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本土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颁布最新健康管理措施。“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14+7、7+7、3+11、2+14,还有“居家隔离管理”“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这些健康管理措施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吗?
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
隔离期间我能不能出门?
不同区域居民又该怎么做好防护呢?
......
今天小编给大家来科普
权威解答来啦
先给大家介绍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社区防控实行分类管理
对于发生疫情的地区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高低,将社区防控,也包括行政村,精准划分为三个区域: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
封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或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
管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到隔离管理前,其工作、活动地等区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
防范区划定范围为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
还是不太清楚?
那就再看看下图
各区域居民该如何做好防护?
配合接受核酸检测。管控区、防范区居民外出还应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日常生活做好消毒。做好家庭物品消毒。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物品消毒剂是有效氯为5%的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和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消毒。
如果家中出现过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对其生活居住过的环境及所使用过的物品,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或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或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主动监测主动报告
每天早晚测量体温,主动报告任何不适身体状况。
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眼睛红肿、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立即报告。
保持良好心态。从电视、国家机构网站等平台查看疫情防控信息,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不焦虑。不用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方式来缓解焦虑、紧张、害怕、不知所措等不良情绪。
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重要事项再来复习下
下面再带大家一起了解下14+7、7+7、3+11、2+14,还有“居家隔离管理”“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
什么是“14+14”或“14+7+7”?
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鼻咽拭子,上下午采样次数各半,第1、2、3、4、7、14天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中第14天双采双检)+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符合隔离医学观察条件,方可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2、7、14天,其中第14天双采双检)。主要针对中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
什么是“14+7”?
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4、7、14天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观察(第2、7天进行核酸检测)。主要对密接,从中、高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来(返)人员实行14+7,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观察。
什么是“7+7”?
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4、7天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观察(第7天进行核酸检测)。主要针对次密接人员。
什么是“3+11”
即3天居家健康观察(或集中隔离)+11天日常健康监测,在第1、3、14天进行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
什么是“2+14”?
即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马上带你来一一了解清楚。
“集中隔离管理”
集中隔离管理,是指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在指定场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
每名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在单独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观察,直到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房间,不接受外来人员探访;
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隔离期间应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流通;
定期清洁个人衣物,整理房间内务,保持房间清洁。房间内产生的垃圾自行清理装袋后,应扎紧袋口,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居家隔离管理”
需要按照“8个要”落实健康管理,即:隔离房间要符合“单人单间单卫”;要加装电子门磁;隔离人员及同居的家庭成员、室友原则上不准外出,每天两次要向“社区三人小组”报告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等健康状况;医疗机构要上门采集鼻咽拭子;社区要提供生活保障;没有符合条件的居家隔离场所要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健康管理;出现发热、干咳等十大症状,要主动报告“社区三人小组”,及时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其他急症就诊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健康监测”
需要落实“两做好一避免一及时”要求,即:两做好: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按照要求自觉前往社区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一避免:原则上在家办公,不参加上学等集体活动,不能进入公共密闭场所,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人群聚集活动。一及时: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同住人员可外出。没有固定住所的来粤返粤人员可在集中隔离场所或在通风条件良好、不使用中央空调的场所完成健康监测。急症就诊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自我健康监测”
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正常上班、上学、就诊等。期间应每天注意自我健康状况的观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
提醒:
原标题: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14+14”“14+7”“7+7”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