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2015年5月正式上线。是面向高端用户的餐饮外卖平台。截止关闭,味师傅在深圳建立了24个众包配送站,曾经拥有一个8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
融资记录:2015年8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反思:看来O2O不再是轻型创业,而是越来越重,创业成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创始人兼CEO范在告别信中表示,由于中央厨房租金到期、未能寻求新一轮融资、寻找新加工商的业务不利等原因,口味大师最终资金告罄,难以为继,最终难逃破产的厄运。
神七百货
注意:★★★★★★
关键词:90后创业,次要元素
模式:定位为国内首个聚焦90后的年轻人个性化电商平台,根据兴趣标签和推荐算法,为年轻用户提供高品质、高需求的产品。主要产品有零食、摆件、书包、文具、二次周边等95后你喜欢的产品。
反思:神奇百货CEO王在《神奇百货成立的那一年,我几乎经历了创业的所有陷阱》一文中反思了自己的经历:A轮融资后,开始盲目扩张,大量增员,利用猎头招聘所谓的“大牛”和行业顶尖技术人才,盲目相信某大公司的背景,相信所谓的专业人才和经验,盲目制定策略,在没有供应链经验的时候就涉足供应链。
融资记录:2015年获得深圳创新谷投资人朱波天使投资230万元。2016年1月26日,“神奇百货”宣布获得2000万元A系列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正格基金、创新谷跟投。
落入泡沫中的物品
在创业的热潮中,有太多的项目在到达资本现场(没有融资)之前就默默消失了。大量O2O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市场进入泡沫期。老企业不断倒闭。
医疗O2O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产业。政府推进医疗改革的利好信号是推动医疗O2O发展的催化剂,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的典型例子。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预计2015年从事医疗O2O的企业数量将达到42.3亿元,其中,移动医疗和理疗保健正在密集爆发式发展。然而,在整个行业经历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医疗O2O企业却悄然退出市场。
1.移动医疗、智能硬件和上门服务的兴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传统在线医疗的企业也因此产生了冲击,导致一批企业死亡。
2.从榜单可以看出,死企业大多专注于健康管理,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较多,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一旦没有巨头注资,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目前,中国整个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达千亿,其中美容(包括整形)市场规模最大。剩下的就是美发行业和美甲行业,整个市场非常巨大。美国行业线下有两三百万专卖店,全线高度分散。未来,随着O2O在美国行业的发展,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有些人高兴,有些人担心。O2O在美国行业刚刚起步。无法筹集资金持续培养用户的企业面临困境甚至倒闭。
本次盘点美国行业O2O死企有7家,其中5家是关于美发的APP平台,其城市主要是深圳和广州。
1、频率低,非刚需,美发O2O普遍不乐观。从美国行业的融资情况来看,美发基本没有融资,说明投资者对美发行业的O2O并不看好。原因是美发行业线下门店相对发达,线下门店众多,很难在线上竞争。上门场景无法与美发服务融合;消费习惯很难改变,消费者习惯于选择知名的配送店或附近的美发店,对美发咨询等服务需求较少。所有服务类的关键都是流量。因此,切入细分领域,快速启动流量,是创业者需要打磨的最重要的努力。虽然美发行业频率高、需求大,但上门美发的O2O项目是否真的是刚性需求,需要创业者三思。更别说剪完头发后留在家里地板上的烂摊子了,很难说能不能请到理发店里真正的“大牌”来上门。
2.无法标准化。过去,一些团购网站也为美容行业提供服务,但为什么团购没有给美容行业强大的推动力?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行业是非标准服务。不规范的服务极有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创业者要学会做两头受气的“小老婆”。所以,美妆行业O2O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美,但其实很努力的行业。
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服务营业额达到7000亿左右,婚庆行业整体利润率趋于走低并将持续。所谓婚礼暴利就是“昨日黄花”。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互联网对它的影响。
频率消耗低,资源匮乏。婚姻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相对较短。在这个库存中,大多数已经停止运营的企业都是较早成立的。由于婚恋行业是一个低频需求的行业,如何提高用户粘性,不断拓展产业链(横向或纵向),成为每个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平图。com记者采访了刚刚获得融资的拍卖会。据其CEO孙鹏介绍,他们进行了两个月的试错。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调整步伐,从婚纱摄影领域开始创业。
大部分婚恋平台都是基于线下资源,没有线下资源,无异于无源之水。从这个盘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平台型网站在市场上是站不住脚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摄影O2O平台仍在苦苦挣扎。
O2O有望拥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玩房地产需要相当的实力。公寓租赁和租赁平台经常筹集超过1亿元。例如,2015年6月,青客公寓获得了1.8亿元的B系列融资,2015年5月,魔方公寓获得了2亿美元的B系列融资,Jiwu.com获得了1亿元的A系列融资,爱屋及乌获得了1.2亿美元的D系列融资。
有些人高兴,有些人担心。巨额融资显示:要么行业门槛高;要么是行业趋同,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本次盘点的房地产O2O死企有7家,其中5家成立于2013年,其所在城市主要为深圳和广州,主要从事租赁业务。
1.2014年调整后,房地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面临新的洗牌,“大鱼吃小鱼”的M&A现象成为新常态。用一个从业者的话来说,这个行业太拥挤了,1000个玩家,市场只能容纳100个玩家,900个玩家都得离开。
2.租赁领域的领导者即将出现。2015年初,连锁租赁业务无佣金,仅收取5天租金作为服务费。爱屋及乌位于深圳和广州,租客佣金免费。前链家占据了深圳二手房市场的半壁江山。爱屋及乌四个月后,后者成为广州第一大租赁市场。烧不起钱的公司只能让路。
相比简单的家居用品电商,家装是这个行业的亮点。互联网家装行业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未来2-3年互联网家装将迎来关键期。在这个时期,谁能率先做出好的模式,整合供应链,获取资本,实现可复制的模式,谁就能迅速脱颖而出。有人预测,目前90%的互联网家装公司都会消亡。
本次盘点的6家“死企业”中,有1家是家居装修电商,另外5家是装修公司,涉及提供对接设计、监管、一站式装修服务的企业。
1.同质化严重,无差别竞争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无论是平台还是重垂直的企业,目前的家装企业都集中在“0曾”、“环保材料”、“先进供应商”等口号上,差异化不明显。
2.输在价格战上,很难品牌化。互联网家装还没有出现,短期内也不会有统治力。家装行业有其自身的复杂性。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紧盯价格战,从而抢占渠道和用户。699元、688元、77元等1000元以下的套餐层出不穷。互联网上的信息是透明的,价格可以随意比较。有些企业不能很好地整合产业链,降低成本。为了保证收益,他们不能加入千元以下套餐的混战,用户自己也在追求性价比。对于质量和服务相似的产品,他们自然会优先考虑价格较低的。
当然,价格战不是最好的选择。品牌化是更好的保证市场地位的方式:不管市场热不热,品牌总能占据市场份额。有些企业跟不上价格战,品牌化之路尚未成型,只能消失在商业的漩涡中。
本次盘点死亡的O2O企业有11家,主要在深圳和广州。具体死因如下。
1.大佬正在崛起,格局已成。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内忧外患。滴滴快速合并后,如虎添翼,打破了目前创业公司融资记录。来自国际巨头优步的威胁,挂了拼车的羊头,却做专车的生意,直接威胁到拼车和专车两条产品线。
2.投资收紧大量拼车公司面临食品短缺。据了解,自2013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汽车共享意见》鼓励乘车以来,拼车软件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汽车共享服务的公司已超过20家。
然而,随着滴滴宣布进入拼车市场,投资者开始对投资拼车持谨慎态度,拼车软件的融资难度突然加大。作为拼车行业的前三名,滴滴拼车、51车、天天车虽然凭借用户和市场份额成为二战前最新一批“粮草”,但也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批“粮草”。
汽车后市场和出租车平台一样,是资源和流量的血腥战场。
1.非常高的门槛:首先,汽车领域的O2O创业门槛非常高。尤其是汽车平台项目,BAT三巨头分别参与滴滴、快、优步打车项目。就连好用的车和1号车也在逐渐形成气候,出租车平台基本没有机会了。
2.服务难保证:对于汽车后市场这个以服务为主的市场来说,没有压缩的渠道,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消费者得到实惠,那就是给商家带来足够的客户。薄利多销是团购模式。但是服务资源不能像商品一样库存。在团购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饱和,导致消费者预约排队,降低整体消费体验。
过去五年,旅游行业电商风起云涌,国内知名的网站和应用数不胜数,远超传统公司。
按照主营业务的运营模式,旅游O2O项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聚焦于某类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商,比如酒店点评——去哪里之前去哪里比价,桐城和驴妈妈等。、和综合提供商,它们不仅提供自助服务,还充当供应商平台,如携程、途牛和Go。
1.巨头布局加速。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封闭的旅游O2O项目网站都与巨头商家有重叠。近年来,在线旅游巨头的触角逐渐从线上下移,目标是控制线下资源和服务链接。与此同时,线下传统旅游也开始向线上布局。在两大巨头的夹击下,旅游O2O成了“有钱人”的战场,普通人似乎失去了竞争能力。
2.行业巨头顶半边天,小企业难发展。新万江、好未来、腾讯课堂、淘宝学生等教育行业持续快速发展。BAT等巨头继续整合更多的垂直教育企业,通过并购或入股的方式布局自己的生态教育圈。巨头在流量方面的优势是小企业无法比拟的。
3.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优质内容。目前,在线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内容。简单粗暴地在线录制线下内容是不可行的。学习应该有高度的积极性。课程缺乏相应的机制,内容缺乏吸引力,对学生来说会很痛苦。在线教育收购成本不断增加,同质化使得部分企业难以为继。
在过去的2014年,餐饮O2O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创业项目。虽然很多项目在2014年或2015年就永远停止了,但正是他们在创业道路上的不断尝试,让我们拥有了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
然而,与餐饮O2O市场的繁荣不同,很少有企业家会否认餐饮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即使是借助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品牌,迟早也会在线下慢慢“沸腾”。从盘点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外卖平台、垂直餐饮、单品餐饮还是餐饮服务商,各个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死企。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如今,随着餐饮O2O领域巨头的出现,互联网巨头们更习惯于简单粗暴、有钱任性,直接用金钱“打晕”用户培养习惯。但在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等混战的背后,用户可持续选择的入口有限,外卖平台必须步步为营,就连像淘点店这样的“富二代”过去都没能有所作为,可见外卖平台的项目难度系数大。
2.外卖O2O有两个必须占领的“高点”:如果客户单价能高,那就高;如果不能高,就会高频率;如果这两者都不能解释,它需要更长的保质期。尤其是对于纵向项目,发球速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如果品类过于单一或季节性,容易陷入配送成本过高,客户单价上不去的情况,后期运营始终处于不均衡状态。
3.餐饮企业做大的关键是餐品的标准化、集约化和口味稳定化,如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Sip,简单易标准化,而这些产业化流程最大的保障就是中央厨房。但中央厨房投入较大,需要门店数量跟上才能平衡盈亏,所以没有越过盈亏平衡点的企业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4.在商业智能和互联网的趋势下,很多创业者选择从销售管理软件、CRM、订购工具等B端入手。他们认为如果B端做得好,C端自然可以完成O2O闭环。然而,在餐饮管理系统的竞争中,系统替代的门槛很大。另外,B端为主,C端用户不敏感,B端和C端不平衡严重,也存在问题。相反,从队列(C端)开始,获取用户,再从商务餐饮管理系统开始,似乎更容易最终完成交易。
社区O2O估计有万亿的市场规模。社区O2O是一个很大的出路。以综合家政服务和快消家最后3公里为例。2015年规模超过1亿元的融资事件包括:5月管家1.2亿元、4月德迈勒1亿元、3月美的人寿2500万元、鲜蜂2000万元。
资本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空大,几乎没有上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最终的社区消费端口还没有找到。然而,社区不像旅行。土豪只需要花钱改变消费习惯。这是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各个社区的资源整合和后期控制需要一步一步跑出来。结果,有人在挣扎,有人在倒下,行业龙头还没出现。
本次盘点共有11家社区O2O死企,其中9家成立于2013年,所在城市以深圳为主,涉及行业包括综合家政服务、洗衣服务、家电售后服务、宠物护理、校园电商、物业服务等。
1.在社区O2O领域,资本不是优先,线上流量不是成功的关键。最重要的是线下访问和资源。线下服务需要大量人力,是典型的资产导向模式。没有高利润,很难维持。
2.家政、洗衣、快消品等社区项目,平均客户订单数十元,需要小步跑,即覆盖高密度社区用户,实现高频化。但线下壁垒、社区体验壁垒、社区物理边界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限制了社区O2O企业的发展。当微薄的收入难以覆盖高昂的成本时,创业平台将面临激烈的淘汰过程。
3.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没有形成,表面似乎充满了活力。然而,宣传期过后,用户的热情变得冷淡。
零售市场一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大蛋糕。在最近发布的《财富》500强中,零售巨头沃尔玛荣登榜首,电商零售巨头亚马逊紧随其后。这说明这个市场有多肥。随着沃尔玛宣布全面控制1号店,阿里天猫超市被杀,“来了的事件投其所好”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零售电商的霸权争夺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2.因缺乏消费动机而个性化。往往意味着小众,当你的小众用户群体的消费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运营时,公司也就离倒闭不远了。在库存过程中,有很多基于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零售电商公司,其中一些销售特产和量身定制的衣服,而在保鲜行业,大多数提供半成品蔬菜。乍一看,这些想法很有特色,做大做强后的前景应该不错。然而,这种想法并不适合两种零售电子商务。
第二类是创业型电商,比如对体验店要求高的服装电商。无论是定制还是线上选择,这些电商公司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线下试穿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像优衣库这样规模较大、成熟的服装企业,很容易满足线上线下体验的要求,但创业服装电商的体验店并不多,无法满足大部分客户的线下体验要求,尤其是一些定制化用户。
根据网贷社和盈灿咨询发布的《2015年7月中国P2P网贷行业月报》,截至2015年7月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2136个。同时数据显示,7月平台问题最多的省份是广东、惠城区、坪山新区。此外,根据零一研究院数据中心发布的《深圳市P2P借贷行业上半年报告》统计,上半年深圳市P2P借贷行业整体营业额约700亿元,是去年的1.5倍。
缺乏监督是混乱的。
由于缺乏监管,P2P行业长期处于野蛮的增长模式。根据P2P第三方评级机构Antoubao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有超过2100家P2P平台在运营。2015年上半年新增平台约900个,不少有国有银行背景的公司加入了P2P大军。截至6月底,有国有资产、上市公司、银行背景的P2P公司超过70家。但与此同时,上半年P2P行业问题平台有456个,其中40%难以提现,50%是失联、欺诈的问题平台。
据了解,Bangke.com已经进行了A轮融资。事实上,知名平台上也有负面消息,比如红岭创投的坏账。
除了网络借贷的严峻问题,众筹和消费金融产品也需要相应的规则和配套措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越来越普及,进入DT时代的日子正在等待。就像之前的工业革命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创新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战争逐渐从实体战争转变为信息战争,其中计算机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1.技术创新的步伐缓慢。服务提供商大多有技术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的同时,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也对服务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企业因为一些技术跟不上,导致失败,仍然是原来的节奏。
2.缺乏创新。在服务商企业中,很多企业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很多新兴企业还在走巨头的老路,生态链不完善,资金链中没有强大的巨头企业背景,发展中缺乏创新,从而被淘汰。
但前期总有人想试水,也有人想被淹没。虽然人们只会记住最成功的,但创业精神是宝贵的。
本次盘点有4家运动健身O2O死亡企业,均成立于2013年。他们的城市主要是广州和广州,主要从事移动应用的开发。
在这个数据驱动的经济时代,初创企业勾勒出用户贡献的有价值的健身信息大数据。如何尽快实现信息化?其实,初创企业要想先生存,可以谈发展。
本次盘点只有一家殡葬O2O死亡企业。2014年成立时,上线前就被媒体报道融资200万。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它的网站就被关闭了。
1.市场环境。国内殡葬行业品牌相对封闭,是受体制影响的垄断市场。
2.用户消费习惯。虽然现阶段仍享受高额利润的线下商家价格不透明,但他们的体验仍然受到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3.频率低,现阶段除了网站搜索,很难有合适的方式推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