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三个样本
5月18日上午,LG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二工厂项目竣工,全面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到450亿—600亿元,为推动南京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形成以动力电池为主的细分高地再添重磅砝码。
近年来,南京加快集群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成为南京立足产业基础、锻造产业长板的关键领域。
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集群已入围“国家队”,新能源汽车集群正紧跟步伐,努力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参与全球竞争再添一员“大将”。
开沃汽车油管本地配套成本降40%,集群化发展实现“多赢”
昨天上午,位于溧水区的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采购配套中心总监朱枫正伏案核查清点近期各事业部的零部件采购清单。
开沃汽车集团是南京唯一新能源商用车总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
“从五金件、电子元器件、线束,到转向机、油管等各类零部件,公司共有300多家供应商,遍及全国各地。”朱枫介绍,对于公司采购来说,更希望能够选择本地配套企业,不仅节省运输等大量成本,更能极大地保障供货稳定。
“轻型车事业部使用的整车油管,原本由北京亨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供应。”朱枫告诉记者,在集群上下游企业交流过程中,他们通过行业知名度发现距离不远,位于江宁区的南京民光油管有限公司也生产供应该型号整车油管。
通过进一步考查、核验,最终这家本土优质厂商进入了开沃集团供应体系中。“目前,该公司一年的供应量为5000台,约98万元,相比从北京进货,成本下降了40%。”朱枫告诉记者,同时也助力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开沃集团在南京本地的配套企业达到了140多家。
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在南京发展至今20年,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跟随来南京投资建厂,如成都航天模塑、南方天合、南京陈唱、南京川页、南京天河等企业。目前,南京长安供应商体系共226家,新能源产品供应商45家,本地化供应商达31家。
南京易充创新应用换电模式,“群主”企业打造“南京经验”
一辆电动渣土车停在充换电场站下,机器抓手通过移动准确地抓取、挪移车上的电池仓,并进行更换……这是南京易充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搭建的“新能源汽车城市级应用模型”重卡换电系统示范项目的应用场景。
南京易充是省内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研发和运营的龙头企业,也是“群主”式企业。公司总经理李鑫介绍,新能源换电重卡,通过“车电分离、电池租赁”的模式,保证了车辆采购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相等,同时五分钟换电解决了续航里程忧虑。
开沃集团生产测试用充、换电渣土车,易充公司和国网江苏电动进行合作参与研发建设充换电场站……此项电池创新应用模式的推动,并非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凝聚着集群合力。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的“必争之地”,换电模式的创新应用则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热点。
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鼓励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矿山等公共领域率先试点。
这是一个指向标。
李鑫认为,深化新能源换电重卡应用创新生态的示范运营,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网平台和新能源汽车所带动的新技术、新材料、5G通信、人工智能等产业不断融合,可全面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产业集群。
“这将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南京经验’,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综合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本土化服务能力。”李鑫表示,目前公司正以重卡换电模式为切入点,打造城市级新能源汽车高质量推广应用模式,与开沃汽车等地产车企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应用。
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布局智能网联,“组团上阵”搞研发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能源汽车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研发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南京已集聚了多伦科技、地平线、浩鲸云计算、开沃汽车、智行未来等一批重点企业,产品及服务包括人工智能芯片、毫米波雷达、无线通信、决策控制系统、大数据平台、智能驾培、行业标准制定等各个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生态持续完善。
江苏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院长华国栋介绍,在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研究院通过联合全南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产业规划、政策建议、标准制定、联合科研攻关、产业链协同、示范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国产业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该院在自动驾驶系统与车路协同领域,自主研发了自动驾驶电动巴士、车路协同仿真系统、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并牵头组建了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集聚了全省150多家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
组团上阵,已成为南京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的新特征。
“公司的核心处理器芯片已经进入工信部推荐名单,今年6月搭载芯驰芯片的量产车也即将上市。”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涛说。
汽车芯片产业占据着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制高点”。潘涛介绍,公司已建有“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及高算力处理器芯片工程研究中心”“东大-芯驰科技智能驾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与地平线、芯驰科技、国汽智联等11家高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该公司副总裁戴虹介绍,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公司积极推进氢燃料动力系统、下一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人车路云信息聚合平台等产业关键领域八大项目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