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纸材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环保性。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对环保性要求不断提高,轻薄、廉价并且环保的纸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而在装饰艺术中,纸材料更是受到创作者以及使用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纸材艺术品应运而生。

一、纸材概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数千年前纸便进入了人生活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在各个领域中均可以见到不同类型的纸被广泛使用。从材质以及用途对纸进行分类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分类方法:按制造方法分可以分为机制造纸与手工造纸,按照纸张的厚度、尺寸与质量等来划分有纸与纸板之差,而如果通过使用目的来划分则有工业用纸、办公用纸与生活用纸等多个类别。但总体而言,不管何种类的纸都具有可塑性,这也是纸材装饰艺术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纸还具有柔韧性与普遍性,纸的柔韧性差异使纸通过不同的工艺制作后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而纸的普遍性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对纸材装饰艺术起了促进作用,让纸材装饰艺术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三、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创新

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创新可以归纳为:1)材料多元化。通过长期的发展,纸材种类除了传统的大红纸、宣纸等,一些特种纸如珠光纸、雾面纸与新型纸如感光纸、温控纸等也走上舞台,其次废旧纸材如旧报纸等也成为一种纸材。2)制作工艺的创新。制作工艺创新上除了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综合利用外,还产生了一些新型技术如数码雕刻等。3)展示形式的创新。展示形式除了传统二维展示与立体三维展示还增加了全方位的多维度展示。正如图1和图2所示,这是一种将纸雕与灯光相结合的一种手工装饰品。将纸雕制作成灯的形状,然后将光源放入其中,在夜间,可以展现出一种优雅的层次美,一种光与影的结合,将纸材装饰艺术的美表现了出来。

四、总结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新意识;重要性;策略

舞蹈具有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它用较丰富的身体语言将人的内心世界及世界上的美好事物进行生动表达,它对于我们人类发展进程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文艺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舞蹈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也对舞蹈编导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舞蹈编导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本文从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创造性思维在各个领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作品不断出新,在提升观众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舞蹈作品的要求。

二、提高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提高舞蹈编导工作者的文化修养。要想创作出一部好的舞蹈作品,首先需要舞蹈编导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舞蹈编导在面对同一事物、处理同一问题时,应该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标新立异的思维走向。只有如此,其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思维,从而去创作更具魅力、更能吸引人的艺术作品。其次,作为一名舞蹈从业者,平时要注意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情世界,是舞蹈编导工作的动力源泉,为优秀作品的诞生奠定基础。

(二)创新舞蹈题材为舞蹈注入活力。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作品的素材是编导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以此来达到创作者和观众在作品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共同具有的感知能力。所以,舞蹈作品需要舞者通过外在动作反映其内涵,表达舞蹈的“语言”。这种语言如果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就会更具感染力。因此,好的舞蹈题材都会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一些舞蹈作品看起来好像是编导的随兴所至,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取得艺术上的成功。其实不然,作品成功的背后是舞蹈编导的一种生活积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由量变引起的质变,从而创作出艺术精品。

(三)与时俱进并弘扬时代精神。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少数民族的舞蹈,能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符合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民间艺术家能创作出较高艺术水平的舞蹈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在作品的主题和选材上,比较注意把握时代的节拍,契合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创新。他们在舞蹈作品中既体现了风俗性,又体现了时代性。其作品既反映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又反映了时代风貌,弘扬了传统文化。

三、舞蹈编导技术

舞蹈编导的理念是舞蹈创作的指导,舞蹈编导技术则是将创意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基础保障。所以舞蹈编导人员应该熟悉掌握舞蹈创作技术。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二)以现实为基础,丰富舞蹈想象力。舞蹈源于生活,因此它必然要以现实为基础,表达现实生活中人类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但是舞蹈又是人们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因此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吸引观众,才能深入人心。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抽象化思考,将人的肢体语言通过一定的表演转化为形象艺术。缺乏想象力的舞蹈作品很难与观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四、结语

总之,增强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文化的迫切需求。因为观众的审美水平总体是在不断提高的,舞蹈编导不能“吃老本”,要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艺术元素,只有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促进我国舞蹈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意识

初中政治是一门注重学生自主思维的学科,通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反思,掌握政治知识的精髓,进而能够实现对于原理的灵活运用,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适应政治学科中与时事结合的学科特点,知晓知识点的不同表现形式,实现准确答题。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所以在政治课堂上,老师可以将政治课堂打造成为气氛轻松愉悦的课堂,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的使用激发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变成爱好。以政治的学科特点来说,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原理,如果只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背诵检查,难免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老师可以引入课堂小游戏,将课堂变为法院,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罪犯,相应的知识点为证据,老师可以让学生以举证的方式将罪犯绳之于法,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避免了课堂的沉闷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各大院校的艺术设计试题,淡化专业界限,把各专业综合起来,找出共性的东西作为考试的基本点,其中包括装饰、创意图形、字体设计等,尤其是图形创意题,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测试学生的图形想象、变化、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及图形寓意传达、图形效果的表现,也最能考核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创意图形设计的基础知识、图形创意的方法和规律,再加上平时创新意识的培养,才会在设计上得心应手,创意无限。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如何运用图形创意设计的方法开启设计思路,并结合近几年美术高考设计题型进行解析。

一、打开此路,构思创意

当我们面对设计题目时,首先要学会分析主题,围绕题目由表及里展开联想,图形联想的基本方式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图形形态、结构上的相似性联想,另一类是由事物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等引起的连带性联想,设计时可根据主题内容巧妙构思。如从文字形象上的联想,到词义内涵上的联想,再到各种图形形象上的联想,还可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生态、环境等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进行不同角度的联想,从中找到你认为最恰当的组合、最新颖的创意。

二、把握规律,创新表现

为了充分发挥图形的传播效力,必须强调创意,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意的设计不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人类有好奇的天性,只有新奇的图形才获得人们的注目,只要不偏离主题,就应力求标新立异。而创意图形的产生就要依赖于对图形概念的理解,对现代图形设计特征的认知,对图形设计原则的把握,以及对创意表现形式的运用。

1.创意图形的基本概念

现代图形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它比文字更迅速、更直接,它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不是单纯的符号,也不是单一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而是在特定思想意识支配下,对某一个或多个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刻画和表达形式,有时是审美意义上的升华,有时是富有深刻寓意和哲理,给人们以启示。

2.现代图形设计的基本特征

奇特性、单纯化、审美性、象征性、传达性。

3.图形创意设计的原则

用图形说话,图形语言通俗化,图形简练、特征鲜明,效果强烈、有吸引力,原创性。

4.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

最主要是同构,如异形同构、异质同构、异影同构、置换同构、正负同构等,其次是渐变图形、拟仿图形,空间转换图形及一形多义的表现形式等。

5.画面风格表现

可传统可现代,可具象可抽象,可细腻可粗犷,技法表现上更是丰富多样,较适合中学生表现的技法主要有:勾线平涂、淡彩、彩铅马克笔快速表现等方法。总之,要因作品的内容形式而定,力求达到图形效果整体、简洁、醒目、美观、新颖。

三、累积经验,培养意识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

1.数字媒体

2.数字媒体技术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

1.静态数字图型符号

2.动态数字图型符号

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视觉设计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设计作品大都以静态形态进行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则是向多维多向传达信息,数字图型符号具有动态可视化,听觉化、感知化等特点,同时作品大都是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并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沉浸性,实时性。计算机可以将传统图型符号设计所传达的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传统复杂繁琐的图型符号设计已经无法阻碍信息的有效传播。动态图型符号表现形式是由艺术、技术和传播多个学科交叉影响发展而来的。其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能够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交流,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附加情感和观念。辅助设计工具和媒介的更新速度给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传统图型符号从静态的展示方式逐渐转变为动态的展示方式,传播和表现方式也由单向过渡到多向多维交互方式。这些改变,可以让大众有目的性地、有选择性地去接受信。

三、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新要求

四、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

1.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育不是教授具体的事实,理论和法则,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门的技术人员。教育宁可拨乱他们固有的思想,而能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数字化时代,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上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媒介特征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设计教育如果只注重专业的学习非常容易陷入孤立的教学模式,使学科领域变得专门化。因此,必须要打破“专业至上”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设计教育理念应该在整个教学的进程中体现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氛围渗透,更多地体现出数字时代设计教育其交叉性与边缘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艺术的理性与感性的体验和认识。

2.丰富教学手段

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更新,年年重复而缺乏探索性、实验性。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应该紧跟数字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特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延伸展开,从数字时代实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随着数字时代三维视觉表现的普及,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保证学生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在侧重于传统的二维视觉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三维视觉课程内容,如3dsMax、AfterEffects、Cimema4D等三维软件课程,使以二维平面为主体的设计内容体系逐渐转变为增加动态视觉元素及听觉元素的具有三维交互功能的综合设计体系,将三维数字技术教学内容与传统二维设计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对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辅助设计工具、设计发法以及新的表现方式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五、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考

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也能通过数字技术表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设想。多元化的表达和交互形式提升了设计者的创新能力,一种想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诠释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教学中应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有一个三维的、立体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的依赖数字技术,不能让学生产生掌握了数字技术就能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想法,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促使一些学生注重技术却忽视艺术内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创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不断的探索,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手段,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1]刘智.浅谈数字媒体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1页.

[2]沈磊.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120-121.

二、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动画科技相结合

三、提高动画设计人才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修养

四、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与时代审美相结合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创新能力培养技巧

初中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造性表现的前提。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如以幻想为前提,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或在“律动”中,体验音乐;或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或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

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让生活的感悟先走进音乐,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常常会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审问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因为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而影响课堂效率。同时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受到限制,往往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而现代教育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观念转变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了。教师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其次教师要提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幼儿时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当然,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不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展示后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自正腔圆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的话语感染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的表现自己。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成立合唱团、话剧文学社。定期的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都是提供学生展示能力、增强信心、提高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音乐会、电视晚会,注意观察,深刻体会艺术家演绎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精华,了解音乐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作时机、激发学生扑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间。如学习歌曲《鼓浪屿之波》,为了快速记忆歌词,让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结果很多学生不仅运用了联想还运用了肢体语言帮助记忆,我抓住契机,干脆让学生演双簧,连说带演,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歌曲、歌词的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扑捉灵感的重要手段。

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创新的快乐。如在表现作品时,学生可用舞蹈、打击乐器伴奏,也可用诗歌、故事、绘画等表现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

关键词:创意撕贴画;感知;想象;创造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纸,因其色彩丰富、种类繁多、可塑性强,而被大众所喜爱。人们根据纸的特性,巧妙利用不同手法将其变化出独特多样的形态,即成为一件件新颖有趣的纸艺作品。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创意撕贴添画”就是以纸为载体,在创作体验中既动脑又动手,呈现出另类的表现形式,实现纸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方法的尝试、过程的探索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力争在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我们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在传承手工艺技法的基础上,丰富“创意撕贴添画”的表现手法,充实教学内容;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与时俱进,用传统表现方式反映现代生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能力。

创新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每个人或多或少均具创意潜能。只有丰富的艺术生活才能激发想象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一、创意“撕贴添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一直以来,喜欢美术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有谁不爱美术课呢?撕撕、贴贴、画画,想想、做做、玩玩一系列的活动着实让学生着迷。碎纸一组合,一朵小花出现了,花瓣上再添上一只小虫,多生动呀!快乐其实很简单。有时,我们努力追求的仅仅是一种不需要言语表述的意味,创造的形象不求形似,只求尽兴。即使是涂鸦单一的符号也是乐而为之的。学生快乐地创造着,虽是表现着与美术家不相同的造型样式,但作品中造型的夸张、强调和形变,有时虽不是用心为之,但所产生的形象、韵味却让艺术家都羡慕不已。

类似精彩着实让人眼睛一亮,各种作品的出现都是学生实践的结果。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对创作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同一堂课,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件作品都是最好的。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找寻一切的可能,并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创造属于内心的灿烂。在美术学习中大量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创意“撕贴添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意“撕贴添画”是想象与实践的结合体,是情感活动的成果。想象是实践的基础,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从自我的内心感受出发。学生观察时是不会像艺术家那样,去讲究视角、讲究结构、讲究比例、讲究整体协调的,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美、发现美,用自己的方法表现美、创造美。

例如,“我的地图”一课,有学生在绘制地图的时候,海、陆、空、地底,就充分发挥了想象。撕上几片云朵,就是空中的路线;贴上几条小鱼,就能称霸大海;看,弯弯曲曲、粗粗细细的马路就是直接撕撕,拼接而成;路边的商场或是动物园呢,就更有意思,直接从废旧的海报上撕下来贴上去,简单直接。看自己想看的部分或是看自己喜欢看的部分。有可能是一个彩色的点、也可能是一个突出的角。作品形象自然产生了夸张、强调、形变,稚拙、朴实、生动的风格。

然而有想象力有主见的学生,只钦佩却从不模仿他人作品,总是能创造出另类的方法。例如,“我设计的图书封面”一课,有学生不满足单一的平面粘贴,觉得方法太大众化,缺少创意。层层平贴花瓣固然已经很好看了,但是花瓣末梢若能巧妙地将纸卷起来进行造型,产生半立体效果,更有效果,更有想象力。只要为了能有效实现目标,我们可以“不择手段”。利用内容和方式优化活动过程,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的智慧就像绚丽的烟花,需要点燃,需要激发。

在活动中,学生有了成就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也加深了对自己观察的理解。灵活的表达感受,发展独立的美感意识,增强了自尊与自信,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并在不断的追求中开启了艺术潜能的大门。

三、创意“撕贴添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把想象变成了现实,把知识变成了需要,把合理变成了主观,把真实变成了表现。让理念现身,让抽象有形,让情绪可见,让创造无限。

学生从小就喜欢乱撕乱画,这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主动想象,主观意识,独立思维,个性表现。在创意“撕贴添画”活动中,学生通过左右手协调,提高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准确性,进一步完善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和思维活动水平。例如,“美丽的盘子”一课,重点是用形和色来美化装饰盘子。彩色的碎纸根据大小有规律的组合,或拼成具体的形象。可以图案化亦可以具象化,或动物或植物,创造无处不在。

美术课程特别强调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作品有个性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知识技巧很易学,独立思维却很难寻。个性和创造是性格和爱好的体现,是自然形成的。引领学生进入由心底深处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融知、情、意为一体,“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例如,中国民间玩具让我想起了农村过年时家家户户“送麒麟”的风俗,麒麟到,好运来。送吉祥的麒麟身上的装饰鳞片不就是彩纸贴上去的么,若能得到一片,开心一整年。学生在学习这课时,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民风文化,就能运用类似的方法美化玩具的外形。大红大绿,作品质朴、清新活泼,散发着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蕴涵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养成个性表达的习惯。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遵循儿童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孩子的角度感悟其中的童趣,与孩子交流感受,鼓励他们表现童真,敢于创造。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侧重地培养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等。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摒弃旧的评价方法,从想象大胆、情感丰富、标新立异等方面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个性发展观察力表现能力真情实感

1引言

许多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三、四岁时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到了小学毕业时,却什么都不敢画、不会画了。是什么扼制了孩子纯真烂漫的天性怎样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做为一名少儿美术教师,我将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其建议。

2目前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2,1为满足家长的功利性愿望,而舍弃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

儿童在三岁左右,会满纸涂鸦,并兴奋地编着故事。依成人习惯上的价值判断,会觉得画得不太好,而愿意把孩子送到美术班学习。如果孩子每次能带回一幅像样的作品,家长就会认为这个老师教得好,否则反之。过于功利的目的,使教师舍弃孩子的个性表达,以整齐划一的表现形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2,2传统的教育思想带来的心理压抑感,妨碍了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道、授业、解惑”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思想以“教”为主的特征。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动地追求各种“标准答案”。陈旧的美术教学模式扼制了儿童创造的天性,在校的行为和性格也受到一定压抑,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意和胆量。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久而久之,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搁置一旁,创造、想象的天性蒙上尘埃。

3怎样才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发现生活之美,养成个性表达的习惯。

3,1,1

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所有感官。

3,1,2感悟生活,丰富情感。

让学生伸开双臂享受阳光的洗礼、指着天上的云彩浮想连篇,让孩子画一画酸甜苦辣的感觉、打针吃药情景,用最平常的生活小事培养学生表达丰富感受的能力,使孩子习惯于“我笔画我心”。

3,2遵循儿童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规律,积累创作素材,培养创新意识、表现能力。

3,2,1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捕捉感兴趣的场景,画生活速写,如飞舞的蝴蝶、香喷喷的佳肴、淘气的小猫、可爱的玩具等,积累创作素材。

3,2。2处理好“童真”与“象不象”的关系。

西方发展心理学家Piaget认为:儿童在4―8岁时,只描绘原形的理性属性,而不考虑视觉透视问题,即“画所知而不是画所见”。8、9岁时儿童逐渐摆脱心理表象的影响,开始以透视原理表现事物。对孩子随心所欲的表现形式,先要从孩子的角度感悟其中的童趣,与孩子交流感受,使他们乐于表现自己稚拙的童真,敢于创造。其次再引导孩子观察,让他从自己的观察中解决“象不象”的问题。对8岁以下儿童,注重体现童趣,培养创造新意识;对8岁以上的孩子,逐步渗透空间意识,培养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3,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3,1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激发创作热情。

儿童作画多是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选择学生喜欢的、熟悉的题材做为创作主题,如:过家家、水果王国、我的玩具等,以激发创作热情,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

3,3,2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4改变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关键词】素描教学;理念;思维模式;创造性

素描是我院美术教育、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简练的语言造型的能力和对物像的观察、认识、感受和表现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素描语言去再现物像、表现物像、以及能够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唤起艺术创造的灵感为动画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院校美术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各项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造型水平的提高,因而院校在培养定位和课程的设置上,要着重培养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使毕业的美术生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的技艺水平。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素描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对于素描教学作为基础教学含义的片面理解依然十分普遍。这表现在:其一,认为素描教学是把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全部内容之所在。其二,对素描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认识停留在技术教学的层面,未上升到思维教学的高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完整地理解素描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含义。素描教学作为基础教学,在其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还应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作为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内的素描教学沿袭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态的素描教学体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通过技巧的传授来获得保障,从而对造型能力的认识比较容易偏向于技术的层面。然而现代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趋向丰富和多元化,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其特点是,通过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再现客观物象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巧,而且通过素描教学能够使学生去掌握视觉艺术的规律、了解艺术的认知知识和增强艺术表现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具备完整的艺术的感知、评价和表现的能力。虽然对于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也部分地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和突出,而且缺乏相应教学模式的支持。

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知服从于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为基础的造型的需要,并集中于技术的层面,学生缺乏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未能全面认识到素描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类型和基础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转变为进行艺术思维的方式之一。现代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把对素描语言的应用纳入更高的艺术要求和更为广泛的表达领域,而且通过素描教学使素描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地表达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学会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这既是对素描本质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当前素描教学的需要。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为这个“造”字服务,确切地说,打基础是为了创造。因此,教师在素描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从而赋予素描课堂新的活力,使素描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打造艺术专业学生基本功的素描课程不能再与创作相分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按“因材施教”、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张扬学生的艺术个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素描课程的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基础素描教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

主管: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4

主管: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THE END
1.国外优秀衍纸作品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衍纸艺术是将绘画和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转换在纸上,以纸为元素表达思想和观念,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展现衍纸的无穷魅力。很多朋友喜欢以鸟儿为主题的衍纸作品,今天就来分享一组国外衍纸大师和爱好者们制作的此类作品,希…https://m.sohu.com/a/640841550_185945
2.国外衍纸达人——金海敬金海敬(Hae Kyoung Kim)来自韩国首尔,是我们熟知的一位衍纸艺术家。她的创作技法和作品影响了很多国内国外的衍纸爱好者,我们很多人都是伴随着她的衍纸作品一起成长。 最初她是做纸艺花的,后来转入衍纸艺术的创作,在衍纸技艺成熟之后,2015年出版了自己的衍纸书籍,随后中文版在国内出版发行。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752187_1101715682.html
3.民间艺术~泥塑泥塑流传到国外后,有了自己的特色 国外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经过一些新的艺术手段,使自己的作品更真实! 这些泥塑的小娃娃让人爱不释手 感觉萌萌哒 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国宝 在河北唐山,按清明上河图真实的还原了作品的点点滴滴 置身其中 是不是一种穿越? https://www.meipian.cn/24xdxqqf
4.纸艺作品为什么不能售价上万?纸艺人的心声!纸语花香将中国传统的写意花鸟、剪纸艺术与西方衍纸、纸雕艺术结合运用,演绎纸艺的魅力。 纸艺作品看似标价高,其实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 在中国,人们更看重材料成本的价格,而非发现作品的价值,这与国外背道而弛。一件木艺作品,国人更多从材料是否名贵从而界定它的价格高低。纸艺,在他们眼里是不值钱的。 https://www.jianshu.com/p/35218b0db9d6
5.2024-衍纸作品的创意设计理念:探讨如何将衍纸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如衍纸装饰画、衍纸首饰等。 -衍纸与其他手工艺的结合:如衍纸与布艺、木艺、金属工艺的结合,展示衍纸的多样性和兼容性。 -衍纸在国内外艺术展览中的应用案例:介绍衍纸艺术在国内外艺术展览中的展示和影响。 -衍纸制作的安全与环保:强调使用环保材料,介绍衍纸...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07/6240133105010242.shtm
6.海外直播走进北京巧娘博物馆,兔儿爷文化圈粉海外金光洞兔爷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巧娘林爱幸走进北京巧娘博物馆,北京巧娘博物馆是北京巧娘手工艺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北京巧娘协会”)于年初落成的新址,设有展览、销售、培训、直播、党建等多个区域,展示了许多由北京巧娘制作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包括兔儿爷、景泰蓝、花丝镶嵌、京绣...http://www.bjwomen.gov.cn/fnw_2nd_web/static/articles/catalog_ff808081641b3fa901641b43c565000b/article_ff80808185f5df260186d9d0ced218c4/ff80808185f5df260186d9d0ced218c4.html
1.国外精美衍纸作品国外精美衍纸作品,堆糖图片。堆糖,美图壁纸兴趣社区。拥有几十亿高清优质图片,数千万用户的珍藏分享,一键收藏下载美图,点亮生活无限灵感,做你的美好研究所:情侣头像,手机壁纸,表情包,头像,壁纸,高清壁纸,图片,壁纸图片,图片下载。https://www.duitang.com/blog/?id=166991875
2.寒假作业布置方案(精选14篇)材料与做法:以纸为主要材料,如剪纸、衍纸画、拼贴画等,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创作一幅手工作品,尺寸大小不限。 (3)全校三年级学生:儿童绘画 材料与做法:用尺寸为A3大小的美术用纸,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用马克笔或彩铅等颜色笔手绘一幅画,绘画形式不限。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779575.html
3.成都东软学院26 乐理+音乐作品分析 教师简介:刘华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指挥专业结业。 课程简介:教学目标的总体概述 本课程是向理工科学生讲授乐理+音乐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对音乐作品旋律、节奏、风格、结构、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的音乐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提高学生音乐分析的...https://sz.nsu.edu.cn/2023/69A9890D-8FA4-4FCC-B32D-84849AA38B20.html
4.揭秘!“三生三世”等国产热剧在海外受热捧,做对了什么?摘要:怎样的中国文化更适合“走出去”?不要以为我们推出了什么作品,海外受众就一定会喜欢什么作品。本文以覆盖面较广的影视剧、图书为案例,一窥个中诀窍。 【宣发前置,才能有的放“电”】 影视剧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点门类,它能通过一个个美轮美奂的故事,令海外读者喜爱中国、理解中国文化。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24575
5.玩具人才培养(精选十篇)幼儿观察、触摸的同时, 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开展关于“纸艺”的讨论:说说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作品, 为什么;衍纸作品和我们平时的折纸和剪纸有什么不同?重点感受衍纸作品的与众不同, 引导幼儿用小手去摸一摸, 它有时是一层, 有时又两层重叠……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用小手去绕一绕, 感受卷起来的纸就像走迷宫...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jx02u5.html
6.作业方案(精选13篇)材料与做法:以纸为主要材料,如剪纸、衍纸画、拼贴画等,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创作一幅手工作品,尺寸大小不限。 (3)全校三年级学生:儿童绘画 材料与做法:用尺寸为A3大小的美术用纸,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用马克笔或彩铅等颜色笔手绘一幅画,绘画形式不限。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987.html
7.学校寒假作业布置方案(精选13篇)材料与做法:以纸为主要材料,如剪纸、衍纸画、拼贴画等,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创作一幅手工作品,尺寸大小不限。 (3)全校三年级学生:儿童绘画 材料与做法:用尺寸为A3大小的美术用纸,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用马克笔或彩铅等颜色笔手绘一幅画,绘画形式不限。 https://www.yjbys.com/xuexi/hanjiazuoye/3571621.html
8.AI绘画·网址汇总·看云魔咒图库 (别人的作品 + prompt) https://prompt.plus/ https://lib.kalos.art 国外天花板 midjourney https://www.midjourney.com/home/?callbackUrl=%2Fapp%2F 其他的资料 https://ahri404.notion.site/MidJourney-c7037315c3fb442f81da5b7834cafb5b ...https://www.kancloud.cn/pan123456/web_count/3149902
9.女总裁的全能兵王11月1日,世界泳联游泳世界杯新加坡站(短池)第2比赛日进行。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的比赛当中,中国选手潘展乐和王浩宇出战。比赛中潘展乐游出46秒09的成绩,成功拿下了该项目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王浩宇同样有不俗表现,以第5名的成绩完赛。 通过本次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应对山洪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广大群...http://crm.qcgips.cn/public/static/fiem.php/mokdfe1747125.html
10.衍纸文化对插画的意义研究相比之下,国外的插画艺术家们早早地接纳了新技术,并促使插画与商业有效结合,为插画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市场。衍纸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有很多资料都显示纸艺来源于古埃及。在十八世纪的时候,流传于英国王室,是贵族间的一种艺术。现在国外有很多衍纸大师,他们的作品大都令人叹为观止,可见衍纸艺术的发展在国外比...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0921550.html
11.衍纸:一纸惊艳世界的艺术,让见过的人叹为观止王艺烨偶然接触到衍纸,便立刻沉醉于那对美独特的传达方式中。对于她,如梦似幻的巴黎是进行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街角看到的画,咖啡馆前听到的音乐,都能成为作品的灵感。(05:29) 什么是衍纸? 衍纸,又叫做卷纸,其英文称呼Paper-Rolling或Quilling,其中文名称中的“衍”字,有着“以纸卷成的线条不停弯曲蔓延,象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6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