateshavepassedlawsmakingitunlawfultouseahandheldcellphonewhiledriving,buttheselawsgivethefalsemessagethatusingahand-freephoneissafe.

43.Whatwasthewomandoingwhenthecaraccidenthappened

A.Shewasbusypressingbuttons

B.Shewastalkingonhercellphone

C.Shewaslookingattheredlightahead

D.Shewaslookingforsomethinginthecar

44.Theword“vision”(paragraph2)referstothesenseof.

A.tasteB.touchC.hearingD.sight

45.Whatisthepercentageofthecaraccidentcausedbydriversusingcellphones

A.9%B.25%C.45%D.50%

46.Whatdoweknowaboutthelawsmakingitunlawfultouseahandheldcellphonewhiledriving

A.TheyarenotperfectB.Theyarenotnecessary

C.TheyarenotpracticalD.Theyarenotimportant

D

Manypeoplethoughtbabieswerenotabletolearnthingsuntiltheywerefiveorsixmonthsold.Butdoctorsnowsaybabiesbeginlearningontheirfirstdayoflife.Ababywillsmileifhisorhermotherdoessomethingthebabylikes.Ababylearnstogetthebestcarebysmilingtopleasehermotherorothercaregivers.Thisiswhenbabieslearntoconnectand“talk”withotherpeople.

Languageskillsarebelievedtodevelopbestinthefirstthreeyearswhentheplaceisrichwithsoundsandsights.Scientistssaychildrenshouldhearthespeechandlanguageofotherpeopleagainandagain.Thefirstsignsofcommunication(交际)happenduringthefirstfewdaysoflife,whenababylearnsthatcryingwillbringfoodandattention.

Researchshowsthatmostchildrenrecognizethegeneralsoundsoftheirnativelanguagebysixmonthsofage.Bythattime,ababyusuallybeginstomakesounds.Bytheendoftheiryear,mostchildrenareabletosayafewsimplewords,althoughtheymaynotunderstandthemeaningofthewords.By18monthsofage,mostchildrencansaybetweeneightandtenwords.Bytwoyearsofage,mostchildrenareabletomakesimplesentences.Byagesthree,fourandfive,thenumberofwordsachildcanunderstandquicklyincreases.Itisattheseagesthatchildrenbegintounderstandtherulesoflanguage.

47.Whendobabiesbegintolearnaccordingtodoctors

A.RightaftertheyarebornB.Notuntiltheyarefivemonthsold

C.WhentheyaresixmonthsoldD.Assoonastheyareoneyearold

48.Babieswillsmilewhen.

A.theyarewetorhungryB.theywanttogetthebestcare

C.theywanttotalktoothersD.theylearnsoundsandwords

49.Whatdomostchildrenbegintodofromagethreeorolder

A.MakesoundsB.Makesimplesentences

C.SayafewwordsD.Understandlanguagerules

50.Whatwouldbethebesttitleforthetext

A.TheLanguageofBabiesB.WhenDoBabiesLearntoTalk

C.TheRolesofCryandSmileD.HowBabiesUnderstandWords

非选择题

五.补全对话(共5句:每句满分为3分,共15分。)

根据中文提示,把对话中缺少的内容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这些句子必须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打句号的地方,用陈述句;打问号的地方,用疑问句。

(Waitress=W;Henry=H)

W:StarRestaurant.51

H:Yes.I’dliketobookatablefordinnerthisevening.

W:52,please

H:MynameisHenryJames.

W:53

H:Fourpeople,Canwehaveatablebythewindow,please

W:Noproblem,sir.54

H:We’llarriveat7:30.

W:Allright,sir,I’vetakeneverythingdown.

H:Thankyouverymuch.

W:55.

答案:51.CanIhelpyou

52.What’syourname/MayIhaveyourname

53.Howmanypeople(arecoming)

54.When/Whattimewillyouarrive

55.You’rewelcome

六.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设你是李华,学校组织夏令营,欢迎外国学生参加。请用英语写一封信邀请你的美国朋友Tim参加并告诉他夏令营的具体安排:

7月15日至8月12日

内容

上午:汉语、英语、国画课程

下午:中国文化与习俗讲座

周末:城市观光和旅游

注意:1.开头已为你写好

2.词数应为100左右

生词:文化culture

DearTim,

Howareyoudoingrecently

Yours,

LiHua

范文:

I’mwritingtoinviteyoutojoinusinasummercamp.Ourschoolplanstohaveafour-weeksummercamp,fromJuly15toAugust12.There’llbebothChineseandinternationalstudents.Inthemorningswe’llhaveclassesincludingChinese,English,andChinesepainting.Intheafternoonsthere’llbelecturesonChinesecultureandcustoms.Onweekendswe’lltouraroundthecityandvisitsomeplacesofinterest,suchastheGreatWallandtheSummerPalace.Wearesuretohavealotoffuntogether.Sowhatdoyouthinkofit

I’mlookingforwardtoyourearlyreply.

写作评分标准

1.评分原则:

①题总分为25分,分五档给分。

③纳入第五档次的作文应取得至少两位阅卷教师的认可。

④字数不足100或超过120的,酌情扣1-2分。

⑤拼写与标点符号的准确性视其对表达的影响程度予以评分。英、美式拼写均可。

⑥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表达,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2.评分标准:

第五档

(21分-25分)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行文流畅;使用了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无语言错误。

第四档

(16分-20分)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层次清楚;文字连冠;语法结构有变化,词汇比较丰富;有少量语言错误。

第三档

(11分-15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主体不明确;内容尚完整,有层次;语句较通顺;虽有不少语言错误,但也不影响内容表达。

第二档

(6分-10分)

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主体不明确;内容不完整,层次不清;缺少连贯性;语句欠通顺;有较多的语言错误。影响了内容表达。

第一档

(1分-5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跑题;内容贫乏,结构层次混款;语句不通顺,有严重的语言错误。

0分

附:成人高等学校高起专招生英语考试模拟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105分)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在下列每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的画线部分与其他单词的画线部分的读音不同。找出这个词。

1.A.dutyB.pushC.unionD.huge

2.A.quarterB.harmC.darknessD.garden

3.A.saveB.ladyC.lateD.travel

4.A.popularB.largeC.remarkableD.dark

5.A.churchB.chalkC.characterD.cheat

二、词汇与语法知识(共15小题;每题1.5分,共22.5分。)

6._______bytheair,thekitewentupintothesky.

A.PushingB.PushedC.HavingbeenpushedD.Havingpushed

B本题考查分词的用法。句意:在风的推动下,风筝飞到了天上。由于thekite和push之间是被动关系,所以此处应用动词的过去分词。

7.—She’sbrokenherarmagain.

—AgainI_______she_______everbrokenitbefore.

A.don’tknow;hasB.didn’tknow;hadC.didn’tknow;hasD.hadn’tknow;would

B本题考查时态的用法。句意:——她的胳膊又受伤了。——又受伤了?我都不知道她的胳膊以前受过伤。此处表示的是过去不知道,所以主句应该用一般过去时,从句应使用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的过去。

8.Beforewritingyourarticle,_______,collectyourmaterial,andprepareanoutline.

A.atopicshouldbeselectedB.atopictobeselected

C.yourtopicshouldbeselectedD.selectatopic

9.—Iusuallytravelbytrain.

—Whynot_______byplaneforachange?

A.totrygoingB.tryingtogoC.totryandgoD.trygoing

D本题考查固定用法。句意:——我通常乘火车旅行。——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尝试乘飞机呢?whynot后面跟动词原形,意为“为什么不做某事”,trydoingsth.意为“尝试做某事”。

10.Ifwe_______sooner,wemighthavegotthere.

A.startedB.hadstartedC.wouldhavestartedD.start

B本题考查虚拟语气。句意:如果我们早点儿出发的话,我们可能已经到那儿了。在if引导的条件句中,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虚拟语气的形式一般为从句的谓语是过去完成时(haddone),主句的谓语是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done。

11.Itwasafterhegotwhathehaddesired_______herealizeditwasnotsoimportant.

A.thatB.whenC.sinceD.as

12.Wateralways_______steamwhenboiled.

A.givesoutB.givesupC.givesoffD.givesin

C本题考查动词词组辨析。句意:水沸腾时会散发出水蒸气。giveout分发;giveup放弃;giveoff发出,放出;givein屈服。

13.Ididn’thearthephone.I_______asleep.

A.mustbeB.musthavebeenC.shouldbeD.shouldhavebeen

14.Sarahhadherwashingmachinerepairedthedaybeforeyesterday,_______she

A.didn’tB.didC.hadD.hadn’t

15.Atthefootofthemountain_______.

A.avillagelieB.liesavillageC.doesavillagelieD.lyingavillage

B本题考查倒装句型。句意:在山脚下,坐落着一个村庄。当表示方位的状语放在句首时,要用完全倒装。完全倒装是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此结构通常用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16.Whereisthefarm_______yourbrotherisworking

A.thatB.whichC.onwhichD.inwhich

C本题考查定语从句。句意:你兄弟工作的农场在哪里farm表地点,从句应由where或介词+which引导,A、B两项可排除。“在农场”要用onthefarm,故选C。

17.It’s_______goodfeelingforpeopletoadmiretheShanghaiWorldExpothatgivesthem_______pleasure.

A.不填;aB.a;不填C.the;aD.a;the

B本题考查冠词辨析。句意:欣赏上海世博会带给人们的快乐,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feeling前有形容词修饰,故加不定冠词。pleasure作“快乐,欢乐”讲为不可数名词。故选B。

18.Teachersrecommendparents_______theirchildrenunder12toridebicyclestoschoolforsafety.

A.notallowB.donotallowC.mustn’tallowD.couldn’tallow

A本题考查虚拟语气的用法。句意:教师们建议,为了安全起见,父母不应让12岁以下的孩子骑自行车去学校。这里是recommend引导的宾语从句,从句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19.Theyhaveproduced_______theydidlastyear.

A.twiceasmuchgrainasB.twicemoregrainas

C.twiceasmanygrainasD.astwicemanygrainas

A本题考查倍数的表示法。句意:他们已经生产了是去年两倍的粮食。本题倍数表示法的常用结构为:Ais…timesas+原级+asB。又因为grain为不可数名词,故用much修饰。

20.—Wouldyoutakethisalongtomyhomeforme

—.

A.WithpleasureB.That’srightC.NevermindD.Don’tmentionit

A本题考查日常交际用语。句意:——你愿意帮我把这个带回家吗?——非常愿意。Withpleasure意为“非常愿意”,表示同意对方的请求。That’sright意为“那是对的”,表示对方所说的话是正确的。Nevermind意为“没关系”,常用于回答对方的道歉。Don’tmentionit意为“不用谢”,用于回答对方的感谢。

三、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可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SometimesIfeelthatbeingthemotherofthreesmallchildrenislikeoperatingalargecircus(马戏团).21afternoonlastweek,mythreesonswereplayingpeacefullyinthebackyard(院子),22theballfromonetoanother.Ijumpedatthechancetotalktooneofmyfriends23thephone,butbeforeI24tothephone,Icouldtelltheboyshadbeguntoquarrelwitheachotheraboutsomething.Irushedoutto25peace,butbeforeIgotthereCharleshad26arockatMark,andhithimintheeye.BythetimeIgottothebackyard,theyhadbegunto27aboutthis.EvenDavid,theoldestboy,whowon’tusuallyfightwithanybodyabout28,wasinvolved(卷入).First,I29themstopfighting,andthenIexaminedMark’seye.Idecidedthatitwasn’tgoingtodevelopintoablackeye,butIfeltthattheyshould30atleastalittlefor31theyhaddone.“I’mgoingto32toyourfatheraboutthiswhenhecomeshometonight,”Isaid.“HeandIwillthinkofhowtopunishyou.”Thingswere33quietafterthatforabouthalfanhour,andthenCharles34aglassinthekitchen,andatalmostthesame35,Markfelloutoftheappletree.

21.A.CertainB.AC.SomeD.One

D词义辨析题。a和one都可以表示“一个”,但根据后面的afternoon,不定冠词要用an。

22.A.catchingB.throwingC.beatingD.playing

B词义辨析题。catch接住;throw扔;beat敲打;play玩。三个小孩子应该是互相把球扔给另一个人。

23.A.throughB.inC.onD.by

24.A.wentB.cameC.reachedD.got

D词义辨析题。get和reach都有“到达”的意思,但reach后不能跟to。

25.A.keepB.makeC.getD.have

B词语搭配题。makepeace意为“讲和,调解”,符合句意。

26.A.thrownB.hitC.beatenD.stricken

A词义辨析题。throw扔;hit,beat,strike都有“打击”的意思。throwat意为“朝……扔”,符合句意。

27.A.quarrelB.talkC.worryD.fight

D推理判断题。由下句中“最大的孩子大卫通常不会和别人打架……”可推断,他们开始打架了,故应选fight。

28.A.nothingB.somethingC.anythingD.anything

C词义辨析题。这里是指“不为任何事情和任何人打架”。Anything意为“任何事情”,符合句意。

29.A.toldB.orderedC.letD.made

D词义辨析题。told和order后要跟to。letsb.dosth.和makesb.dosth.都有“让某人做某事”的意思,但make表示强迫,let表示选择。

30.A.sufferB.punishC.criticizeD.beat

A词义辨析题。suffer遭受;punish惩罚;criticize批评;beat打。结合句意,B、C、D三项若用在句子中应该用其被动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A。

31.A.fightB.thatC.thingsD.what

D句法结构题。他们至少要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受到一点儿惩罚。what可引导名词从句,what在从句中作宾语。

32.A.tellB.speakC.reportD.inform

B词义辨析题。tell和speak都有“说”的意思,tell的用法是tellsb.sth.,speak后可以跟to。

33.A.prettyB.muchC.verymuchD.alot

A词义辨析题。pretty可以修饰形容词原级,表示“非常”;much修饰形容词比较级;verymuch修饰动词;alot一般修饰名词。

34.A.betB.hitC.brokeD.struck

C推理判断题。根据常识可知,查理斯在厨房里应该是把玻璃杯打碎了,因此应选C。

35.A.momentB.secondC.minuteD.hour

A固定搭配题。atthesamemoment意为“同时”,符合句意。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36.Thestorytookplace(发生)exactly.A.intheteacher’soffice

B.inanexamroomC.intheschool

D.inthelanguagelab

B事实细节题。由第一段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可知,故事发生在考试进行期间,故选B。

37.Thegirlwantedtoborrowapen,because.A.shehadnotbroughtapenwithherB.shehadlostherownonherwaytoschoolC.therewassomethingwrongwithherownD.herownhadbeentakenawaybysomeone

C推理判断题。由第一段倒数第二句话可知,她的笔坏了。

38.Theteachersawallthis,sosheaskedtheboy.A.togoonwritinghispaperB.tostopwhisperingC.toleavetheroomimmediatelyD.tostaybehindaftertheexam

D事实细节题。由第二段第一句话可知,考完试后,老师让他留下(stayintheroom)。

39.Thething(s)emphasizedinhertalkwas(were).A.honestyB.senseofdutyC.seriousnessD.alloftheabove

A事实细节题。由第二段第三句话可知,老师反复强调的就是诚实(honesty)。

40.WhoplaysthemostimportantroleinFather’sDaybecominganationalcommemorativeday

A.Mrs.Do.

B.MargaretChaseSmith.C.AnnJarvis.

D.WoodrowWilson.

B事实细节题。从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可知,是参议员史密斯于1972年帮助把父亲节推广为全国性节日的。

41.Fromthepassage,weknowintheU.S..A.oneshouldweararedcarnationifone’smotherpassaway

B.onMother’sDay,familiesoftengoouttohavebarbecuesC.onFather’sDay,peopleoftenstayathometocelebratethespecialdayD.Thepurposetohavethesetwospecialdaysistoshowlovetoparents

D推理判断题。由第一段可知,美国人民以两个特殊的日子向父母表示敬意,这便是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的母亲节和六月第三个星期日的父亲节。

42.Theauthor’spurposeofwritingthispassageisto.A.callonpeopletoloveandrespecttheirparentsB.introduceMother’sDayandFather’sDayC.tellthedifferencebetweenMother’sDayandFather’sDayD.showhowimportantfathersandmothersare

WhendidyoulastseeapolarbearOnatriptoazoo,perhapsIfyouhadattendedawinteractivityinNewYorkafewyearsago,youwouldhaveseenawholepolarbearclub.These“PolarBears”arepeoplewhomeetfrequentlyinwintertoswiminfreezingcoldwater.Thatday,theairtemperaturewas3℃,andthewatertemperaturewasabithigher.ThemembersofthePolarBearClubatConeyIsland,NewYorkareusuallyabouttheageof60.Membersmustsatisfytworequirements.First,theymustgetalongwellwitheveryoneelseinthegroup.Thisisveryimportantbecausetherearesomanydifferentkindsofpeopleintheclub.PolarBearsmustalsoagreetoswimoutdoorsatleasttwiceamonthfromNovemberthroughFebruary.

Doctorsdonotagreeaboutthemedicaleffectsofcold-waterswimming.Someareworriedaboutthedangersofaconditioninwhichthebody’stemperaturedropssolowthatfinallytheheartstops.Otherdoctors,however,pointoutthatthereismoredangerofaheartattackduringsummerswimmingbecausethedifferencebetweentheairtemperatureandwatertemperatureismuchgreaterinsummerthaninwinter.

ThePolarBearsthemselvesaresatisfiedwiththebenefits(oradvantages)ofcold-waterswimming.Theysaythattheirfavoriteformofexerciseisverygoodforthecirculatorysystem(循环系统)becauseitforcesthebloodtomovefasttokeepthebodywarm.Cold-waterswimmersusuallyturnbrightredafterafewminutesinthewater.Apersonwhoturnsblueprobablyhasaverypoorcirculatorysystemandshouldnottrycold-waterswimming.

Themainbenefits(oradvantages)ofcold-waterswimmingareprobablymental.ThePolarBearslovetoswimalltheyearround;theyfinditfunandrelaxing.Asone70-year-oldwomansays,“WhenIgointothewater,Ipourmytroublesintotheoceanandletthemfloataway.”

43.Doctors.

A.encouragepeopletotakepartincold-waterswimmingactively

B.pointoutthepossibledangerofbloodillnessduringcold-waterswimming

C.believeswimmingishelpfulbothinwinterandinsummer

D.havedifferentideasaboutthemedicaleffectsofcold-waterswimming

D事实细节题。从第二段可知,医生对冬泳的医疗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医生认为冬泳时体温降得太低,容易使心脏停止跳动,另一些医生认为在夏季游泳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44.Accordingtothepassage,somedoctorsbelieveitistruethat.

A.youarehealthyifcold-waterswimmingturnsyourskincolorblue

B.cold-waterswimmingcausesmoreheartattacksinsummerthaninwinter

C.cold-waterswimmingcanmakethebodytemperaturedangerouslyhigh

D.PolarBearsarebearsswimminginfreezingwater

B事实细节题。从第二段第三句可知,有些医生认为夏季气温和水温差别大,游泳时易发生心脏病,而冬季游泳却相反。

45.ThePolarBearsliketoswimalltheyearround,for.

A.theycanremainyoung

B.itisaneasywaytokeepthebodywarminwinter

C.theyfinditenjoyableandinteresting

D.theymightmeetfewertroublesinlife

C事实细节题。从第四段第二句可知,冬泳爱好者一年四季都游泳,这样他们感到快乐和轻松。

46.Thepassageismainlyabout.

A.agroupofcold-waterswimminglovers

B.thePolarBears’lifeinNewYork

C.doctors’ideasaboutcold-waterswimming

D.therequirementsofthePolarBearClub

A主旨大意题。本文讲述了冬泳爱好者的一些情况。

Thecommoncoldistheworld’smostwidespreadillness,whichisplaguethatfleshreceives.Themostwidespreadfallacyofallisthatcoldsarecausedbycold.Theyarenot.Theyarecausedbyvirusespassingonfrompersontoperson.Youcatchacoldbycomingintocontact,directlyorindirectly,withsomeonewhoalreadyhasone.Ifcoldcausescolds,itwouldbereasonabletoexpecttheEskimostosufferfromthemforever.Buttheydonot.Andinisolatedarcticregionsexplorershavereportedbeingfreefromcoldsuntilcomingintocontactagainwithinfectedpeoplefromtheoutsideworldbywayofpackagesandmailsdroppedfromairplanes.

DuringtheFirstWorldWarsoldierswhospentlongperiodsinthetrenches,coldandwet,showednoincreasedtendencytocatchcolds.IntheSecondWorldWarprisonersatthenotoriousAuschwitzconcentrationcamp,nakedandstarving,wereastonishedtofindthattheyseldomhadcolds.AttheCommonColdResearchUnitinEngland,volunteerstookpartinexperimentsinwhichtheygavethemselvestothediscomfortsofbeingcoldandwetforlongstretchesoftime.Aftertakinghotbaths,theyputonbathingsuits,allowedthemselvestobewithcoldwater,andthenstoodaboutdrippingwetindraftyroom.Someworewetsocksalldaywhileothersexercisedintherainuntilclosetoexhaustion.Notoneofthevolunteerscamedownwithacoldunlessacoldviruswasactuallydroppedinhisnose.

If,then,coldandwethavenothingtodowithcatchingcolds,whyaretheymorefrequentinthewinterDespitethemostpains-takingresearch,noonehasyetfoundtheanswer.Oneexplanationofferedbyscientistsisthatpeopletendtostaytogetherindoorsmoreincoldweatherthanatothertimes,andthismakesiteasierforcoldvirusestobepassedon.Noonehasyetfoundacureforthecold.Therearedrugsandpainsuppressors,suchasaspirin,butalltheydoisrelievethesymptoms.

47.Theauthorgaveusexamplestosupporthisargument.

A.3B.4C.5D.6

C事实细节题。由第一段的两个例子(爱斯基摩人和北极地区的例子)和第二段的3个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志愿者)可知,作者共举了5个例子来支持他的观点。故选C。

48.WhichofthefollowingstatementsisNOTtrueaccordingtothepassage?

A.Peoplesufferfromcoldsjustbecausetheyliketostayindoors.

B.TheEskimosdonotsufferfromcoldsallthetime.

C.Coldsarenotcausedbycold.

D.Apersonmaycatchacoldbytouchingsomeonewhoalreadyhasone.

A事实细节题。由最后一段第三句话可知,关于感冒为何在冬季更流行这一问题,科学家给出的一个解释是: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比其他时候更容易在屋里待在一起,这就使得感冒病毒更容易传播。由此可知,人们得感冒不是因为喜欢待在家里,而是因为经常待在一起使病毒更容易感染。故选A。

49.Arcticexplorersmaycatchcoldswhen.

A.theyareworkingintheisolatedarcticregions

B.theyarecomingintotouchagainwiththeoutsideworld

C.theyarewritingreportsinterriblycoldweather

D.theyarefreefromworkintheisolatedarcticregions

B事实细节题。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可知,在偏僻北极地区,探险者与外界的感染者接触后才会感冒。故选B。

50.VolunteerswhotakepartintheexperimentsintheCommonColdResearchUnit.

A.nevercaughtcolds

B.oftencaughtcolds

C.sufferedalot

D.becameverystrong

C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第四句话和第五句话可知,洗过热水澡后,志愿者穿上游泳衣,待在凉水里,然后在通风的房间里站着让身体晾干;一些人要一整天穿着湿袜子,一些人要在雨里锻炼至筋疲力尽。由此可以推断,志愿者要遭受极大的痛苦。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五、补全对话(共5句;每句满分为3分,共15分。)

根据中文提示,把对话中缺少的内容写在线上。这些句子必须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打句号的地方,用陈述句;打问号的地方,用疑问句。

提示:Tom和Jane初次见面,聊天中Tom让Jane讲一讲有关她家庭的一些情况。Jane有三个姐妹,没有兄弟。老大25岁,已婚并有两个孩子;老二22岁,在大学里学计算机;最小的17岁,念高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记者。

Tom:So,tellmeaboutyourfamily.Haveyougotanybrothersorsisters

Jane:Yeah.51.

Tom:Threesisters.Howoldarethey

Jane:Well,52.Thesecondoldestistwenty-two,andtheyoungestisseventeen.

Tom:Andwhatdotheydo

Jane:Theoldestone—that’sEllen—ismarriedandhastwochildren,andtheykeepherprettybusy.Janice,53.She’sstudyingcomputerscience.Andtheotherone,Cindy,isstillinhighschool.

Tom:54.

Jane:Oh,he’salawyer.

Tom:Oh,reallyAndyourmom55

Jane:Yeah,she’sajournalist.Sheworksforatravelmagazine.

51.I’vegot/havethreesisters(,butnobrothers)

52.Theoldestistwenty-five(yearsold)

53.thesecondoldest,isstudyingincollege/thesecondoldest,isacollegestudent

54.Whatisyourfather/Whatdoesyourfatherdo/What’syourfather’sjob

55.Doesshework,too/Issheworking,too

六、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写一篇记述在海滨度周末的日记,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初夏,风和日丽;有很多游人和小船;我们捡贝壳(shell),进行日光浴(sunbathe),玩得很愉快。

注意:(1)行文要流畅;

(2)要符合日记的格式;

(3)词数为100左右。

June15,2016,Saturday,Fine

SomeofmyclassmatesandIspentourweekendattheseaside.

Itwassunnyandalittlehot,butthewaterwascool.Theseawasblueandcalm.Itshonemerrilyunderthebrightsun.Therewereboatsfloatinghereandthere.Peopleinthemlaughedandsanghappily.

Wetookoffourshoesandwentintothecoolwater.Wewalkedalongthebeachinthewater.Somegirlslookedforshellsontheshore.Thenwelaydownandbathedinthesunorplayedgamesuntilitwastimetogohome.

THE END
1.降饮食小常识100条降饮食小常识20230821112805.docx健康饮食小常识100条健康饮食小常识 1. 多吃蔬果,增加纤维素摄入。 2. 避免同时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3. 适量饮用白开水,每天喝够八杯水。 4. 调整食量,平衡热量摄入。 5.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证代谢和免疫功能。 6. 不吃饱肚子就睡觉,避免胃酸反流。 7. 不乱七八糟的饮食组合,合理搭配营养成份...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1/8106030033005123.shtm
2.阴阳师小常识小动物科普阴阳师目前有15种小动物:三花猫、狸花猫、小白猫、柴犬、秋田犬、银狐犬、茨球、赤血犬、三目、熊本熊、贪吃鬼、泡泡、花缘猫、酷企鹅及蛋黄哥。 其中有6种小动物是会给阴阳师带来奖励(加成+协战奖励):三花猫、狸花猫、小白猫、柴犬、秋田犬及银狐犬。 https://ds.163.com/article/61c57a7ac5a3250001c3fb27/
1.你不知道的冷知识:1.苍蝇尝起来,居然有点甜,神奇吧?2.三花猫...29. 蜜蜂的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为了花和蜜,勤劳不已。 30. 鲸鱼种类超过300,海洋的宝藏。 31. 狮子、老虎、熊,一顿饭能吃超过100磅肉,食肉动物的胃口。 32. 猫咪爱睡觉,一天睡15小时,这就是它的生活态度。 33. 狗的鼻子印记,和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https://www.yoojia.com/article/5264762786292934035.html
2.科学小知识大全100必知的科学常识科学小知识是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趣且实用的科学事实。从星际旅行到化学反应,这些小知识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学习这些小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储备,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科学小知识大全吧。 科学小知识大全100 1https://www.puchedu.cn/ziyuan/21816.html
3.关于科学的小常识46.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47.月亮有810亿磅重。 4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4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2千条肌肉。 50.河马跑得比人快。 科学的小常识2 1.吃了辣的东西,感觉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许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https://m.jy135.com/shenghuo/291048.html
4.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科学小知识大全科学常识100题含答案摘要:对小学生阶段来说,是吸收各类知识最快的时期,这个时候学习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一些科学常识可以使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社会与生活,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maigoo.com/top/437397.html
5.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总结15篇)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总结15篇) 常识的定义 常识属于一个矢量,它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代的变化而定义的,现代社会定义的常识不一定能用在旧社会,在某一个圈子或者国家流行的常识也不一定能适用于其它领域。常识具体指的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而无论是任何学术问题或是人与人之间基本...https://www.ruiwen.com/word/shenghuozhongdekexuexiaochangshi.html
6.降饮食小常识10条健康饮食小常识。 1 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水能清洗肠胃。 2 每天养成喝水的习惯,每天至少也有一升以上吧。 3 避免暴饮暴食,晚上九点之后也最好不要吃零食。 4 多吃些纤维食物 5 吃方便面的时候,先用温水来洗净方便面,搅拌后倒掉有蜡涂层的水,重复后在用另一壶水煮面,因为方便面有一层蜡涂层,大量积累在体内...https://mip.yjbys.com/edu/jiankangguanlishi/224420.html
7.生活常识趣味问答题生活常识小知识问答1、生活常识问题 小头爸爸 2、谁有趣味知识问答题? 01. 有一只熊走过来 有备而来(有bear来) 02. 第十一本书 不可思议(book11) 03. 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 不修边幅(不休蝙蝠) 04. 一个人被刷成金色 一鸣惊人(一名金人) 05. 羊停止了呼吸 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http://news.cncjw.com.cn/xinwen/2022/1129/78990.html
8.校园安全小知识儿歌3. 安全小知识儿歌50字(安全小知识,50字以内,不低于30字,急) 4. 校园冬季安全小知识(冬季校园安全小常识) 5. 校园安全小知识20字(校园安全小知识20条都有哪些) 6. 校园安全小知识问答 7. 安全校园小知识 8. 校园集体活动安全小知识 校园里安全小知识资料(校园安全知识资料简短) 1.校园安全知识资料简短 、...https://www.lishixinzhi.com/cc/199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