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他们先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包括电梯选型、安装位置、费用分摊等,确保加装电梯方案符合大多数居民意愿。
在资金方面,他们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和社会资金支持,并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最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电梯成功加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居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发扬民主在基层治理中有用、管用、好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上海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黄浦江、苏州河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改造提升工程,实现还岸于民、还水于民。
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总长约1690米,是上海市“一江一河”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远两湾城”是普陀区的超大商品房社区,居住人口众多,诉求不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突出,成为工程贯通开放最难的一个“坎”。
“中远两湾城”段工程启动后,该区委搭建了从区、街道到居民区和居民楼组四级工作专班,建立了从社区综合党委到居民区楼组的三级党建格局,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宣讲会、建立接待点、开设直播间、举办开放日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多样、畅通、有序的渠道,让群众全面了解贯通工程,充分表达意愿。依据民法典关于地段权的有关规定,形成在权属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小区业主合理补偿以实现使用权开放共享的解决方案,并将府对价补偿存入"中远两湾城"维修基金账户,实现了既维护业主权益又兼顾公共利益的双赢。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岸线开放、景观设计等社区事务讨论,打造了汇集居民智慧的苏河中远十景。“中远两湾城”段的改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以成功贯通。
M镇人大紧紧围绕“乡亲们的事情由乡亲做主”这一民主法宝,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作用,形成了日臻完善的制度程序和民主参与实践——“街坊议事”,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民主议事的平台、广泛参与的渠道。
【推荐2】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某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本村实际,组织村民重新议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
为确保村规民约接地气且能让村民更自觉地遵守,该村“新风”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关心的重点事项,广泛号召村民积极建言献策,踊跃参与到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中。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原本生硬的规章制度编写成为了生动活泼的“打油诗”,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新村规民约的可行性,受到了村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在接下来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中,该村“新风”志愿服务队将通过共享广场、墙体彩绘、宣传横幅、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村规民约我遵循”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村规民约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推荐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材料一浙江省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实际出发,先后制定《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保驾护航。近年来,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围绕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建言献策。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浙江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并于2023年2月成为了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
材料二浙江省J市牢牢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契机,针对村级事务参与少、村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开发、推广“建村钉”平台。通过“钉上议事厅”,村民可随时随地就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实现“众人事众人议”;通过“财务钉”,村民可随时查看本村财务信息;通过“清廉钉”实现村级权力运行、干部履职情况“一舱可见”。目前,“建村钉”已成为村民离不了、村干部离不开、市镇村都需要的乡村智治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2024年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新修订的《保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0月20日至24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保密法(修订草案)》。会后,法治工作委员会将修订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和高等院校、法学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征求社会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到甘肃、海南进行调研,就修订草案有关问题与司法部、国家保密局等部门进行沟通。
《保密法》的修订,让我国保密制度更加成熟,为切实筑牢国家秘密安全防线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对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推荐2】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下是该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推荐3】据统计,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100多家,其中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屈指可数。在这些企业中,有的蓬勃发展,有的勉强维持现状。
材料一“楼外楼”是杭州一家知名老字号食品企业。近日,杭州萧山区市场监管局街道举报后调查发现,某网络公司于2021年底在天猫平台开设“西湖楼外楼”旗舰店,在售的14个视频类礼盒商品的外包装、网页均标注“西湖楼外楼”,与“楼外楼”品牌商标近似。据统计,该网络公司完成订单900多笔,获利15.9万元。为此,“楼外楼”食品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
材料二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老字号遗产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格执行对老字号权利的保护,制定和出台保护老字号、传承发展老字号的专门法规和措施,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的侵权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的协调与衔接,汇聚合力从源头上发挥好防线保护职能作用,切实解决老字号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难。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污染承载空间大,发展好坏全靠“大自然”和“老天爷”,甚至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转移的“接收站”和“天然垃圾场”,“污染下乡”还没有彻底遏制,农村“大树进城”、“生态搬家”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无疑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和“乡愁”。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蔓延。建设“美丽乡村”,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对破坏乡村生态的违法行为依法打击,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和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个个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狂飙》以扫黑除恶为题材,讲述了市场化浪潮和国内改革开放背景下,以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作不懈斗争的故事,最终中央督导组雷霆出击,安欣协同专案组彻查了强盛集团犯罪团伙及其背后的保护伞,京海大地得以拨云见日、风清气正。
【推荐3】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某校高一学生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综合探究,整理出如下材料:
材料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实施“五个一”工作法:“一面旗”强化政治引领,“一张网”织密组织体系,“一线法”推动干部下沉,“一家亲”汇聚区域资源,“一条心”党群联动共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
材料二江西省抚州市探索培养一户一名“法律明白人”,让老百姓逐步了解如何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已被纳入全国“八五”普法规划。
材料三海南省海口市设立“小区议事堂”、重庆市推行乡村邻里纠纷“院落自治”、湖南省岳阳市开展“群英断是非”……各地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疏导了民意、凝聚了民心。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