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火爆的异宠市场给生物安全带来挑战。一些人出于猎奇、跟风饲养异宠,却不了解其特性,一旦无法达到心理预期,比如“不亲人”“味大”“难养”等,就会弃养。遭弃养的异宠,有的可能给他人带来危险,有的因为是外来物种,还可能威胁本土生态平衡。
哪些人热衷于饲养异宠?异宠饲养门槛如何,其生病治疗面临怎样的困境?围绕异宠的“生老病死”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记者进行了全方位调查。
1
饲养养眼陪伴成本居高
来自山东青岛的肖特是一名养蛇达人,他介绍,玉米蛇是最常见的宠物蛇,脾性温顺,发展成熟,基础入门品种价格较亲民。
好看则是异宠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兼职从事狐狸领养和救助工作的张仙,在2016年饲养了第一只宠物狐狸,因为狐狸“看着好看”。
但美好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短暂的,取而代之的是养异宠带来的烦琐,开销也不低。
雪貂饲养者吴东的饲养程序更复杂。和吴东一样,越来越多宠物主愿意花心思为自己的宠物布置住所。但记者采访发现,过多的装备反而容易导致不好清理,滋生细菌,而宠物用品生产缺乏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一般凭借好的外观吸引顾客,而售后缺乏保障。
2
买卖随意定价货不对板
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人们对异宠的兴趣越来越高,异宠交易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买家与卖家之间出现了不少代理中介。
肖特告诉记者,在电商平台上很难买到蛇,因此“蛇圈”通常都是通过社交平台交易。卖家多为个人,发普通快递,承担风险;买家收货后必须录开箱视频,否则即使出现问题卖家也不担责。
因此,这条交易链中的主要角色是中介,一般由买卖双方信得过的圈内人担任。交易流程大致为:买家打钱给中介-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确认无误-中介给卖家打钱。如果出现问题或交易纠纷,由中介判定。
肖特告诉记者,异宠交易并非纯粹的卖方市场,也时常发生买家骗货的情况。如此交易模式下,宠物疫病成为另一大隐患。一位不愿具名的异宠医生提出,目前国内对异宠类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尚存在较大不足,其身上所携带的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致病性,该如何防治等,都属于知识空白领域。
3
运输快递邮寄生死难料
买卖之后的异宠运输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的确有商家通过快递偷运。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商家给辖区快递站点加小费,请快递员不要将此单过安检,并表示邮寄活物死伤风险由寄方承担,快递点只需要负责发出即可。
4
弃养难驯服有体味被弃
如果实在治不好或者养不起了,怎么办?不少异宠饲养者选择了弃养。背后原因,除了治疗花销大以外,还因为一些异宠具有攻击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饲养哪种宠物,都不能在一时冲动之下作出决定。异宠因独特吸引人,但从习性上来说未必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买卖方面也有处于“灰色地带”的部分,这一市场也需要更多规范。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要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外来物种入侵渠道的口岸检疫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对入侵物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同时,及时更新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明确告知公众哪些异宠能养,哪些不能养。
“凝聚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安全的新挑战。”上述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