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逻辑清楚:总分总或总分逻辑答题(看不同题而定);
②专业术语:话可短,最好用专业术语,描述恰当和清楚;
③分点叙述:一定要分点叙述,条理分明,不要一大段话堆在一起,评阅老师一目了然;
④尽量多写:在保证自己的答案没有错的前提下,尽量多写几个要点;
⑤图文并茂:有些题尽量配一些简图(如:如何降低楼板撞击声)。
我是重要的真题,你懂的
▼
(1)上海地区高层建筑适用的外墙保温类型及原因。(5次,17/16/15/13/12年)
总——适用保温:内保温、夹心保温、组合保温;
分——原因:台风天气考虑;安全防火考虑;内保温升温(降温)比较快,适合于间歇性采暖尤其上海地区房间使用;本身做法简单,造价较低;对墙体外饰面装修材料要求没有外保温严格等;
总——综上:内保温、夹心保温、组合保温较为适合,且其中内保温是最适合上海地区。
(2)简述我国北方地区与上海地区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建筑构造技术的差异。(1次,16年)
总:北方地区——注重保温,适合用内循环式通风幕墙
上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合用外循环式双层通风幕墙
分:内循环:内层采用单层玻璃幕墙或单层铝合金门窗,外层采用封闭的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在室内进
行,循环的是室内空气,对采暖地区有利;靠机械系统;夹层空间内一般需设置电动百叶和卷帘。
外循环:内层幕墙一般为中空玻璃幕墙,外层幕墙为单层钢化玻璃幕墙;每层上下均设通风口,冬
季关闭,自然保温,夏季开启,实现自然通风降温,减少太阳辐射影响。
总:不同地区根据热工设计要求选用不同双层幕墙,以达到保温或隔热目的。
(3)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的关系(3次,15/14/13年)
定义: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用f表示,单位为g/m3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水蒸气含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达,用φ表示,φ越小,表明空气越干燥,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较强;φ越大,表明空气比较潮湿,能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较弱。
关系: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
气候变化:当温度升高时,空气中绝对湿度不变,相对湿度变小。例如,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于是空气里的水蒸汽也就相应地增多。所以在一天之中,往往是中午的绝对湿度比夜晚大。而在一年之中,又是夏季的绝对湿度比冬季大。但由于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又可能是中午的相对湿度比夜晚的小,而冬天的相对湿度又比夏天的大。
(4)请简要列举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处理方法?(3次,16/14/11年)
降低楼板撞击声可以从声源、传播过程、接受者三方面考虑。
声源处:弹性面层,楼板表面粘贴沥青地面或铺设各种地毯,这是隔离楼板撞击声最有效而简便的措施。
传播过程:弹性垫层,建立“浮筑地面”。即在地面板和承重楼板间配置弹性垫层材料,如矿渣棉、玻璃棉毡等材料,使振源和承重楼板隔离开,从而减低撞击声的传播。
接受者:隔声吊顶,承重楼板下用金属弹簧或橡胶制品悬挂吊顶板,使地面板和吊顶板完全隔离,这对隔离撞击声是很有效的,造价高和构造较复杂,仅适用于播音室、录音棚、音乐厅等对隔声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5)装配整体式建筑(3次,17/16/13年)
解释: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特点: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湿作业大大减少;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等。
(6)简述玻璃幕墙防火措施/防火要求有哪些措施(3次,15/14/13年)
1)幕墙与主体结构内的楼板、内隔墙交接处的空隙部分必须严格进行防火填缝处理,一般采用难燃烧材料填缝,并用厚1.5mm以上的镀锌耐热钢板封口,不得采用铝板,在接缝处与螺丝口另用防火密封胶封堵。
2)规范规定幕墙在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板年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材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对不设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建筑幕墙,必须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同时,在靠幕墙处的的吊顶内需加密设置自动喷淋的喷头。
5)对防火要求高的玻璃幕墙,可用单片防火玻璃或由其加工成的中空或防火玻璃。
6)点支式玻璃幕墙与隔墙楼板间隔处,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用防火板托住,防火板与玻璃的间隙用防火密封胶密封并作技术处理,有条件也可以用防火玻璃层间隔。
(7)节能三要素(2次,17/16年)
采集:采集是建筑节能的保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通过南向开敞度、加大日照面积、墙面平直、被动式太阳能集热、调整窗面积等方式进行采集自然能量。(建议配简图)。
(8)根据房格尔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因素有哪些/PMV热舒适方程式(1次,17年)
根据丹麦房格尔观点,影响身体热舒适物理量6个,热感觉等级分为7个等级。
①空气温度t、②空气相对湿度φ、③气流速度V、④环境平均辐射温度θ、⑤人体新陈代谢率m、⑥人体衣着状况R,其中前四个也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
PMV值按人的感觉分为很热、热、稍热、舒适、稍冷、冷、很冷7个等级,根据国际标准化(ISO)规定,PMV在-0.5~0.5范围内为室内热舒适指标。
(9)体型系数(2次,17/16年)
(10)简述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冷凝原因及其危害(2次,17/15)
围护结构由于冷凝而受潮可分为两种情况:表面凝结和内部凝结
表面凝结: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围护结构壁面温度过低,导致壁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产生表面冷凝;
内部凝结:当水蒸气通过外围护结构时,遇到结构内部某个冷区温度达到或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即形成凝结水。
危害:表面凝结水有碍室内卫生,某些情况下还直接影响生产和房间的使用;内部冷凝使保温材料受潮,保温能力降低,此外由于内部冻融交替作用,保温材料将遭到破坏,从而降低结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11)什么是热桥及危害(2次,17/15年)
定义:指处在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梁、柱、肋等部位。因这些部位传热能力强,热流较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故称为热桥。
分类:根据位置不同分为贯通式热桥和非贯通式热桥。
危害:容易造成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滴水,对生活和健康影响很大;散失室内热量,破坏室内稳定性等。
(12)叠合楼板(2次,16/15年)
定义: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二者叠合而成,称为预制薄板叠合楼板,简称叠合楼板;
分类: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板和普通钢筋混凝土薄板两种;
作用:预制薄板既是叠合楼板结构的一部分,同时又起到永久模板的作用;
叠合楼板的总厚度取决于楼板的跨度,一般150~250mm,楼板厚度以大于等于薄板厚度的两倍为宜。
做法:为便于现浇面层和薄板有较好的联系,预制薄板上一般加工成排列有序直径50mm,深20mm的圆形凹槽或在薄板面上露出三角形状的结合钢筋。
(13)安全玻璃(1次,16年)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以及由这两种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等几种。
钢化玻璃分为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两种,全钢化玻璃经特殊热处理后能提高玻璃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半钢化玻璃又称强化玻璃,可加工成热反射玻璃,可用于全玻幕墙的玻璃肋。
夹层玻璃: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入透明或彩色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即PVB胶片),经高温高压黏合而成的复合玻璃。一般PVB胶片采用干化加工合成的夹层玻璃。当遇到破损时,夹层玻璃是唯一能保持完整及良好视觉效果的安全玻璃。
(14)试比较屋顶架空隔热和实体材料隔热的性能与原因(1次,16年)
架空隔热与传统实体材料隔热相比,架空隔热屋面有着降温效果好、保温能力强、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再分别介绍隔热原理,架空隔热——通风,材料实体隔热——改变材料导热系数。
(15)简述博物馆照明(2次,15/12年)
照明特点:给观众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考虑对展品的保护,减少光辐射(包括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的损害。
照明质量的要求:
①照度均匀度(对于平面展品,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8,但对于高度大于1.4米的平面展品,则要求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4等);
②眩光限制(在观众观看展品的视场中,不应有来自光源或窗户的直接眩光或来自各种表面的反射眩光等);
③光源的颜色(在陈列绘画、彩色织物、多色展品等对辨色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一般显色指数(Ra)不低于90的光源作照明光源。对辨色要求不高的场所,可采用一般显色指数不低于60的光源作照明光源);
④立体感(对于立体的展品,应表观其立体感。立体感应通过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的结合来实现);
⑤陈列室表面的颜色和反射比(墙面宜用中性色和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6;地面宜用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3;顶棚宜用无光泽的饰面,其反射比不宜大于0.8)。
(16)列举说明哪种户外或室内空间更需要使用高显色性的光源?(1次,16年)
显色性: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
画室、印刷、照相制版、电影放映、投影等领域对显色性提出较为严格要求,如果显色性太低,会影响观察者所观察到的物体色泽发灰,不能正确的观察出物体的真实固有颜色,更不可能调色等绘画表现;
此外,像手术室一般照明光源应接近自然光,色温宜在4000~5000K之间,通常显色指数Ra≥90,以便于清楚辨明组织和器官的实际状态。
(17)采暖度日数和空调度日数(1次,15年)
u采暖期度日数:采暖期内各天日平均温度与室温18℃之间的温差值的总和(℃·d)
u制冷期度日数:制冷期内各天日平均温度与室温28℃之间的温差值的总和(℃·d)
(18)某星级酒店,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为24度,室内需要穿毛衣。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为24度,同一人却需要穿短袖,试解释原因。(1次,15年)
答:人和外界热交换的主要方式为:辐射、对流、蒸发。在室内温度同为24℃的情况下,人与空气的对流,及其汗液的蒸发是差不多的,但
冬季:外墙受到的太阳辐射作用较弱,且室外温度较低,外墙和室外空气的导热对流使热量通过墙体向室外传递。导致墙体温度较低。
夏季:外墙受到的太阳辐射作用较强,且室外温度较高,外墙和室外空气的导热对流使热量通过墙体向室内传递。导致墙体温度较高。
因此夏季和冬季人的辐射换热量不相同。
(19)简要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并说明可以通过哪些建筑设计方法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1次,15年)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这种特殊的气温分布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
解决措施:减少空调使用、降低容积率、增绿多水。
①风道作用:利用通风带走局地热量堆积,有效形成导风巷。需注意的是:巷道的连续性、平避性(避免突兀)、方向性(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汇合性(将巷道设计成东南和西南两个主导向,在热岛汇合)。
②漏斗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漏斗作用即上大下小的倒棱台空间。影响因素包括:A.尖塔造型(天空可见度大,散热面越大,对散热有利);B.避免高空出挑(出挑下部形成热涡流)C.按需设置空中廊道(阻碍堆积热量向上释放,底部宜为倒锥形。)
③开放作用因素:开放空间需面向夏季主导风向,降低风面,使风量集中在下面。
④散点作用:城市密集区高层建筑单体按散点布局,主张圆形、尖劈平面和较大空间间距。
(20)柱面照度(1次,14年)
光源在给定的空间一点上在一个假想的圆柱面上产生的平均照度。
(21)霜洞效应(1次,13年)
晴朗的天空夜晚,当地面急剧冷却,而引起的贴近地面的空气急剧变化,在地形交错地区,冷空气沿山坡下降,停滞在低热处,形成霜洞效应。
(22)玻璃幕墙的节能措施(1次,13年)
1玻璃幕墙建筑节能途径可以通过改善玻璃幕墙的热量传递、空气交换、日光照射、噪声控制来实现:
1)采用镀膜LOW~E玻璃、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
2)采用复合绝缘(断桥)铝合金玻璃;
3)减少开启窗面积、提高密封性胶性能、改进节点密封性能等,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
4)采用百叶、格栅等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辐射;
5)采用玻璃贴膜(相对简易可行),利用现有玻璃贴膜,阻隔大量紫外线,使之既能满足隔热又提高安全性能等级(玻璃碎而不掉)。
(23)门窗保温措施(1次,13年)
1、窗的保温——保温能力最差
(四个方面入手:窗本身、窗墙比、缝隙、窗户得热)
(1)提高窗的保温性能(窗框、玻璃、窗帘)
①提高窗框保温性能(材料的对比)
·几种常用窗框材料的导热系数值比较:
塑料<木<断热铝合金<一般铝合金——推荐使用:塑钢窗、铝塑窗、木塑窗等
·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用保温砂浆或泡沫塑料填充密封。
·窗框应该设在墙体中部,防止窗洞口周边内表面温度过低
②增加玻璃部分的保温能力
·增加空气间层——利用双层窗或中空玻璃,空腔中也可以充入惰性气体
·利用热反射膜——镀膜玻璃(常见: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
③室内附加保温层
如内部挂窗帘等:铝箔窗帘,窗户的热阻将提高2.7倍
(2)控制各向窗墙面积比(北0.25、东西0.30、南0.35)
·窗墙面积比:表示窗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
的面积)的比值。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区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北向≤0.25;东、西向≤0.30;南向≤0.35。
·当建筑设计上需要增大窗墙面积比时,需加强墙体保温能力
(3)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门窗气密性
·在缝隙处设置橡皮、毡片等密封条,提高气密性
·木窗上同时采用密封条+减压槽
·平开窗比推拉窗气密性好
(4)提高窗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太阳辐射得热系数)(特构)
·夏热冬冷地区,则需权衡保温、太阳辐射得热及夏季隔热等方面的矛盾。
·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系数(SHGG):
室内实际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入射到玻璃外表面的太阳辐射量之比
SHGG越大,室内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多
2.门的保温
(1)加强缝隙的处理
(2)使用保温性能较好的门扇
(3)增设门斗
(4)在满足消防的情况下尽量不设不走人的门
(5)在常开的门上增加闭门器
(24)光学部分——荧光灯符号T5和T8(1次,13年)
光源符号的含义:以F28T5为例。F:光源类型(线型荧光灯);28:功率(28W);T:形状(管状);5:直径为5/8
(25)请对夏季致凉设计方法进行简要总结,并以相应案例说明(1次,12年)
原则:夜间降温,白天少得热,通过绿化蒸发散热。
手段:
1、通风致凉:1)洞口朝向主导风向;2)洞口面积比例适宜:通风优劣取决于出风口;3)穿堂风(风流通过整个房间的能力);4)吸风口位置越低越好;5)烟囱效应:设置拔风井,提高中性带,增加流入面;
2、夜间辐射:应减少建筑和室外的遮挡;
3、遮阳:遮阳是为达到白天少得热的有效措施;
4、墙体色彩与质地:外墙表面宜选用光洁,色彩淡雅的表面材料,以利反射太阳辐射,尽量减少墙体吸热;
5、隔热构造:如屋面做架层隔热层,墙面设隔热保温层;
6、绿化降温:建筑绿化可以蒸发散热并起遮阳作用;
7、水面利用:大面积水体并加设喷泉使坏境温度受蒸发影响而降温,并利用通风将低温空气引入室内将有效改善室内环境;
8、喷淋屋面:屋面淋水可以通过蒸发降温,效果好,但造价高,构造复杂;
9、蓄水屋面:蓄水屋面可以成为冬暖夏凉的温度“调节器”,蓄水屋面通过上部所设的可控保温隔热板对冬夏两季的合理控制,可以起夏季降温,冬季采暖的作用,效果甚好,但防水构造比较复杂。
(26)从节能和安全角度考虑,高层住宅的外开窗应注意什么(1次,11年)
节能角度:
①控制窗墙比
②提高窗户气密性
③选择高质量的窗框构件
④考虑窗户的隔热保温,采用断桥铝窗框、双层玻璃或LOW-E玻璃等,根据需要设置遮阳
安全角度:
①高层住宅不宜使用外开窗,若必须使用外开窗时,应使用质量可靠的五金构件(一般为不锈钢材料)。当为单扇外平开窗时,为便于擦窗,应选用长脚铰链或平移式铰链。
②窗台高度不宜低于900mm,当窗台低于800mm时,窗外又无阳台或平台时,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③底层开设的窗户均要有防护安全措施;面向走廊或公共部位开窗,应不影响人流的行走,并应考虑防护安全措施及私密性要求。
(27)在夏热冬冷地区(上海)设计建筑中庭时,对屋顶采光天窗在安全性、舒适性和构造技术等方面有何措施和要求?(1次,09年)
1、建筑节能。重点考虑屋顶天窗的保温、隔热、隔声、通风及遮阳问题,满足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
2、防火与安全性。一般选用钢化夹层中空玻璃,规范规定:当屋面采光天窗玻璃最高点距地面大于5m时,必须使用夹层玻璃;用于屋面的夹层玻璃。其夹层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mm;屋面采光天窗安全玻璃应置于中空玻璃内侧。同时为解决火灾烟气排放,在设计是还要考虑设置电动、手动或自动控制的防排烟天窗;
3、建筑建造节点与细部设计。主要解决采光天窗防排水和室内凝结水的排放与通风问题。
(28)在保证建筑安全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什么结构体系能减轻建筑自身重量?其围护结构选用什么材料和构造才能做到既轻又节能,以适应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1次,09年)
可以由轻型钢结构材料做承重骨架,配合楼板,屋面板和墙板等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整栋建筑物。
钢结构的三大核心价值:最新的结构、最短的工期、最好的延性。
1、围护构件:
a、轻质复合材料外墙板骨架、外表面层、保温层、内表面层;
b、钢筋网架水泥墙(泰柏板)3~D板;
c、轻质加气砼外墙板。
2、轻钢建筑的楼板结构主要有现浇、预制装配、装配整体式。
3、屋顶
为减轻重量宜铺设大张薄型瓦材为宜(大张薄型彩色沥青油毡瓦、彩色pvc塑料瓦材)。
(29)被动节能(1次,16年)
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色彩的巧妙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组合,构造措施恰当,并采取一些与建筑构配件密切结合的太阳能采集、保持、贮藏和辐射分布的装置,并在不消耗常规能源的情况下解决冬季采暖与夏季通风的问题的节能手段叫被动节能。
(30)视觉适应(1次,2014年)
相信大家大题应该都复习的差不多了,最后再补充一句,大题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考技术的娃们来说,填空和选择往往是丢分点,它往往决定你最后能不能考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