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2、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3、说明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
答: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都是指固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结合方式或作用力。离子键是由电离能很小、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与电子亲合能大的非金属原于相互作用时,产生电子得失而形成的离子固体的结合方式。
共价键是由相邻原子共有其价电子来获得稳态电子结构的结合方式。
分子键是由分子(或原子)中电荷的极化现象所产生的弱引力结合的结合方式。
当大量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脱离所属原子而形成自由电子时,由金属的正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静电引力使金属原子结合起来的方式为金属键。
4、原子中的电子按照什么规律排列
答: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按照四个量子数的规定从低能到高能依次排列在不同的量于状态下,同一原子中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完全相等。
第二章材料的晶体结构
1、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解八面体中的晶面和晶向指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E、F为立方晶胞中6个表面的面心,由它们构成的正八面体其表面和棱边两两互相平行。
ABF面平行CDE面,其晶面指数为(111);
ABE面平行CDF面,其晶面指数为(111);
ADF面平行BCE面,其晶面指数为(111);
ADE面平行BCF面,其晶面指数为(111)。
棱边DCAB//,BCAD//,EDBF//,ECAF//,CFEA//,DFEB//,其晶向指数分别为[110],],101[]011[,[011],]110[,[101]。
对角线分别为EFACDB,,,其晶向指数分别为[100],[010],[001]
图八面体中的晶面和晶向指数
2、标出图2中ABCD面的晶面指数,并标出AB、BC、AC、BD线的晶向指数。
解:晶面指数:
ABCD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3/2a,3a,a,
截距倒数比为3:1:21:3
1:32=∴ABCD面的晶面指数为(213)4分
晶向指数:
AB的晶向指数:A、B两点的坐标为
A(0,0,1),
B(0,1,2/3)(以a为单位)
则)31,1,0(-=AB,化简即得AB的晶向指数]103[二(2)图
同理:BC、AC、BD线的晶向指数分别为]230[,]111[,]133[。各2分
3、如图所示立方晶胞晶格常数为a,AO的长度为2/3a,BD的长度为1/2a,CF的长度为1/3a,标出图中ABC面的晶面指数,并标出AB、BC、AC的晶向指数。
解:ABC面的晶面指数:
ABC面在x、y、z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4,2,2/3,(1分)
截距倒数比为113::1:2:6422
=(1分)∴ABC面的晶面指数为(126)(1分)
AB的晶向指数:A、B、C点的坐标为
A(0,0,2/3),
B(1,0,1/2),
C(0,1,1/3)(以a为单位)
则AB的晶向指数[601]或[601](1分){1
(1,0,)6
AB=-}BC的晶向指数[661]或[661](1分){1(1,1,)6
BC=-}
AC的晶向指数[031]或[031](1分){1
(0,1,)3
AC=-}
4、求图中所示立方晶胞中ABCD面的指数;并求该晶面与晶胞所交的四边形四条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ABCD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a,2a
截距倒数比为1:2:12
1:11:21=∴ABCD面的晶面指数为(121)2分
A(1,1/2,0),
B(0,1,0)(以a为单位)
则jiAB2
11+-=,AB的晶向指数]102[2分同理:BC、AC、BD线的晶向指数分别为]210[,]011[,]111[。各2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132)与[123],(322)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