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观点认为,维持奢侈品品牌的高端和稀缺形象是提价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奢侈品牌受众有限,在销售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涨价是提升业绩的主要方式。
买个包包,比买基金还香?
“说来很讽刺,我的第一个奢侈品包是用基金收益买的,一年过去了,基金不涨反降,包倒是又涨了一千多,我都在考虑要不要卖包了。”北京白领周晓告诉中新经纬,由于近年来奢侈品牌的连续调价,使得二手奢侈品市场也变得活跃起来,有些单品的二手价格甚至高于原价。
上述发言人表示,涨价将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路易威登门店,包括皮革制品、时尚配饰和香水,涨价幅度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据统计,LV此前先后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9月和2021年1月进行了调价。
与LV颇有“默契”的是,香奈儿、迪奥、爱马仕等多家知名奢侈品牌均在2022年初宣布涨价。1月,奢侈品巨头香奈儿宣布部分产品涨价,如一款售价20000元的经典款woc手袋涨价2000元;同月,Celine(思琳)与迪奥也宣布调价,如小号LadyDior手袋售价从36000元涨至41000万元;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也上调了部分商品的价格。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称“听闻要涨价的消息就赶紧买了一个”,也有人称“涨价后感觉更不值得买了”。有网友称,将奢侈品包买回家后,为了保值只能把它“供起来”,连背都不舍得背,最后想出售时,二手价格依然跌落不少。
品牌为何扎堆涨价?它们原来是“一家人”
如上述店员所称,多家奢侈品牌同时提价,除遵循“市场潜规则”之外的另一缘由,是它们本就是“一家人”。
中新经纬梳理后发现,LV母公司路威酩轩集团(LVMH)主要业务包含葡萄酒及烈酒、时装、香水、珠宝等五大领域,旗下时尚品牌包括LV、Loewe(罗意威)、Celine、Kenzo(高田贤三)、Fendi(芬迪)等;香水及化妆品品牌包括Dior、娇兰、纪梵希、贝玲妃、Fresh(馥蕾诗)等。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旗下时装及皮具品牌则包括Gucci、圣罗兰、葆蝶家、巴黎世家、亚历山大·麦昆等;瑞士奢侈品公司历峰集团旗下拥有Chloe(克洛维)、上海滩、江诗丹顿、积家、卡地亚等品牌。
业内:涨价是保持品牌高端性的利器
屡次提价背后,是奢侈品牌背后公司明显增长的业绩。
根据LVMH公布的2021财年财报数据,其2021全年销售额为642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36%,较2019年增长14%;开云集团2021全年销售额达176.45亿欧元,同比增长34.7%,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
奢侈品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市场功不可没。贝恩公司1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中称,尽管面临严峻的全球社会和经济挑战,2021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部分品牌增速超过70%。
上述报告指出,继2020年取得48%的增长之后,预计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2021全年将实现36%的增长,达到近4710亿元人民币,整体规模较2019年近乎翻番。此外,海南免税购物释放潜力、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的增长。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表示,到2025年,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