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与流体力学(精选5篇)

工程流体力学主要研究的是流体静止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的学科,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热能利用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理工科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因此,新形势下积极思考和探索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方法对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流体力学“教与学”问题调研

通过对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1.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尤其对学生掌握经典力学和高等数学的要求较高。此外,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本身研究对象是流体,研究对象不具有固定的形状、研究理论比较抽象、经验公式繁多且推导过程复杂不易理解。以上特点导致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

2.学生“学”存在的问题

3.教师“教”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形势的影响下,教学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具有很大影响。教师不能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上课自己沉浸于“讲”课的过程中,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听”课的感受,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

这种教学方式造成的更大危害是逐渐使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与教师交流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2)教学内容老旧,讲课内容局限于教材本身,没有或很少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举例说明,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本门课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疑问。(3)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板书很少,或者几乎就摒弃了板书。此外,课件的制作质量不高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方面。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教材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材的选取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要求、学生的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所以,选取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重点应侧重于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公式的运用,力图做到概念准确、通俗易懂、内容均衡、学以致用。此外,任课教师根据科学的发展能够及时更新和补充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和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思考的兴趣。

2.兴趣是重要的前提

3.“教”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Researchandpracticeofteachingreformmodeof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

LiXiaochuan,HuangXiangyong

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127,China

Abstract: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isthespecializedfundamentalcourseofthermal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TEPE)specialty.Accordingtopresentsituationin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teaching,thenewwaysofteachingreformaboutthiscurriculumareputforwardinthispaperonthebasisofin—depthresearchandanalysisof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the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teachingreformmode;researchandpractice

工程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流体静止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热能利用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理工科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因此,当前新形势下积极思考和探索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方法对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学院学生的教学现状,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教”与“学”方面的改革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1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改革思路,笔者对本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研,主要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教”和学生“学”方面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

1.1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本身特点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等,尤其对学生掌握经典力学和高等数学的要求较高。此外,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本身研究对象是流体,研究对象不具有固定的形状、研究理论比较抽象、经验公式繁多且推导过程复杂不易理解。以上特点导致了本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不理想[1]。

1.2教师“教”的方面

1.3学生“学”的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在学生“学”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上怕吃苦、自制力较差、学习态度浮躁的现象。(2)在上课前不提前预习本次课程所讲述的内容。(3)课堂上不能集中思想认真听课,课下提不起兴趣认真复习、做作业。

2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现代大学的职能,特别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和研究的相互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指导学生,强调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阅读、分析、讨论和推理判断能力,实践证明,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1.研究题目的选择与引入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通过以下两个现象来认识流体连续性方

北京理工大学第十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程的物理本质:

第一,黄河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那么黄河壶口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呢?

图1黄河壶口瀑布

第二,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5807次列车失事。列车被风吹翻,看似是个笑话,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2007年2月28日凌晨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在行至南疆线珍珠泉至红山渠间42千米处时,遭遇13级飓风,风速达到37~41.4米/秒,造成机车后9至19位的后部车厢全部脱轨,导致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那么其中的原因该作何科学解释呢?

图25807次列车失事图片

黄河壶口瀑布及列车被风吹翻现象中均蕴含着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本质。问题提出后,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利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根据对上述现象进行物理问题简化,提出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的推导过程。

设想有一根管道,流体在由入口断面A1、出口断面A2和管壁(三者构成控制面)围成的流域(控制体)内流动,如图3所示。

图3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推导示意图

假设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均质流体,意味着流域内的

质量不变,且密度ρ为常数,则。又

因沿管壁没有流体的流入与流出,有:

得到不可压缩流体流动总流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方程:u1A1=u2A2。

由于假设入流断面和出流断面的速度都为匀速(断面平均速度),故这也是一元流动的连续性方程,表明总流沿任意过流断面的流量是相等的。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强调教师选择教材内容、案例或课题,学生利用案例资料,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新知识,掌握内在规律,从现象中发现物理本质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分析问题,并采用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兴趣。

2.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

(a)速度矢量分布图(b)压力分布云图

图4喷管内流动的CFD计算结果

将这些计算结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基于连续性方程的基本物理内涵去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图5进、出口质量流量的差异

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解释。这是进行研究型教学过程的关键。另外,如果有条件,最好采用师生互动,共同进行仿真计算和研究的方法。教学和训练方法要表现较强的科学研究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通过前面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值模拟这一现代研究手段及研究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达到了将现代研究方法引入课堂的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在介绍完数值模拟平台的使用,并对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具体到本次教学,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解释“黄河壶口瀑布形成原因”,以及“列车被风吹翻的原因”。

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中,既要照顾到流体力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又要反映现代计算技术在流体力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笔者的实践和体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必须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只有通过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才能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更新教学

手段,丰富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实施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趋势,已经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认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收效显著、发展前景可观,是一种值得我们研究与使用的教学模式。

2.教学题目的选取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必须有针对性

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以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为宗旨。其中题目的选取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题目应来自于工程实际,有工程背景和深入研究的空间。同时也要注意题目不宜选得过于复杂,且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得比较好。在实施过程中,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要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教学体系。例如与流体接触密切的专业,如流体机械及工程方向的学生,设置的CFD部分理论和上机实验内容可略多。而对于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工程等普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可少讲理论,主要参与简单的工程实际流动问题的模拟解决实验。上机实验的内容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来选定,结合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案例计算和分析。

3.进一步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譬如在数值计算中需要正确地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合理地选择数学模型,恰当地划分网格和进行迭代计算,最后还需要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可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因此,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发生、发展直至达到平衡的全过程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此外,通过改变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等因素,低成本、高效率地求得在不同条件下的计算解。因此,数值模拟为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提供了进行各种尝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尝试和探求规律的习惯,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成功智力理论;物流TheDesignofthelogisticalpracticeteachingsystemofhighervocationalinstitutebasedonsuccessfulintelligencetheory

FENGJia(Zhongshanpolytechnic,ZhongshanGuangdong528404)

【Abstract】Basedonreflectionsonthepositionofthepracticeteachingsystemofhighervocationalinstitute,thispaperclearedthefundamentalandstrategicposition.Basedonthesuccessfulintelligencetheoryandtherequirementofcompaniestohighervocationalstudents,thispaperredesignedthepracticeteachingsystemofhighervocationalinstitute,fromtheidearoute,objective,content,managementandsecuritysystem.

1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思考

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理解来自于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通过大量的企业访谈和高职学生就业情况反馈,笔者清楚的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培养规格是不同于科研分析型或者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企业把对高职学生的第一线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和职业化素养放在最基本的位置上,然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

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责任来看,首先,通过培训学生第一线实操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使学生获得相应行业的谋生手段。其次,高职院校在谋生的基础上给学生铺垫一条由基层操作人员向管理人员发展的职业成长路径。可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应该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

2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1985年基于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弊端及其对教育的不利影响而提出的。所谓成功智力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用以达成人生目标的智力。斯腾伯格认为,为了达到个人、群体的文化目标而去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包括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三个方面。

2.1实践性智力。实践性智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想法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性智力体现在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示范、展现、操作、使用和应用等能力上。缄默知识是实践性智力的核心。缄默知识是基于区别可以结构化、编码化的理论知识等显性知识形式而提出的。

2.2分析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是指个体在遇到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知觉、记忆、比较、分析、解释、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个体运用分析性智力,在问题初现时便能觉察到其所在;能准确地定义问题,甄别出问题的轻重缓急;仔细地制定解题的策略,尤其注重长远的规划;能尽可能准确地表征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能斟酌风险和回报的比率,以保证资源分配的最优化;能对其问题解决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3创造性智力。创造作智力是指个体打破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运用而产生新颖有趣结果的能力。个体的创造性智力主要包括想家、假设、构思、创造和发明等能力.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智力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智力形成与后天实践、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智力发挥与具体情境之间的关系。

3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话动的各要索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话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要素。

3.1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总思路。根据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本文将高职学生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一线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化素养;第二层次是晋升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的应变分析管理能力;第三层次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三个层次能力又依次对应了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路径:初次就业岗位——晋升岗位——未来成就。如图1所示。

根据成功智力理论和企业要求对高职学生能力层次的划分,本文将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也对应地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图1高职学生能力层次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示意图

“点”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商务谈判、仓储和货运等多门专业课程为载体,设计一个多“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训学生在物流第一线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使之能胜任初次就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点”实践教学项目的基础性、系统性、学生人数的大量性和教学节奏与生产经营节奏的差异性等多方面原因,“点”实践教学项目采用以课程为载体,进行校内实训的组织形式较为合理,并且可以聘请企业第一线技能操作专家来校承担“点”实践教学项目的指导。

“线”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不同岗位的物流业务流程为指导,以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系列为载体,设计一个多“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训学生物流业务流程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使之具备从初级就业岗位向晋升岗位发展的基础。“线”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多项技能和多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合作,是不同岗位业务流程的完整实现,所以在完成相应课程系列的教学后,采用进行校内整周实训的组织形式较为合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进行轮岗实训。

表1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物流岗位分类和要求

“点”、“线”、“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逐级包含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

3.3物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方式。通过对“点”、“线”和“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设置,使学生在物流实践教学系统中获得在物流目标岗位的就业能力、晋升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如表2所示。表2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学期物流目标岗位类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点”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线”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面”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第一学期军训、心理教育、沟通与礼仪、经济法、现代物流等第二学期企业物流岗位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企业采购实务、生产运作、连锁经营等“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整周实训第三学期流通或物流企业储运岗位仓储实务、配送实务、运输实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仓储-配送”一体化整周实训第四学期国际物流岗位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货运、外贸跟单、物流英语等进出口业务一体化整周实训第五学期管理岗位企业管理实务、创新创业实务等企业生产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线”实践教学项目都必须在完成系列课程的教学后开设。以上物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载体在不同学期中的分配主要考虑的是不同目标岗位类型的要求和业务流程包含的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各学期课时总量、课时的平衡以及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的关系,所以在表2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物流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设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物流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管理对象包括了校内物流实训设施设备、校内物流实训教师、校外物流实训基地、校外物流实训教师以及校内外物流实践活动等。

物流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很多高职院校都较为薄弱甚至是混乱,除了其管理对象多、制约因素多、教学过程复杂和可控性差等原因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机构缺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人员缺位和常规化管理形式缺位也是重要原因。

“点”、“线”、“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在各门课程载体间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实践教学项目,并且不断的反馈改进实践教学效果,有必要由专职的日常物流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定期组织物流实践教学会议。该会议要求物流专业负责人、校内外物流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人员和校内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共同参加。

4总结

以上对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在解读16号文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基于成功智力理论进行的重新构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职教育全面快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是出于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思考,期望彻底打破本科教育对构建高职教育体系的束缚,确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异,黄翔.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35-137

[论文摘要]论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的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讲清楚基本概念,够用为度重点突出理论公式的应用是常规教学应遵循的模式,并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样化,既能保证课堂信息量大,又能避免单纯多媒体授课的不足,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前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所遵循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流体和周围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建立在现场观测、实验室模拟、经典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基础上,具有严谨的理论性、原理的抽象性、概念多、方程推导繁杂等特点,对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知识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因而大部分学生觉得该课程抽象、枯燥、难懂,普遍缺乏对流体力学理论的感性认识,都有某种程度的畏惧感,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懂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学生都须具备不同程度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技能,它是各专业后续课程如:液压传动、水力学、流体机械、空气调节、传热学等课程的基础。

为此,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就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新的教学内容、引入高科技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流体力学》的教学质量。

二、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

(一)结合实例,讲清楚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的概念多、现象多,且很多概念和现象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诸如:拉格朗日法、欧拉法、流线、迹线、边界层等。因而利用身边的实例对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授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时,学生们很难理解。为了将概念通俗化,上课时笔者以城市公共交通部门统计客运量所采用两种方法为例:①在每一辆公交车上安排记录员,记录每辆车在不同时刻(站点)上下车人数,此法类似于拉格朗日法的质点跟踪,它与迹线的定义对应;②在每一公交站点安排记录员,记录不同时刻经过该站点车辆的上下车人数,此法等同于欧拉法,与流线的定义对应。

在讲解伯努利方程原理的时候,例举1912年“豪克”号铁甲巡洋舰与同行疾驶“奥林匹克”号远洋轮相撞的船吸现象,让学生清楚掌握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

概念是公式推演的基石,没有准确的概念,后续的公式推演几乎难以为继,清晰的概念会使公式的讲解和推演变得更加简易。利用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来阐述抽象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区别,教师易教、学生易懂,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用为度,重点突出理论公式的应用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应用,是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础,始终贯穿着整篇教材。在讲解该理论公式的时候,先从容易理解的静力学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开始,强调公式所依据的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假设条件是平衡、理想、静止的流体,重点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公式各项的几何意义和物理含义,掌握公式的实际应用。这样学习到后面的动力学伯努利方程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就觉得不会那么深奥。在讲解相对平衡的流体压强分布规律时,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推导过程,因为它在解决一般平衡流体内部的压强分布规律及其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问题时非常重要。而对于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学习,只强调记住结论和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这样做,有效地避免了大量公式繁琐的推导给学生带来的畏难情绪,也能够做到以用为度、重点突出。

不可否认,依靠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条件、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不先进,教学效率不高,适应不了课程教学学时少、受教育学生数增加的情况。

三、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辅

四、总结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将前后知识贯通,突出重点,化烦就简、引入实例形象阐述概念原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进程;多媒体教学能将难于理解的知识通过图文、音像生动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性记忆。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样化,既能保证课堂信息量大,又能避免单纯多媒体授课的不足,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以上是笔者在流体力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愿与同行共同切磋。

基金项目: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流体力学》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许贤良,王传礼,张军等.流体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THE END
1.输气工初级习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输气工初级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共71分)1.在用高级孔阀的清洗、检查周期为()1次。A、1周B、1季度C、1月D、1天正确答案:A2.在标准状态下1mol任何理想气体都占有约()升的体积。A、22.4B、21.4C、23.4D、20.4正确答案:A3.涡轮流量计投入运行时只能缓慢对管道送气以保证通过...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324779.html
2.热工程控保护考试:热工程控保护高级工试题预测(每日一练)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热工程控保护考试》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热工程控保护考试:热工程控保护高级工》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http://www.91exam.org/exam/87-4519/4519488.html
3....正确并说明原因.这是《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的课后思考题这是《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的课后思考题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首先,发热量应该是单位质量如kg,气体燃料也可以是单位体积.所谓理论燃烧温度是指燃料在燃烧时其热量没有被外界吸收,全部加热燃烧产物得到的温度.因此,同种燃料(煤、气或油),一般发热量越高其理论...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d8c8eaf1267fa7b55c8be4e2367b189.html
4.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 主编:惠节 王玉洁 叶亚兰 王宜翠 王红涛 主审:王永祥 安翔 二0一四年四月 前言 《热工基础集依据热工基础集本书是《热工基础》教材配套用书。本书侧重于基本知识理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19/162045852.shtm
5.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三版答案答案的文章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三版答案 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转变为*类边界条件: 固体表面与流体之间存在温差,则必然存在自然对流。 工作在℃高温热源和100℃低温热源之间的热机,其理论*高热效率约为: 从下列参数中选出状态参数: 对于同一个制冷(热泵)循环,制冷系数与供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http://wkdaan1.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3369631
6.职业辅导的理论基础有哪些?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职业辅导的内容包括了解职业辅导、了解自己辅导、()以及合理选择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https://www.shangxueba.cn/YVMW99K5.html
7.高等学校教材·传热学: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高等学校教材·传热学: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体系和编排符合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的改革趋势;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各章配以例题、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末附有附录和习题参考答案,便于读者自学。全书共九章,前八章构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总传热过程和换热器等。第九...http://www.queshu.com/book/14760848/
1.过程控制及仪表(哈尔滨理工大学)mooc章节测试答案信息采集与驱动控制。】 4、 问题:在教学视频所给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中,输出信号为4-20mA的仪表有( ) 选项: 解析: 【PID控制器;; 手操器;】 5、 问题: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通常难以精确建立,往往是由于其动态特性具有( )等特性。 https://blog.csdn.net/lovemiaowu3333/article/details/143823692
2.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热工篇第4章课件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热工篇-第4章课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55837-1-1.html
3.热工测试技术期末试题(精选6篇)30、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40...热工期末复习总结07-13 热工期末复习总结10-03 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试题及答案05-15 农作物生产技术期末测试题10-05 热工主专责工试题07-13 热工技术总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z5wfv.html
4.2023年河北专升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考试...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热能利用、热工设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同时,具有计算求解典型传热问题的能力。 https://zsb.xdf.cn/202306/13385733.html
5.2003一级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真题与答案(网友版)69、关于采暖居住建筑的热工设计,下列哪条符合采暖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有关标准规定?外廊式住宅的外廊可不...73、下列对各种刚性基础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灰土基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潮湿地基上不宜...109、塑料窗与墙体的连接采用固定片,试问固体件的中距l、与窗角(或中框)的距离a,下列哪组答案正确...https://m.hqwx.com/news/2014-3/201403181040026998.html
6.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对所有组织都适用...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奠定了热力学理论基础的两个定律分别是( )(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热工理论学具体内容分为( )和( )两大部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若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为( )系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若系统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则为( )系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113903b15244c19c239d3e9e38cde2.html?fm=bdbds7534156cee9b3e7562795b7dcdc6d2ce
7.关于培训学习总结(通用20篇)117篇论文进行了交流,学习了中兽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现代化与创新以及临床应用。我始终本着学习、借鉴、交流、加强沟通与增进友谊的态度,虚心学习,认真求教,坦诚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考察学习总结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6月,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由以基础...https://www.unjs.com/xuexizongjie/202006/2419211.html
8.培训学习总结范文20篇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总之,这次学习的收获非常丰富,它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https://mip.oh100.com/a/202006/2131915.html
9.电厂培训总结精选15篇狠抓安全培训,筑牢安全理论基础。下半年,员工外培结束,进入现场进行学习培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土建、设备安装交叉作业,隐患、不确定危险因素多等,突出安全培训。 车间组织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车间、班组级安全培训。按照规定签订了师徒合同,以老带新,现场学习提高。 https://www.yjbys.com/peixunzongjie/4161478.html
10.工程述职述廉报告15篇自身教学态度认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和教学改革措施。本年度担任《制冷技术》、《传热学》、《制冷设备维修》及《纺织厂空气调节》等课程教学工作,指导空调专业学生设计、实习和实训工作。制订了《热工理论基础教学大纲》、《制冷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考试大纲。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30125806_230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