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离世“毛孩子”的毛复刻“毛孩子”,让它们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主人身边
文/实习生董宣辰彭可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谭洁文
图/受访者提供
蔡师师打开顾客寄来的包裹,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袋毛发和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只雪白的博美犬正朝着镜头咧嘴哈气。去年10月,照片上的小狗卓可可回到了“汪星”,而包裹中的物品,就是它在这个世上仅存的纪念。
蔡师师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包裹。作为一名职业毛毡宠物肖像定制师,她把包裹内的这些宠物毛发制作成和宠物本身几乎一模一样的毛毡玩偶,让离世的宠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主人身边。
“一开始,只是想让我的‘毛孩子’回来”
《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预计,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将破亿。与此同时,人宠关系愈发紧密,提供情感价值与丰富生活价值成了许多人养宠的主要动机。宠物常常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陪伴者角色。
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从业者,而毛毡宠物肖像定制师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他们从事的是手工制作宠物形象毛毡的工作,每一件作品都是按顾客提供的宠物照片独家定制而成。经过毛毡手艺人的精心制作,柔软而没有形状的毛发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宠物形象,曾经冰冷的绒毛也渐渐找回了温度。
蔡师师就是这样一个专职毛毡宠物肖像定制师。她今年29岁,从2017年开始学习毛毡技术,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提供宠物形象定制服务的毛毡手艺人。而当初促使她走上这条道路的,是一场离别。
2017年,对于蔡师师来说是黑暗的一年——陪伴了她12年的博美犬“乖乖”因心脏病去世。沉浸在思念中的她无意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国外博主发布的视频:博主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毛毡动物玩偶。
可爱的形象、柔软的质感,让她联想到自己的小狗。于是,她便萌生了手工复刻“乖乖”的想法。“当时真的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自己的一份事业,只是单纯想给我的狗狗做个毛毡。”
第一次动手体验戳毛毡,蔡师师几乎全凭自己摸索。材料工具不知道去哪里买,教程也几乎没有,蔡师师只好一遍遍地试验,反复地调整与试错,最终收获了还原度较高的成品。让她坚持下去的,就是想让“毛孩子”重新回到这个世界的信念。
后来,蔡师师将制作过程与成品照片制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竟意外地收获了大批“家长”的欢迎:能帮我家“毛孩子”做吗?支持定制吗?慢慢地,她发现这份工作背后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每完成一份订单后顾客感动的瞬间更是带给她成就感。“帮助顾客完成心愿,感觉自己像是(主人和宠物)感情的见证人,这一点特别吸引我。”
“每只小狗的毛发上都有它的特殊气味”
在小狗“乖乖”离世后,蔡师师又将一只刚出生的小狗领回了家。或许是经历过一次主人与小狗的离别,她开始思考如何留住小狗与自己共同度过的每一刻。恰巧赶上小狗的换毛季,小狗的毛在房子里四处飞舞。此时,一个创意在蔡师师的脑海中闪现:为什么不尝试用小狗自己身上的毛制作毛毡玩偶呢?
“其实大部分毛毡玩偶都是用羊毛制作的,但我使用了狗狗的毛后,发现狗狗的毛也能做成毛毡,而且效果更好、更真实。”蔡师师说。把这一独特的制作方法发到视频平台后,蔡师师很快便收到许多客户自己收集的宠物毛发,成品让客户们赞不绝口。
为已经去世的宠物定制毛毡玩偶,是蔡师师的特色服务。迄今为止,蔡师师已经制作了至少500个离世宠物的等身复刻玩偶,听过了至少500段别离与欢聚的故事。但在为去世的“毛孩子”制作肖像时,她还是会感到难过。“制作一个作品,其实你跟它也会建立情感,(制作过程中)你一直在观察它的特点,脑子里想象着它,你自己也会产生感情,毕竟它们生前都是一个个可爱的生灵。”
在接触这些去世宠物的毛发时,蔡师师能够分辨出每只宠物身上独特的味道,感知到它们生前的些许经历。在制作一只小狗的毛毡时,她闻出这只小狗生前曾经用过和自家小狗同一品牌的沐浴露。
见证了太多离别,蔡师师加倍珍惜和自己的宠物们相处的时光。“每次做完一个作品,我都会抱抱我的‘毛孩子’们,对它们说‘我爱你’。”
帮助主人定格与宠物的美好回忆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会死亡两次,最后的消亡是遗忘。”蔡师师凭借精湛的手艺将每个宠物的神态、动作完美复刻,帮助许多主人定格了与宠物的美好回忆。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作品,蔡师师开始开班授课,更多的人在她的带领下了解毛毡宠物肖像定制这个行业。除却手工爱好者和宠物爱好者,也不乏单纯看好行业前景来求学的人。蔡师师每次都会提前叮嘱他们,这份工作非常需要耐心,如果没有对小动物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为了做到极致的相似度,必须用心去观察、耐心制作,怀着情感和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
课程结束后,蔡师师和很多学员仍然保持着联系,帮助他们完善作品。秉持着对手工和小动物的共同热爱,她和许多学员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开班至今,蔡师师已经培养出了上百名毛毡宠物肖像定制师,他们期待能共同将这份独特的温暖传递下去。