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C)的方针。
A.安全生产、效率第一、以人为本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公政高效
2、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B)h
的在职安全教育。
A.10B.20C.30D.40
3、矿山企业(D)分配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
劳动。
A.可以B.特殊情况下可以C.一般不得D.不得
4、除特殊情况,24h内,任何作业人员不得被
强制滞留在井下(B)h以上.
A.6B.8C.10D.12
5、依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矿
山企业应每(D)年,为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A.半B.1C.1.5D.2
6、每个矿井至少应有(B)个独立直达地面的
安全出口。
A.1B.2C.3D.47、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并取
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B)上岗作业。A.经批准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下可以D.一般不得
8、《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出矿巷道、行灯照明电压为不得超过(B)的安全电压。
A.3v
B.36vC.220vD.380v
9、《规程》规定,矿山至少每(A)年进行一次反风实验.
A.1B.2C.3D.410、依照《规程》的规定,井口标高必须高出
历年最高洪水位(A)m以上。
A.1B.5C.10D.15
11、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D)m以上,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A、0.5
B、1
C、1.5
D、2
12、停产(C)个月以上恢复生产的地下矿山,
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评价。
A、1
B、3
C、6
D、12
13、新进入地下矿山的作业人员在接受完安全教
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后,由老工人带领工作至少(D)个月,方准进行独立作业。
()
B、2
C、3
D、4
14、调换工作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D)培训。
A、三级安全教育B、特殊工种教育C、安全管理人员教育D、新岗位安全操作
15、提升人的钢丝绳每(A)年必须经检测检验机构检测一次。
A、半
C、2
D、
1.5
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发布与实施的
A、2005年6月22日,2006年9月1日;
B、2006年6月22日,2006年9月1日;c、2006年9月1日,2006年10月1日;D、2006年6月1日,2006年9月1日;
17、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以人为本,安全至上C、平安是福
18、矿山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
(A),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A、教育和培训;B、宣传和指导;C、宣传和
培训
19、矿山企业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
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A)标志。
A、安全警示
B、商品
C、安全20、矿山企业发
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
立即(B),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上报
B、组织抢救
C、停产
21、从业人员发现(A),应当立即向现场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B、事故隐患
C其他不安全因素
22、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C),在规定的期限内,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者毁坏。
A、矿柱B、岩柱C、矿柱、岩柱
23、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
(A),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A、责任制
B、注意事项
C、规程
应少于(C)学时。
A、48
B、60
C、72
25、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B)米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护栏等防护设施。
26、非金属矿山常见的事故有:(C)
a、触电事故B坠落事故C、冒顶片邦事故,触
电事故,坠落事故,透水事故,爆破事故等
27、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A)。
A、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完工
C、验收
28矿山应使每个职工熟悉应急预案,并且每年至少组织(A)次矿山救灾演习
29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
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少于(A、
30B、50C、100
A)米。
30、报废的井巷和硐室的入口,应及时封闭。封闭之前,入口处应设有明显的(C),禁止人员入内。
A、照明
B、栅栏
C、标志
31、井筒与水平大巷连接处,应设绕道,人员不得通过(B)。
A、梯子间
B、提升间
C、绕道
32、在运输巷道内,人员应沿(
A、行车道
B、人行道B)行走。
C、安
全的地方
33、“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B)。
A、违章冒险
B、违反劳动纪律
C、违章操作
34、地下爆破作业地点有毒气体允许浓度规定
3
CO为(A)mg/cm。
A、30
B、5
C、15
D、10
35、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不低于-专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有必要的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