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接触艺术设计领域之后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已经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很多年的专业人士,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也需要细细斟酌一番。
其实也不怪大家会搞混,因为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经常会出现“工业产品设计”这样令人有点困惑的名称;二者在行业里的工作内容也大差不差,主要工作目标都是围绕产品开发的流程。
那到底应该怎么区分它们呢?实际上,从概念到内容再到作品集应用,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如果任由自己将二者混淆在一起,在作品集的制作中就很容出现思维逻辑混乱、搞不清楚重点的问题,也不利于在之后的申校过程中吸引考官的注意力。
接下来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对“双胞胎”兄弟,以及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在作品集中的究竟应该如何应用。
Zanins
汉艺国际工业交互学部工业设计导师
-教育经历-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MFA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BFA
-获奖经历-
SCADMFA期间历年艺术荣誉奖学金
SCADBFA期间历年艺术荣誉及激励奖学金
-工作经历-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美).工业设计师
浪尖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师
与通用汽车合作设计项目
#1
概念不同
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只是在中文语境里有区别,其实不然,它们在英语中分别被称为industrialdesign和productdesign,说明在外文语境下这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在概念上一定存在差别。
实际上不止国内社会,这两者的区别在国外的文献中也一直是被争论的对象,有人认为这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也有人认为工业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前身,在职业描述上也存在产品设计师是工业设计师,但工业设计师不一定是产品设计师的说法。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二者关系的看法,要么是相互平行,要么是产品设计高于工业设计。
但这种看法真的正确吗?在整个工业设计流程中,工业设计始终要从用户和生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进行产品设计。人们常把工业设计师说成是带着脚镣跳舞的舞者,不论是艺术思维、市场还是工程思维都是在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中共同体现并相互制约的。
所以工业设计师需要通过做产品设计来体现自己的想法,但是产品设计并不是整个工业设计过程的始末,而是需要全程配合。简而言之,工业设计的存在是产品设计的前提,同时工业设计也需要产品设计的帮助,二者之间并没有鄙视链的存在。
#2
工作内容不同
第一部分介绍了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在概念上的不同,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二者的工作内容分别是怎么样的。
一个完整的工业设计流程首先需要一个动机,接着围绕这个动机进行详尽的用户和场景调研,通过这些调研得到对现状相对客观的描述,然后从描述中发现需求的缺口及其引发的问题。
接下来设计师就要开始基于缺口和问题建立解决方案,最后才是对解决方案进行工具化,并由此得到一份详细的产品功能特征描述,在其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至此是属于工业设计的部分。
经过上述复杂的前期工作之后才算真正进入了产品设计的流程。在设计开始后,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特征的雕塑”,然后在预留了功能特征的位置上安装实际的功能部件,并使之达到理论上的运作状态。
接下来就需要不断进行运作测试,直至达到设计规范和要求,这时“雕塑”就完成了向产品的演变,以上是产品设计的部分。但产品完成并不代表产品设计师的工作结束,他们接下来还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递到用户的手上,以及未来产品可能面临的更新换代问题。
这样看来,上述内容除了最后实际的生产和升级工作以外,基本上就是工业设计的设计流程中必须包含的部分,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是相互穿插、协同作业的。
#3
作品集不同
说完工作内容,我们再来看看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在作品集上的区别。作品集的制作材料来自于整个设计阶段的过程报告书,而报告书的书写需要参照工业设计的流程。
那么在工业设计作品集中就应当包含前面提到的除了实际生产之外的所有部分:调研→产品概念→设计表达→系统和功能的体现→制作材料与生产工艺的安排。有能力的同学们也可以加上体现产品升级潜力的部分作为作品集的加分项。
汉艺学员G同学获RCAIDEoffer
单纯根据流程制作的产品设计作品集,则只需要具体强调产品的设计流程(包括界面、外观的设计以及系统的安排),和简要的设计理由,再加以体现产品未来改进可行性的内容即可。
汉艺学员T作品集展示获ACCDCCASAIC雪城大学产品设计offer
简单来说,工业设计作品集一定包含了产品设计的部分,而单纯的产品设计作品集则可以被看做是工业设计作品集的一部分。
#4
作品集的故事性
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工作类型可以分为“从零到一”的创造性工作和“一到一百”的产品升级工作,二者的作用分别是对社会运作和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以及对产品外观和内在进行改造。还有一种特殊的工作是对现有产品提出质疑并对其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颠覆性革新。这三种工作在作品集中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类项目需要注重体现逻辑思维能力;(工业设计流程)
第二类项目需要注重展示用户调研、概念表达以及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产品设计流程)
第三类项目需要兼顾环境与用户调研过程以及运作流程。(工业设计流程)
同学们可以基于两种作品集的不同属性来提升作品集的故事性和阅读体验,这样考官看到的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产品。从阅读体验上看,上述三类项目内容主次部分的区分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一类项目:在阅读了包含着繁杂的社会科学理论论证的调研部分后,审核官的大大脑通常已经处于一个比较疲惫的状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已经足够了,所以产品实际的外观和运作方式只要不与已经陈述的内容之间产生重大冲突或遗漏即可。
汉艺学员C同学作品集展示获中央圣马丁SCAD工业设计offer
第二类项目:重用户调研的原因在于如果学生的作品只是对现有产品进行的改进升级,那环境调研可能不是必要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环境调研已经在前代产品中做过了,频繁的以小见大可能会显得多此一举。由于对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是针对用户的,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调研才是重要的。
汉艺学员J同学注重用户体验,建立同理心的过程
获康奈尔大学(MPS)、卡梅(MET)offer
汉艺学员L同学作品集展示获SAICCCAPRATT工业设计offer
总结来看,第一类和第三类项目需要注重内容阐述,而第二类项目需要把重心放在视觉表现上。
以上三类项目在作品集中不仅能体现大家的基本技能,也能展现出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意识。但是整个做下来信息量并不小,所以在作品集中不需要每个项目都如此。
一个比较好的兼顾阅读体验和故事性的方法是在几个重内容的项目中插入视觉表现的部分,由此让考官在阅读期间得到短暂的休息。如果大家的作品集有五个项目的话,可以按照12321或23123的顺序排列,而有四个项目的同学可以按照:2123或1232的顺序排列。
我们常说,设计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的设计专业有着不同的方向、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