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我总结了这18个商业观察

16天,暴走英国5座城市。老牌百货逛了,各类特色买手店拍了,网红餐厅吃了,咖啡也就喝了40多杯吧,伦敦“安福街区”来回扫了个遍。

BrickLane红砖市集去了,还偶遇皇家艺术学院RCA的毕业展,感受到了来自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的街头年轻气息,在利物浦最大vintageshop里,感叹本地人对于复古二手理念的接受度。

重要的展&博物馆一个没落下,以及那些建成100年的电影院、图书馆、美术馆......西区音乐剧怎能错过?看了两场,集市逛了N个,在曼彻斯特还盲选到了一家很棒的boutique酒店&联合办公空间。

外加一个中途遗失手机2h,后又顺利取回的小插曲。想说,我们这一路比CityWalk还要Walk,伦敦电线入地、公共交通便捷、步行骑行友好,商业氛围浓郁,英系的城市规划让我想起了香港商业的种种。

在这样一座城市,商业考察总是丰满的,除了逛吃喝买,打了该打的卡,更是感受到无数个触动我的商业细节。

怎样才能算骑行友好城市?从特色市集&创意Foodhall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Battersea巴特西发电厂片区改造更新后的最大亮点是?百货走入了“暮年”?可伦敦的这些老牌百货为何依然人满为患?

街边礼品店,也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吗?伦敦的零售数字化到底在玩什么?为什么街头的每一家店都可以这么好看?文化价值如何变现?

或许也是因为在殖民主义时期和世界各国人打交道,学会了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思维方式,不得不承认,伦敦人/英国人是懂生活的。而在这个真正的“CityWalk”发源地,我们也是以城市探究的初心来感受周遭的一切,总结了七大主题共18个观察。

这不是为了鼓吹他国文化,更多的是在于从中去感受和体会线下在玩什么以及怎么玩的,给商业人们带去一些思考与启发。作为亚洲城市里快节奏且洋气的上海,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如今也正在发生,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现象也同样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关于城市生活方式

1.城市骑行友好规划,“骑行为先”

得益于上海街头小马路宜人的尺度和组织,相比北京&深圳,上海还是比较适合骑行的。在伦敦,同样看到的不少公共设施规划,但似乎,骑行体验成为了优先考虑的要素,充满各种细节:

比如停车带是规划在路中央的,靠上街沿那侧是专门空出的自行车道;其次火车、轮船都能上自行车,还给规划了专门的车厢;另外,许多公司的办公室里是设置淋浴房和更衣室的,方便骑车通勤的员工及时打理自己。

最近除了CityWalk,还有人提出CityRide,这会是下一个城市生活的流量密码吗?这种环保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被养成,也是基于整个城市规划上来自多方面的“骑行友好”考虑吧,创造骑行的安全感、独立空间、并且还能让人得体,骑行才会真正的成为一种日常。

关乎这件事,推荐一本在路上看到的书《骑行上海:关于上海骑行规划的思考》,对骑行能为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无限可能带来了一些设计遐想。

2.属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

英国作为全球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文化价值传播渠道上已经具备一定优势。衍生周边的产品和运营内容已然是日常,几乎每个场馆都有自己的周边售卖,哪怕是街边开了好多年的街铺餐厅,亦或是一出演绎多年的音乐剧,都能做出周边。

而且神奇的事在于,逛完场馆,GiftShop总是要进去的,大家也都乐意或者说是甘愿掏腰包购买这些周边。纪念T、环保袋、冰箱贴、明信片,而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义乌出品,出趟海后被加持了在地的内容IP属性,就翻出好几倍的价格。

我回来后思考了下,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认同的表现。消费者认可这个场馆、这场策展、这部演出、这家餐厅的氛围、审美与文化......自然而然就会想要买你的东西,此时此刻的这种纪念式零售消费,是永远不可取代的。当然,产品本身设计也美。

总说现在国内的线下商业没什么好买的,零售最难做。但是在伦敦的感受告诉我,在未来,文化价值认同,应该才是最终为线下商业和产品带来价值点的关键吧。

3.看展&看剧已成为生活日常

除了火爆的大英博物馆“晚清特展”,这次还在伦敦设计博物馆(TheDesignMuseum)看了一个关于《Designer、Maker、User》的展。

它深度探讨了设计师、制造商以及使用者三方在不同视角下,如何看待我们日常使用的每一件物品,从背后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设计,那些流芳百世的商品,又究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另外,还在伦敦V&A(VictoriaandAlbertMuseum)看1900至今(Design:1900–Now)的展(据说是V&A的永久展了)。

通过过去100多年来共250件展品,分为六大主题,带我们从设计的视角,解锁我们生活、工作、旅行、社交和消费方式等等。通过这些设计,我们重新审视100多年间周遭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借此提出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许多问题。

两场展都挺适合商业从业者来看,帮助我们思考所从事的事业背后的社会意义。

看展&看剧,恐怕早已成为伦敦生活日常,而且是全家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不得不说,上海还算是走在国内前列,展览的频次数量也不少,比起十年前,文化消费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只是在大众语境下,这种消费依然有点打卡和不接地气,或许在将来,它会成为我们真正的生活日常。

4.市集的常态化与生活化

英国的市集文化历史悠久,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东南西北。

浓浓烟火气下,每个市集又根据地域文化属性自带亮点与不同。有带复古调的、有潮流味浓郁的,手工艺品、园艺绿植、古着首饰、朋克艺术......每个标签明显,这本身恐怕也是一种“社区活动”内容。

本地人对公共场所与集体活动的热衷,在市集这样的场景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上海的安义夜巷有点类似。最早被我们商业人熟知的还是考文特花园,如今已经是一张伦敦城市名片,品牌都是高化撑场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东伦敦的几个市集,就是大型移动敞开式集合店,东伦敦Bricklane街巷里还有“街头蹦迪装置”,每个市集都和所在区域的在地文化风格很搭,“定位”精准,所以线下变得有趣又好逛,一点也不会觉得无聊。

这种“精致感下的市井气息”,让人很上头。

二、关于线下商业形态

5.老牌百货依然红火

这个话题单独写过笔记,还发了视频号。

国内百货行业整体衰败的原因比较复杂,来自多方面的“暴击”。而这次实地走访了伦敦的几大百年老百货,依然非常好,产品力、审美力、服务和体验都能聊出东西,以至于我这个扫街狂魔都走不动路的节奏,就像以前去日本,不会空着手走出百货公司一样。

个人觉得,选货买货以及组货等等,这种基于产品的零售运营能力,永远是百货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曾经的老百货人,其实我还是蛮喜欢逛百货公司的,效率高且节奏快,目不暇接;不知道会不会若干年后,国内的百货又要卷土重来,以完全创新的方式,不管是细分主题化还是围绕社群属性,让百货重新回归它的体验本质,而非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被淘汰的商业场景。

6.餐饮业发达,咖啡完全还没卷起来

伦敦真是个遍地餐厅的城市,当然也不乏本地网红餐厅,进门的消费者也会拿起手机各种拍照,看来打卡这件事,全世界都一样,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对这件事太妖魔化。

在喝了40多杯后,认真感受了这些味道之后,让习惯上海咖啡生活的我真的一言难尽。

是的,差距太大,国内咖啡水准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水平。茶饮也是卷出天际,所以上海的主理人们,为什么不去欧洲卷一卷?比如喜茶刚刚在伦敦开了首店(时机很好)。

7.生活中的仪式感:遍地的礼品店

从城市到小镇,街铺里永远不会缺的业态就是各种礼品店,温馨又不乏好审美的小店里,售卖着各类伴手礼,玩具、首饰、食品、文具、贺卡、小摆件、香氛、杯子等等,类似于我们这的带主题的杂货店、“生活方式集合店”,但商品力真的很强。

你在网上搜一下“伦敦杂货铺”,一大堆琳琅满目的店铺信息。我在温莎小镇上逛到一家英国本地连锁品牌(VINEGARHILL),真是家从小镇走出来,成立了26年的生活方式集合店,特别喜欢印在购物袋上的Slogan:ForHome,Life&You,你如果也了解这家店,相信会有共鸣。

有供应就有需求,想说这背后也透露了一种松弛而温暖的生活态度,不会忽略生活中的仪式感,各种节日是必须要搞活动、送礼物&写贺卡的。

等国内城市哪一天不卷了躺下来,对社交平台也渐渐麻木,重新开始注重这些情感的传达,大概也会给礼品店更多的发挥空间吧。

8.全民的审美在线

这个观察不用过多追述,因为非常直观。

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镜头定格下来画面,想说这种审美力真的是已经渗透进城市里的每个角落。

大到建筑、城市规划、工地围挡画面,小到一个街边不起眼的街铺门头、一把椅子、一副餐具,你都时刻能感受到,就是作为商业地产人,每天都是在体验一场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三、关于数字化发展

9.伦敦早就拥抱数字化,不过玩的是不同体系

三年没出国门,老的双币VISA卡居然不能用了这次在英国,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在payment支付这块了,大大的out感写在脸上!

这会让你有种“这三年我们被世界遗忘了?”的错觉。而现在的老版本VISA硬卡,也已经在大多数的pos机上无法使用了。

而且英国当地很多地方都不收cash了,以前出去还要换几千英镑欧元怀揣现金走天下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

好内容,一定是做营销的终局。

这次跑了英国几个城市,除了强烈感受到当地人对Content的审美水平,也能体会一些不一样的营销思路。

在街头突然一眼看到这个垂涎欲滴的炸鸡,你有没有永远记住它。

咱就是说,地铁报站ending,英语的简洁表达,赋予了宣传语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够好记,够简单。

四、关于城市社区规划&友好设施

11.公园融入城市,CBD综合体也能以人为本

这个观察很爱聊。

作为城市商业观察者,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喜欢做的就是扫街+逛各类博物馆。既能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还能放慢脚步感受风土人情,去探索城市的各个板块。

不得不说,伦敦的公园真的是和城市融为一体。海德公园&摄政公园,两大著名皇家公园,不仅有湖、天鹅、鸭子和马,摄政公园旁还有动物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海德公园的交通动线规划上,骑马道、步行道、汽车道、骑行道整个就是明明白白,其中最宽的是哪条你能猜到吗?而这些大公园根本不是在远郊,就地处城市最核心的位置,随进随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围墙。

这令我想到了延中绿地以及上海后滩的雄伟规划,也是在城市的核心区,规划了大片的公园,鸟瞰确实很震撼,但在实际体验上似乎还少了些什么,维度衡复区域的口袋公园还是可圈可点。

其次就是东伦敦的CBD里,新项目基本以综合体为主,住宅+办公+一圈底商,街角一个小公园的搭配比较常见(让我想起前些年国内喊得沸沸扬扬的“小区去围墙”),塔楼下的公共空间里规划的都是儿童无动力设施。

在东伦敦观察到许多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推着婴儿车,想说办公地与居住地的配比平衡,真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打工人的幸福感,而CBD里的托育机构绝对是解决刚需。

但在国内,似乎还是在一些规范条款上有限制,Anyway,未来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真正以人为本的规划。

12.宠物友好&儿童友好&长者友好的落到实处

比如宠物友好餐厅和宠物用品商店并不稀奇,地铁、火车站里也不时会看到宠物及相应的友好设施,儿童玩乐设施也可以出现在CBD的写字楼下。

对了,还包括第一个观察——骑行友好,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后来新开通的地铁线路,站里的那些垂直客梯都特别宽敞。

五、关于ESG理念的实践

13.环保理念根植于方方面面

在利物浦的“南京东路”,看到本地的商业项目里,一层最好的位置给了一家本地最大的VintageShop,购物的人也非常多;其次,在火车站还发现了咖啡杯回收装置。

所有的购物行为都不再使用任何塑料袋,咖啡店的外带刀叉餐具也都是非塑料材质。在利物浦Beatles咖啡厅里,发现纸巾上印着这样的文字(见下图),就感觉整个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环保理念的气息。

14.对可持续理念的推崇

英国的ESG理念也很根深蒂固,几乎每个品牌的网站上、购物袋上都会写上对于“可持续”的推崇及相应措施;以前说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了股东创造价值,而现在也越来越重视ESG这项非财务指标了。

此外,行走在无数百年历史老建筑里,也真切感受到英国人是在用一种流芳百世的初心去做很多事。

比如在曼城去了约翰赖兰兹图书馆(TheJohnRylandsLibrary),外观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哥特式建筑,建于1900年,馆内收藏了早期印刷版藏书古腾堡圣经(GutenbergBible)及公元前2000年的手稿。

最近有关于这栋建筑的历史回顾展,棉花厂大亨的妻子在大亨死后花重金建造了这座图书馆,在她去世后把图书馆捐赠给了曼城,如今免费供公众使用,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还有位于伦敦诺丁山的ElectricCinema,1910年建成运营至今的电影院,过去的人们曾经创造的建筑、设施依然沿用到百年后。

最好的在地文化体验,就在街头。

六、关于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

15.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尊重

接着上一条观察,来说说英国对城市老旧空间保护更新的重视。

这半个月来的驻足巡游,发现英国人才是真正的“在地文化”忠实爱好者。除了伦敦巴特西发电厂这样的大规模片区更新改造外,在曼城街头路过艾伯特广场(AlbertSquare),说实话,我完全被旁边的CityHall改造围挡吸引。

除了有关于这栋百年建筑的历史介绍,还有整个保护更新的措施及前后细节对照图文,大致意思是“旨在通过更新,把这栋老建筑带入21世纪”。这简直就像一场“策展”,路过的每个人都是观众,在百年后的当下,站在街头巷尾,了解眼前呈现的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

所以城市更新项目,完全可以从围挡内容上入手,也可以是项目对外露出的第一幕。

16.旅游类小镇、除了好逛还很有社区感

英国还是有挺多旅游类小镇的。除了有历史文化沉淀,有景点和知名学府,竟然还有不少非常好逛的街区,这是令我没想到的商业氛围。

不同于旅游景点三件套,约克小镇出乎意料地好逛,比起温莎,有了更多本地品牌独立门店,除了审美在线的礼品店,还有不少有意思的集合店、几十年历史的网红餐厅存在。

另外就是社区感浓郁,毕竟这些小镇本身也是生活区,小镇图书馆安静舒适又不乏亮点,街区里的广场有孩子们喜欢的旋转木马,还看到本地的CityWalk队伍,带你探访一排古老而神秘的建筑。

同样,约克小镇还有和当地艺术影视文化结合的很好的GhostTour大巴路线。这让我想起了阿那亚,对,旅游小镇同时也是一个当地的社区,同样拥有一切社区该有的功能。

始终,要有真实的生活社区气息,这样的“文旅小镇”才不会显得空洞和表面。

七、关于学习这件事

17.知识不只是在课堂里

正因为整个城市里遍布各类高质量的博物馆、美术馆,以至于经常会看到老师带着一队学生穿行于此,或是一幅名画、一件精美雕塑作品、一场寓意深刻的特展......都能看到那些身影。

知识真的远不止在书本里和课堂上,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里。

想说在这么多审美在线的场馆、藏品、建筑、书店、生活方式门店等等的熏陶下,伦敦艺术学院(RoyalCollegeofArt)号称“全球艺术家与设计大师的摇篮”,似乎也完全MakeSense!

18.教育无边界&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

同样延续上一个观察,感觉伦敦真的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融合教育,无边界教育。

看展你要提前做功课吧?看完还要查点资料,就连工地的围挡也“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工作日白天,小镇图书馆坐满看书的老年人。

大英博物馆旁自习办公咖啡厅找不出一张空桌。公园草坪上随处可见的捧着书晒太阳的,以及地铁里没人刷手机,随身都带本书,虽然这可能是因为没信号。

都说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永远保持好奇心,让人有提问的勇气,以及可以产生追随一生的兴趣。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因此没有年龄边界,通过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不断挖掘自身对知识的渴望。

这也是伦敦带给我的感受:全社会应该给予线下书店更多的支持。但事实却是,不管是什么书店,大家似乎都活在生死线的边缘。

不得不说,英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太透彻,也太“会”,特别是在伦敦的英国人。

这一系列的观察,给自己这半个月的游历做了次总结,也是作为魔都商业人,对于城市生活、线下商业、行业洞察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回到商业地产,的确文化自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但一定也会是我们未来几代人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最后用上那句“土话”——“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商业人是要保持初心,保持好奇,虽然理想主义总是不合时宜,但它永远指向未来,为商业内卷时代的我们带来方向。

THE END
1.2180平方米!和平公园打造免费狗狗社交乐园,“汪星人”专用滑梯...园内还有这些宠物友好设施!园方提醒:自觉清理粪便 记者探访时发现,除了有草地让狗狗自由跑动,两个狗乐园里还设置了跷跷板、波浪形滑梯、跨栏等游乐设施,不过据观察,狗狗们似乎对这些设置不感兴趣。 一位宠物主告诉记者,家里养的狗狗因为没有训练、接触过,一般不会玩这些的。对于狗狗们来说,追逐跑动似乎是最好玩的...http://console.zhoudaosh.com/2660A154903BE191C701C4894F981EF7840843CFC88911329141A4CDEC69199B
2.宠物友好星巴克~星巴克狗狗奶油设施:这家是星巴克宠物友好店,是有免费狗狗奶油提供的。门口的带有宠物标志的地方都是可以把狗狗栓在那里的。带宠物的铲屎官都可以带着狗狗坐在室外带有宠物标志的地方喝咖啡啦 ?特色:宠物友好店那必须是有星巴克狗狗奶油的,这个是免费的,带上狗子过去就可以啦。星巴克员工都非常喜欢宠物,也非常热情,不过说免...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5821895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花花的家宠物友好公寓(天旋巷分店)预订价格,联系电话位置地址携程酒...携程网为您推荐花花的家宠物友好公寓(天旋巷分店)以及酒店预订、价格查询,花花的家宠物友好公寓(天旋巷分店)信息,酒店地址:宁波鄞州区天旋巷利时城市奥特莱斯;涵盖酒店周边设施,酒店交通地图,真实用户点评等信息,同时还可查找宁波旅游报价以及宁波旅游攻略。宁波酒店预订,宁波酒店导航,酒店团购,特价酒店,选携程更放心!查...https://hotels.ctrip.com/hotels/104264879.html
1.租房养宠物应注意哪些事项?房产频道了解附近的宠物医院和紧急服务,确保在宠物生病或受伤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同时,制定应急计划,如宠物走失时的寻找策略。 7. 宠物友好设施 选择宠物友好的租房环境,如有宠物活动区域的小区或公寓。这样的环境不仅方便您和宠物的日常活动,也能提升居住体验。 https://house.hexun.com/2024-07-25/213709368.html
2.昆明及周边地区适合狗狗旅行的景点推荐与全攻略文章强调昆明的宠物友好设施较为完善,提供了宠物店、宠物小便区、宠物酒店等服务以满足狗狗的部分需求。 文章提到昆明还有特别的狗狗活动和活动区域,如狗狗活动区、宠物派对等,为宠物主人们提供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 总体上看,本文内容描述较为详细,回答了提出的难题,并对昆明是不是适合带狗狗旅游实行熟悉说,属实性较...https://www.jqcom.cn/2024baiqi/yndujia/337848.html
3.“携宠出游”新风口已至,潜在银发客群超1亿,旅游+宠物两大赛道...显而易见,伴随养宠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宠物友好型旅行产品需求上升,携宠出行已形成一股流行趋势,推动相关企业加速布局,推出各类定制化服务及产品。 1. 高效利用资源,挖掘商业潜力 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养宠人士的出行服务。其中哈啰出行在今年1月上线宠物预约托运服务,并于近期正式上线宠物出行服务,同时...https://www.douban.com/note/865328199/
4.“宠物友好酒店”要深耕“友好”内涵宠物友好酒店的核心在于“友好”二字,这既是对宠物及其主人的尊重与关怀,也是对一般住客权益的保障。真正的宠物友好,不应该仅停留于允许宠物入住的浅层次,而应是一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友好体验。酒店需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卫生管理、活动规划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升级宠物友好服务标准,确保每一位宾客...https://www.jswmb.cn/article/13039/70877.html
5.中国的10大推荐宠物友好酒店Booking.com预订宠物友好酒店 三亚山海天雅诗阁服务公寓 宠物友好酒店(三亚 - 大东海海滩) 9.3好极了170条住客点评 三亚山海天雅诗阁服务公寓提供户外游泳池、露台以及带阳台和免费WiFi的空调住宿,距离大东海海滩(Dadonghai Beach)有5分钟步行路程。内部提供私人停车位。 房间铺有瓷砖地板,配有带冰箱的设施齐全的厨房、用餐区、平板...https://www.booking.com/pets/country/cn.uk.html
6.Ketawa宠物友好酒店(KetawaPetFriendlyHotel)预订总体而言,克塔瓦可携宠物酒店【SHA Extra Plus】以其卓越的客户评价,成为了清迈的热门住宿选择。无论您是出差还是度假,这家酒店都将为您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住宿体验。 Ketawa宠物友好酒店 (Ketawa Pet Friendly Hotel)的热门点评 8.4 棒棒哒 571 个评分 真实的住客点评来自 环境和清洁度 8.7 设施 8.3 位置 ...https://www.agoda.com/zh-cn/ketawa-pet-friendly-hotel/hotel/chiang-mai-th.html
7.西乡打造宠物友好活动空间,让城市更文明更温暖为进一步满足西乡街道养犬市民日常活动需求,西乡街道经实地勘察,于去年年底在南昌公园门口设置了一处宠物活动空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宠物友好活动空间设置了丰富且安全的宠物运动器械,还有犬只游乐和训练设施及宠物粪便箱等便民设施,既充分考虑了爱宠人士的需求,又承担了文明养犬宣传的使命。 http://www.baoan.gov.cn/gkmlpt/content/11/11573/post_11573948.html
8.社区探索打造“宠物友好”细节为此,设计者们设置了萌宠乐园景观模块,宠物们有了一方专属嬉戏的天地,对社区其他空间的侵扰和影响大大减弱。乐园按照不同体型的犬类划分,为不同的宠物及主人设置不同的活动范围及设施。比如围栏狗狗乐园,供萌宠们愉快玩耍,还提供直饮水装置、一次性水碗、废物收集箱和宠物垃圾袋。考虑到业主出行的便捷,萌宠乐园与所...https://wxrb.com/doc/2022/05/30/175084.shtml
9.从国外这三个案例看“宠物友好型”商晨竟可以怎么做?和桥如今宠物的地位节节升高,一样是主人们的“四角吞金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4003040.html
10.建立“宠物友好型城市”萌宠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不少主人表示,他们至少每周一次在宠物友好的户外空间带着自己的宠物和其他宠物进行互动。为了对宠物更加友好,城市可以提供垃圾站和引导标牌等设施,以鼓励宠主保持区域清洁。此外,为狗提供指定的自然空间是为宠物主人提供与幼犬社交的一种方式。通过合理安排的户外活动,狗狗的性格会更友好稳定。https://www.gzstv.com/a/40286151157b49fdb75ce3ce496233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