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还没来,情人节先到了,空气里洋溢着恋爱的味道。和大冬天也能发情的人类不同,动物们其实大多在温暖的春季繁衍后代。身边的猫、狗、乌鸦、蜻蜓……的婚恋生活即将拉开序幕,你对它们又了解多少呢?
平时走高冷路线的喵星人,一到春天发情期就不淡定了。喵星女士们通过特殊的叫声和尿液气味吸引求爱者,喵星男士们也免不了彼此较量一番。一般来说,它们之间主要是比拼气势,很少真打,年长公猫举尾投足间的“王霸之气”能直接吓跑年轻弱小的公猫。
大公猫赶走竞争对手后,便开始和母猫套近乎,一旦母猫接受求爱,接下来是痛苦的交配过程——猫科动物的雌性,需要剧痛刺激才能顺利排卵,所以交配时母猫总是疼得苦苦惨叫。短暂坠入爱河的喵星人,最多只在一起缠绵几小时,便一拍两散,各寻新欢了。
狗的祖先——狼,在野外通常是一雌一雄的单配制,在小家庭的基础上结成狼群。但自从被人类驯化成“汪星人”之后,狗子们的感情生活也变得“贵圈真乱”。通常来说,母狗发情多在春秋两季,而公狗不管什么季节都在寻觅对象。一条发情的母狗身后,常常尾随好几条兴致勃勃的公狗。
与喵星人一样,男汪星人之间也会展开面对面的求偶较量,有炫耀的,也有真打。有时候两只公狗绕圈对峙很久,旁边的母狗会偷偷狠咬其中一只的屁股,撺掇这二位打起来,自己在一边坐山观“狗”斗。
如果没有人类干预,许多不同品种的汪星人之间都产生感情,比如哈士奇和京巴也能秀恩爱撒狗粮。但狗狗们还保留了一项狼的原始本能:它们很看重彼此的社会地位,要成功配对,公狗的地位必须比母狗高。如果一只公狗平时总被欺负,母狗多半看不上它。
不少养仓鼠的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恐怖的一幕:独笼单只养怕它寂寞,于是又买了只异性仓鼠合笼,结果没过几天,其中一只小鼠已经凉了……
这也怪不得仓鼠,宠物仓鼠的野生祖先——加卡利亚仓鼠(小毛足鼠)、金仓鼠(金色中仓鼠)等,本就是独来独往的天煞孤星,它们直到20世纪才开始被人工培育,原始习性的保留程度更甚猫狗。
野生仓鼠自打1月大时离开妈妈,在它们2~3个月的短暂鼠生中就再也没朋友。尽管人工饲养下,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只鼠可能会有同伴意识,但这也压不住见面就掐的本能。即便在繁殖期,仓鼠也是闪婚闪离。长相厮守?不存在的。雌雄仓鼠从碰面到分道扬镳,最多几个小时,而且一般都是雌仓鼠疯狂撕咬雄仓鼠、把它赶走。所以雌雄仓鼠合笼,“凉凉”的多半是雄仓鼠……
乌鸦冬天喜欢成群觅食,但繁衍后代这种大事不会扎堆做。在春天繁殖季,它们结成一雄一雌的小家庭,各家分别养育后代。好几种乌鸦还懂精打细算,有利用旧巢的习性,每年回到之前的鸟窝,翻新加固继续下蛋。
要照顾好一窝嗷嗷待哺的雏鸟可不容易,不过对一些乌鸦种类,比如小嘴乌鸦、寒鸦以及北美的短嘴鸦等,乌鸦夫妻能得到前一年离巢的子女支持——子女往往会在繁殖期回到父母身边,帮助父母喂养雏鸟。
这种称为“合作繁殖”的做法,可谓双赢:新生雏鸟成活率提高,年轻乌鸦也从中获得了育雏经验。著名的“乌鸦反哺”典故,可能就是古人看到乌鸦的合作繁殖,却因为没仔细观察而误会了。不过这些“常回家看看”的年轻乌鸦,能为父母养育弟妹分忧解难,也算是尽孝心了吧。
孔雀鱼算是家养热带鱼的入门款,养过的人也许会注意到:雄鱼求偶时,会围着肚子鼓鼓的雌鱼热情摇摆,却对“魔鬼身材”的雌鱼不屑一顾。难道孔雀鱼择偶是以胖为美?
其实雌孔雀鱼身体“发福”,是“求交往”的信号。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体内受精,繁殖期的雌鱼会在自己体内产生未受精卵,使身体略微“长胖”,雄性就会选择这样的雌鱼进行求偶、交配。
雄孔雀鱼那斑斓飘逸的大尾鳍,是在长期求偶炫耀中演化出来的。求偶时,雄鱼总是一个劲儿缠着雌鱼,不停摆pose提升好感,并努力赶走旁边打转的其他雄鱼。否则的话,雌鱼可以同时储存好几条雄鱼的精子。不过事后雄鱼是不会负起责任的,雌鱼体内的卵受精发育后,独自继续变大,越来越行动不便,雄鱼早就不知去哪儿逍遥了……
快入夏时,公园的湖边能见到一只只蜻蜓上下翻飞。不过看似和谐的画面中,也有这样的暴力情节:两只蜻蜓扭打在一起,其中一只脑袋被咬了一个大洞,在地上苟延残喘。
这是雄蜻蜓间残酷的竞争:它们各自划分地盘,争取跟每一只飞进自己地盘的雌性交配,来者不拒,越多越好,可地盘有限,因此雄性之间常为地盘而激烈打斗。这场战斗必须毫不留情,毕竟一辈子就这一个繁殖季——蜻蜓成虫一般只能活两三个月,唯一使命就是传宗接代。
对于飞出自己地盘的雌蜻蜓,雄蜻蜓无能为力,不过它们还有一招:雄蜻蜓的生殖器上有类似钩子的结构,交配时能把雌蜻蜓体内的其他精子掏出来,只留下自己的。
(摘自《博物》2016年5月号。原作者:何全,虎甲;绘图:猫小昭;摄影:唐志远;改编:潘文君,张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