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的行为,南宁市天健世纪花园小区设置了“宠物公厕”。广西新闻网记者黄河畅摄
狗,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的好伴侣。当宠物狗给养宠人带来快乐与温暖时,其随地大小便的行为也让不少城市居民受尽其扰。当宠物狗逐渐成为人类住宅小区的“小住客”,不文明养狗行为带来的邻里矛盾愈发突出。
今年4月,南宁市天健世纪花园小区物业服务人员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小区内设置了3处“宠物公厕”。几个月过去了,“宠物公厕”带来的效果如何?市民又有何看法呢?广西新闻网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现象:宠物公厕“狗不理”
18日,广西新闻网记者在南宁天健世纪花园小区看到,这3处“宠物公厕”设置在小区主干道和绿化带边缘的显眼位置,只见30-40厘米高的石制围档内有1平方米左右的宠物“如厕用地”,上面铺着厚厚的砂石。
“宠物公厕”旁还设有“宠物拾便纸自取箱”,方便宠物主人现场进行清洁。箱子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宠物主人”“小区遛狗请拴链”的提示格外引人注目。无论远观还是近看,这几处“宠物公厕”都让记者感觉“萌萌哒”。但记者观察发现,小区内3处“宠物公厕”内都没有宠物粪便。
15时50分许,带着爱宠“牛牛”散步的韦奶奶试图将它带到“宠物公厕”内排泄,可“牛牛”只在“宠物公厕”里转了两圈嗅了嗅便跑开了,最后还是在一棵绿化植物旁解决了自己的“如厕”问题。韦奶奶告诉记者:小区设置“宠物公厕”后,她曾多次尝试让“牛牛”到“宠物公厕”里排泄,但“牛牛”一直不太买账,还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拉,最后只得从“宠物拾便纸自取箱”里取出拾便纸,再把宠物粪便扔到垃圾桶里。
另一位养宠人韦先生向记者介绍:宠物狗往往有“领地意识”,如果闻到“宠物公厕”里有其他狗狗的味道,它们就不愿意再在里边排泄了。“反正我是没见过有狗狗在那里排泄的。”韦先生说。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宠物公厕”的设置对提高养宠人的自觉性有一定的帮助。广西新闻网记者黄河畅摄
声音:人理才是硬道理
狗狗们不买账,“宠物公厕”是否失去了设置的意义呢?该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分管环卫工作的负责人赵东阳告诉广西新闻网记者,“宠物公厕”设置之后,小区内的不文明养宠行为大有改善,“物业接到的投诉明显减少了。”
赵东阳认为,“宠物公厕”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引导狗,更关键的是引导主人。“狗都是有人性的,而人性是主人给的。”赵东阳说,“看到小区内有专门的‘宠物公厕’,养宠人就算想纵容宠物‘随地大小便’也会不好意思吧!”
家住该小区2栋的居民梁女士对物业设置“宠物公厕”的做法表示满意,“不管狗狗愿不愿意到‘宠物公厕’如厕,养宠人的文明意识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之前在电梯里都会见到狗狗粪便,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多数受访人都认为:宠物公厕的建设是倡导文明养宠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对养宠人的一种有效提醒。
赵东阳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小区物业会进一步强化宠物管理,给小区内所有宠物“上户口”,如果其所在公司在南宁开设新的楼盘,他们也会将此经验推广过去。(记者黄河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