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型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中的一种,起源于皮肤色素细胞。在所有人类黑色素瘤中,在皮肤上的黑色素瘤占据了大约90%的比例,而粘膜型黑色素瘤则只占一小部分。然而,尽管粘膜型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低,但是由于其通常出现在身体的各种粘膜上(如鼻腔),使其难以被检测和治疗,五年生存率仅有25%。并且由于其在人类患者中较罕见性,以及在动物中缺乏类似的癌症模型,粘膜型黑色素瘤的研究一直面临着挑战。
近期,来自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为该领域带来了一些进展,研究人员们发现,在人类中不常见的粘膜型黑色素瘤在狗中却很常见,并且他们发现了人类和狗在生物学上的一些相似之处,这意味着狗有望成为一种合适的人类粘膜型黑色素瘤的动物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在人类和狗的粘膜型黑色素瘤中共有的蛋白质,它能够动员癌细胞使之发生转移。研究人员认为该蛋白有望成为阻止粘膜型黑色素瘤转移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的成果已整理发表于MolecularCancerResearch杂志。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和狗的粘膜型黑色素瘤中都存在着一种名为podoplanin(PDPN)的膜蛋白,这种蛋白表达高的狗相比于蛋白表达低的狗会更快地死去。研究人员怀疑,PDPN很可能就是导致黏膜型黑色素瘤相比于其它黑色素瘤更为致命的原因。
为了证实这一猜想,研究人员把PDPN敲除的狗粘膜型黑色素瘤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以诱导肿瘤的形成,并统计转移灶的个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接受PDPN敲除肿瘤细胞的小鼠的PDPN蛋白表达降低,转移灶数量减少。该实验表明,敲除PDPN就可以减少肿瘤转移的发生。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模型来研究人类的粘膜型黑色素瘤,而且还发现了一种可能阻止其转移扩散的潜在治疗靶点。虽然目前仍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但这个发现已经使开发出有效的针对粘膜型黑色素瘤的治疗看到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