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2016年12月16日,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
我们重视发挥互联网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实施“互联网+”政策,鼓励更多产业利用互联网实现更好发展。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出席中美互联网论坛
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5年5月22日,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023年,某村委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转换工作思维、互换角色,以“五共”(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科学方法为指引,通过“庭院夜话”“稻田乡音”等举措,上门问需求、听建议、定方案,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创意出创意,实现了从最开始村干部唱“独角戏”到群众跳“集体舞”的转变。
在个体商贩安全生产、流动人口规范管理等治理顽疾面前,村议事协商委员会统筹推进,穿针引线,组织群众共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经过抽丝剥茧,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今,该村邻里驿站、共享菜园、爱心食堂等共同空间随处可见,到处洋溢着浓郁的邻里情气息。
曾因地处偏远山区而交通较为落后的榕江,如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实现了“村村通”,拥有高铁、3条高速公路以及多条村与村之间的水泥公路。2023年夏天,小小的榕江县凭借着“村超”联赛火爆出圈。
为助力乡村振兴,榕江县以“村超”为抓手,广泛发起“我为‘村超’干点啥”的讨论,从赛事发起、赛程安排、晋级规则到民族特色节目表演等,形成了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接的正向循环。同时,榕江县政府彰显出强大的组织保障能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求助渠道畅通无阻。全县累计培育出1.2万多个新媒体账号和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借助“村超”赛事,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榕江西瓜、杨梅、腌鱼、牛瘪等农特产品销售超千万元。
榕江不仅讲好了一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还探索出了一类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经验。
近年来,M县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垮组党支部(党小组),健全“村党组织—垮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建立湾组(楼栋)党小组4104个,推选党员中心户8431人;由网格员和社区党员带头召开居民议事会议,全面收集居民建议,推动37个项目纳入完整社区建设,整治网格背街小巷项目369个,各社区的硬件和环境正发生显著变化;定期召开垮组群众会、垮组夜话、垮组代表会,建立群众意见收集、以奖代补等机制,引导群众自发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小矛盾”调得早,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协商活动,让小事不出垮组。
【推荐3】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二十年的探索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材料一Y村长期“靠山吃山”,开办多个小型矿山和水泥厂。由于产能落后,近年来收入逐年减少。面对如何转型的难题,该村坚持党建统领,践行“两山理论”,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广大党员带头建起农家乐,开发休闲游,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的城市游客,走上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振兴之路。
材料二Y村运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乡村治理清单制度等,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农旅发展、产业融合等重大村务的决策与管理;建立标准化和可量化的村务共评机制,及时将结果张榜公示;发挥村规民约、村委会调解在村民矛盾解决中的关键作用;建设文化广场,设置宪法、民法典等展示区,使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共1319件,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2827件。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强调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加强主动审查,保障人民群众对国家立法和监督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备案审查制度刚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并提出多项措施。
为贯彻中央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1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典型案例,涉及“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保护民营企业、企业家名誉权”“依法平等保护”“挽救困境民营企业”“善意文明执行”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取得的成效。
材料一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振兴发展
法者,治之端也。辽宁省紧密结合实际,协调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做好服务保障振兴发展、平安辽宁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扣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定位,稳中求进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锚定“上台阶、创一流、走前列”定位,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和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两条主线,进一步扎实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环节的法律监督,使法律监督成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中的关键一环,不断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工作质效,以实际行动全力服务保障辽宁振兴发展。
材料二实现全面振兴我们在行动
寻亲男孩因网暴致死、高三学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对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造成挑战。网络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话语,一个带节奏的帖子、一个随意剪切的视频,经过一次次传播后,可能被无限放大,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社会,在享受多元表达的同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如何有效治理网络暴力,成为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整治网络暴力,需要政府、网络平台、网民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正在逐步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积极探索网络司法新模式,强化对网暴当事人的司法救济;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网络暴力治理主体责任,引导广大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广大网民要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草案于2023年6月26日首次亮相,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6月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2024年4月22日,庐江县某中学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专题学习会,全校师生1700多人参加。会上,该校校长领学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向师生认真解读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等五方面的内容。通过本次专题会学习,与会师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增强了师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