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作为古代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在现当代留下了很多精妙绝伦的宏伟建筑。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吃穿住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住宅,不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和居住睡觉,同时更是为了艺术美观、粉饰门面,满足自己的生活情趣的享受和体现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透过明代建筑我们可以窥见明代人的真实生活同时感受他们建筑设计背后的文化心理。
古代社会建筑往往生动体现着该朝代的特点,明朝建筑展现着实用价值与美学艺术的兼具,体现着明朝世人的审美风格。而建筑住房的设计往往受到地理位置、生活习性以及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明朝的建筑也因政治制度、文化观念而体现着时代性。
图|明代《南都繁会图》
一砖一瓦,映照着明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
明朝建筑受到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不是世人随意建成的结果。一幢建筑的完成,往往是综合因素的发展结果,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和世人的文化观念。
房屋等级制度,上下分明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显示明王朝的正统性同时规范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设计了一套房屋建筑的制度,要求明朝世人严格遵守规定,不得违例建造房屋。针对不同层级的官员和普通百姓,有不同的规定,具体从房屋建筑的正门、用瓦、装饰、色彩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体现着严格的传统政治色彩。《留青日札》中记载:
官员盖造房屋,不许用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
通过上下分明的等级制度,目的是让社会民众具有明确的认知。
图明代尚书府邸
住宅简约时尚,日趋壮丽
明朝前期在严格的房屋等级制度规范下,社会房屋建筑呈现出崇尚朴素简约的特点。但这种特点在明朝中后期逐渐发生改变,明中期以后住房逐渐呈现壮丽艳美的特征。由于明朝中后期社会崇尚奢侈风尚,这使得明太祖时期制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平常百姓只要拥有足够的经济财富就能够修建富丽堂皇的住宅,以供自己居住。
住房建筑逐渐没有等级之分,尚奢侈成为社会风气,人们的建筑住宅开始趋向满足自己的癖好和兴致,而日趋壮丽堂皇,别墅、庭院、楼房在民间常见。《天爵堂文集笔余》中描述:
北土名园,莫多于都下;南中名园,莫盛于西湖。
明代民居
建筑考虑风水,福荫后代
雕梁画栋,奢华装饰彰显艺术品位,宠物作伴体现生活情趣
明代建筑除了外在讲究之外,同时内在装修也是极尽奢华,处处体现着明朝人生活的别致。在建筑内部,明朝世人往往花费心思,将住宅内部装饰美化的宏伟壮丽,呈现别有洞天的建筑内部风格。
明式家具,多种多样
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使得明朝器物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明朝家具样式结构讲究简明独特,同时其雕刻往往别具匠心。建筑根据造型风格的不同,家具选择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或富丽堂皇或古色古香。床、椅子、桌子、香几、屏风、扇子等等款式多样,档次不一。
同时家具讲究精美装饰,用材考究,家具上往往雕刻各类纹饰,如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并且通过雕刻、镂空、镶嵌、描摹等工艺进行装饰,技巧讲究。明朝社会也开始出现了很多西方的工艺品,如各式西洋灯具,《皇都杂记》记载:
正德八年,琉球进贡一个玉脂灯台,注入油一两,就可以点十个晚上。
明式家具在力学、美学和实用性方面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讲究舒适和材质精良同时体现出东方气韵。
图|明代家具
布局盆景,装修精致
除此之外,园林中还种植各类花木,作为装饰,梅花、海棠、桃树、竹子等都是常见的植物,植物旁边往往还放置一些玩石,造型独特。一些园林装饰的假山甚至与真山效果相似,通过对庭院的美化,展现出园林的艺术风格和世人的审美情趣。
明代南都第一园瞻园
宠物点缀,娱乐消遣
明代建筑内部还有着生活气息的点缀,饲养宠物体现着明代世人的生活乐趣。从上层社会到民间百姓,都喜欢喂养宠物以获得闲情逸致和娱乐消遣。他们通常饲养猫、狗、鸟、鱼等常见家养类动物,有些权贵人家,还饲养一些珍奇品种的宠物,如虎、豹、画眉、鹦鹉等。
猫儿房所饲,十五成群。
在住宅饲养宠物,成为明代社会从宫廷权贵到寻常人家的风尚,通过宠物点缀住宅,同时获得精神陪伴和满足。
图|明代贵族家里的宠物孔雀
以建筑传递时代气息,凸显明代的独特审美品位和敬畏自然的智慧
艺术性,印刻生活风尚
明代社会建筑风格各异,但都从各类细节之中展现出明朝世人的生活情趣,从建筑中足以感受明朝人的生活风尚。在追求物质享受和欲望的放纵中,明朝人的生活也体现着艺术的时尚气息,建筑之中各类装饰、装修风格都体现着明朝的时尚审美和艺术气息,通过宠物花卉等装饰庭院,展现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环境艺术的崇尚。
明朝世人的装修不趋向于同种风格,而是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和爱好,展现出明朝各类人的生活情趣和风尚,从民初的朴素简约到明中后期的富丽堂皇,也不失为一种追求独特艺术审美的体现。明代建筑继承唐宋时期的优良传统,融汇全国各地的优秀工艺,使得明朝建筑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图|明代家具风格
伦理性,展现秩序约束
明朝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秩序约束性,明朝以儒家伦理治理国家,强调秩序人伦的约束作用。君臣父子这些传统儒家道德观念深入明朝社会生活之中,建筑也呈现着一种伦理性的特征。在建筑的色彩等方面,明朝也做出了明文规定,体现着社会的伦理性,明初社会庶民即使富甲一方其房屋仍然具有数额的限制,同时建筑的厅房也不能超过三间,庶民更是被规定不能使用很多装饰物品、建筑装饰也有很多局限等。这些都体现着明朝社会的伦理等级约束对于建筑的渗透性,建筑的风格差异生动展现着明朝伦理的严格。
智慧性,憧憬和谐自然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的审美和文化指向。明朝社会的建筑装修风格进一步将明朝世人的传统自然观得到展示,明朝装修风格、家具选择等方面呈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现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考的智慧,也体现着明朝人希望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期盼。
明朝家具既是实用的工具同时也是具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品,鲜明地体现着其追求协调格调、高雅瑰丽的风格,家具的装修讲究追求神韵,通过各类生动雕刻,展现对于自然社会的尊崇和敬畏的心理。
图|明代文人
结语
明朝统治者重视礼仪伦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社会的方方面面。明朝建筑也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而随着明朝社会的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建筑风格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由简朴到华丽,体现着明朝社会审美意趣的转变和社会崇尚奢侈之风的转型。明朝建筑不仅呈现出作为住房的舒适性,同时更是作为华丽装饰的艺术品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意义。
明朝建筑的背后,是明朝社会的真实映照,建筑的砖瓦、家具、装饰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既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明朝社会发展和时代风尚的彰显。通过对明朝建筑的发现和探索,了解明朝精美装修背后的深厚文化蕴含,同时更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透过明朝艺术建筑更加强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