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记者陈泽云摄影报道:在广州增城中新镇,有这么一个犬类实验动物基地,超过2000头比格犬在这里生长、繁殖,在经过专门的培育和训练之后,它们有些被送往海关成为检疫犬,有些则送往高校或研究机构,成为教学用犬或科研用犬……
6月13日,记者从广药集团获悉,旗下广州医药研究总院“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被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名单,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肩负着中国犬类试验动物战略资源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将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更多优质的实验用犬,满足医药研究、药物研发的需求,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广州又一研发平台晋升国家队掌握“卡脖子”式科技资源
“比格犬是WTO推荐的唯一实验用犬。”据广州医药研究总院董事长倪庆纯介绍,比格犬是生物医药特别是药物筛查及评价最重要的试验动物之一,相比于小白鼠这样的小型动物,犬类在生理机制方面更接近于人类,是药物非临床评价中不可替代的实验动物。
不过,目前国外特别是美国都把比格犬种质资源作为战略资源,严格控制出口,不对外共享。实验比格犬也由此成为了创新药物研究“卡脖子”式科技战略资源。
坐落于广州增城的广药“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是目前经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犬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肩负中国犬类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日前,据科技部公示,“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已经正式被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这也意味着,广州又一研发平台晋升国家队,填补了粤港澳大湾区没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空白。
为粤港澳生物医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广药研究总院成功构建全球首例基因敲除比格犬模型。两只比格犬被敲除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后,它们的肌肉生长发育能力增强。这项技术的突破打开了未来全基因组实施精准编辑的大门,为开展其他人类重大疾病,如神经疾病,新血管疾病等犬类动物模式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倪庆纯介绍,入选国家级平台之后,下一步资源库的主要工作是,继续推进实验比格犬的保种育种工作,强化比格犬的开发应用与挖掘,另一方面,也要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推动更多类型的基因修饰人类疾病模式犬诞生,为新药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
“我们正在加快研发自发性前列腺肥大、高血压等疾病比格犬模型,预计年底会有突破。”倪庆纯透露。
“目前对于实验比格犬的订单量在逐步上升,香港、澳门都有很强的需求意向。”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倪庆纯希望,国家犬类实验动物库被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后,为大湾区提供强有力资源支撑与保障,解决港澳地区实验动物资源瓶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占领生物医药资源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