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建议收藏!力学最全知识点汇总,你都熟记了吗?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26甘肃

力学体系汇总

一、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g称为重力加速度或自由落体加速度,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低和纬度有关。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南北极或赤道上指向地心。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二、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存在于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万有引力F与两个物体的质量m1、m2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关系是:

F=G·m1·m2/r^2,G称为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取其值约为6.67×10-11单位N·m2/kg2。

万有引力的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三、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簧的弹力F与其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是F=kx,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与弹簧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簧都有弹性限度,超过弹性限度后,前述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不再成立。

四、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两个物体刚刚开始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两个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五、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N之间的关系是f=uFN,u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六、静电力

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力。

静电力F与两个点电荷q1、q2和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是,k称为静电力常量,其大小为。

两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两个点电荷带异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静电力也称库仑力。

七、电场力

试探电荷(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到的力。

电场力F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之间的关系是F=Eq,E称为电场强度,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其单位为N/C。

八、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当直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安培力F与导线中电流强度I,导线的长度L,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BIL。

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

安培力是大量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九、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力。

当粒子运动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与粒子的电荷量q,粒子运动的速度v,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qvB。洛仑兹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洛伦兹力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且永远不做功。

十、分子力

存在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力比较复杂,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为0,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r

十一、核力

存在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一种力。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之内。

重力的本质是万有引力,是物体和地球之间万有引力的具体化,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弹力、摩擦力、静电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的本质是电磁相互作用。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

还有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与放射现象有关。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构筑了力的体系。

力学最易错易混点汇总

易错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易错分析:

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

②斜率的意义;

③截距的意义;

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

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

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

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

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

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

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

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

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

(2)轻弹簧模型:

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

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

易错点9: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

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

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

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

易错点10: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

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

易错点11:找不准合运动、分运动,造成速度分解的错误

相互牵连的两物体的速度往往不相等,一般需根据速度分解确定两物体速度关系.

在分解速度时,要注意两点:

①只有物体的实际运动才是合运动,如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A向右的速度是合速度,也就是说供分解的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两物体沿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或分速度)相等。

易错点12:不能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圆周运动分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时也要做好两个分析:

①分析受力情况,选择指向圆心方向为正方向,在指向圆心方向上求合外力;

②分析运动情况,看物体做哪种性质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确定圆心和半径.

③将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相结合列方程求解。

易错点13:混淆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地球赤道上物体运动的特点

对卫星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除受万有引力外,还受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即是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GMm/r2=ma对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是适用的,但对赤道上的物体并不适用.

此外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物体,两两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14:弄不清变轨问题中的各量的变化

首先要理解变轨的实质:

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要想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做离心运动,必须增大卫星的速度,使万有引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反之减小卫星的速度,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则做向心运动.

卫星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决定,所以不同的轨道上的同一点卫星的加速度相同.此部分公式较多,要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生搬硬套。

易错点15:不能正确求解变力做的功

求功问题首先从做功的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一般可以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恒力做功情况)或力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变力做功情况)入手分析.

求解变力做功,动能定理是最常用的方法。

易错点16:不能正确理解各种功能关系

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

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

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Ek;

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

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f·d=Q(d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THE END
1.物理常识(热力学)在线收听mp3全集物理常识(热力学) 主播:听书读书共分享 气体遇冷变液体,再继续遇冷会变成固体;反之,固体受热会变成液体,再受热会变成气体。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其中发挥作用的热。热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特性,结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展开 ...http://m.qtfm.cn/vchannels/419031/
2.物理小常识* 1.下列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A.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牛顿 D.沈括首先记述了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 * 2.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https://www.wjx.cn/m/12972862.aspx
3.每日常识公基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义(12页)【公考头条】姜朋享学长整理分享 【每日常识公基】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义 厨房中的物理常识 电学方面 ① 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 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 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0709/6153225142002215.shtm
4.物理生活小常识.doc文档名称: 物理生活小常识.doc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https://m.taodocs.com/p-542738843.html
5.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常识物理科普小知识三、初中物理课本之外的物理常识:比如: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厨房中的物理知识、与电学有关的现象等等),有关物理的发展史、对物理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等等。" 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常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http://wl.ychedu.com/WLJA/GLJJA/606227.html
1.物理常识大全物理常识大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https://m.renrendoc.com/paper/87895112.html
2.物理常识中的力学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月球上的引力大约是地球上的 1/6。 二、摩擦力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生活中的应用 1、增大“有利”摩擦,它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应用:登山鞋(增大摩擦力) ...https://www.jianshu.com/p/13cbcc20a4cc
3.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物理常识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物理常识 一、基础物理学 (一)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如不吸收外部热量却对外做功,须消耗内能;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的永动机。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总要把一部分传给低温热源。根据这个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https://www.gwyzk.com/xingcejiqiao/17921.html
4.公务员考试常识:科技常识之物理之最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也是最能考察一个考生知识积累的科目之一,想要利用常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比分差距,那么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多积累各类常识知识,比如热点时事、人文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考生在备考时最苦恼的就是复习范围,这也是常识模块复习起来最大的难点,因为没有具体范...https://xsc.wfu.edu.cn/2021/0413/c3095a159044/page.htm
5.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5 有时我们会很奇怪很多事物本应按照惯有的方向发展,但事实并不如此,很多常识其实是一些物理现象,某些时候条件不允许或者条件发生了改变,事物就不会按照常识那样变化,下面分享一些趣味物理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https://m.jy135.com/shenghuo/251289.html
6.生活中有关物理化学知识的常识,化学有趣生活常识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学有趣生活常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化学有趣生活常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活中有关物理化学知识的常识? 物理:用拳头砸墙会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夏天打开冰箱有雾气(外界空气中的水气遇冷凝结);冬天双手用力搓动会暖和(摩擦起热);...https://www.baguafang.com/post/14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